职业生理心理与工效学2
劳动时间(min)
B. 以劳动时心率区分
轻中
重
很重 极重
心率 75~ 100~ 125~ 150~ 175~
C. 以毎分耗氧量区分 劳动时毎分耗氧量 (l/min)=[劳动时及恢复期耗 氧 量 (l/min) - 同 期 內 安 静 时 耗 氧 量 (l/min)]/ 劳 动时间(min)
中等强度作业(氧需<氧上限):我国工农业生产。 大强度作业(氧需>氧上限) :爬坡、搬运, 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
循环、呼
吸
举例
搬 运 、 铲 流水线装配、 警 卫 、 监 编程序、语言 发明、解决
砂子
驾驶
控
翻译
问题
注:摘自 Laurig1989 年所著“工效学导论”一书,经作者同意。
35
静力和动力作业
静力作业(static work):也叫静态作业,主要 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来维持一定体位,使机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 进行的作业。其特点
氧 速度 能源
产生 ATP 劳动类型
肌肉能量供应系统的一般特性
ATP-CP 系列
乳酸系列
无氧
无氧
非常迅速
迅速
CP,贮量有限
糖原,产生的乳酸
有致疲劳性
很少
有限
任何劳动,包括短 短 期 重 及 很 重 的
暂的极重劳动
劳动
需氧系列 需氧 较慢 糖原,脂肪及蛋 白质,不产生致 疲劳性副产物 几乎不受限制 长期轻及中等 劳动
能耗量[3] (kJ/min) <10.46 10.46~ 20.92~ 31.38~ 41.84~ 52.30~
心率(beats/min)
75~ 100~ 125~ 150~ 175~
[<90 90~ 110~ 130~ 150~]
(<92 92~ 130~ 150~ 165~)
直肠温度(0C)
37.5~ 38.0~ 38.5~ 39.0~
B.乳酸性氧债:
强劳动 氧需>氧上限 特点: (1)偿还时间长,10min—1h (2)恢复期氧用于:氧化乳酸,乳酸合成糖原,
合成 ATP、CP,补充氧
3.能量代谢与劳动强度
只适用于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
A.以毎分劳动时总能量消耗区分 劳动时能量消耗
毎分劳动总能量消耗(kJ/min)=
(未包括恢复期能量消耗量)
脑的氧代谢较其他器官高 即使是最紧张的脑力劳动,全身能消耗
量的增高也不超过基础代谢的10% 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的最主要能源 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
B、脑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
脑力劳动常使心率减慢。 特别紧张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
稍加快,脑部充血而四肢和腹腔血液减少。 脑电图和心电图也由所变动,但不能用来衡量
[3]消耗 1 升氧约等于产生 20.92kJ(5kcal)能量。 [4]排汗率系 8 小时工作日的平均数。
17
炼钢工人心率(武钢,2002)
心率(次/分)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高温作业心率
20
低温休息心率
0 18
时间(分钟)
肌肉 1000 (20) 4500 (47) 12500 (71)
皮肤 300 (6) 1500 (15) 1900 (12)
其他
400 (4) 500 (3)
总量 5000
9500
17600
4. 排泄系统 肾脏:尿量可减少50~90%,其成分变动较 大 , 乳 酸 含 量 可 从 每 小 时 20mg 增 至 100 ~ 1300mg。 汗腺:排汗有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双重功能。 体力劳动时汗中乳酸含量增多。
5. 体温:不超过安静时的10C。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脑力劳动(mental work): 指凡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
特点: 通过感觉器官感受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加
工处理信息,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转化和输出信息 。多是非重复性的,互不相同的,几乎没有明显 规律可循。
27
信息加工系统
28
A、代谢
的特点
力 , 常 为 地活动,体力 工 信 息 , 信息,转换为 并 在 一 定
机械作功 此时已不重 有时做出 另种信息并 时候交付
意 义 上 的 要。
反应。 交付出去。 出去。
劳动。
劳 动 任 务 肌 肉 、 肌 肌肉、肌腱、 感 官 ( 肌 感官、脑力 脑力
累 及 的 主 腱、骨骼、 感官
肉)
要器官
2. 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氧需(oxygen demand)
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
氧上限(maximum oxygen uptake)
血液在1min内能提供的最大氧量。
氧债(oxygen debt)
氧需和实际供氧之差。
氧债分二种
A.非乳酸性氧债:
轻至中等强度劳动 氧需<氧上限 特点: (1)恢复较快,2-3分钟, 比乳酸氧债快30倍 (2)恢复期氧用于合成ATP、CP,补充氧
劳动的性质和强度。
脑力劳动时血糖一般变化不大或稍增高; 对尿量没有影响,对其成分也影响不大,
仅在极度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尿中磷酸盐的 含量才有所增加; 对汗液、体温无明显影响。
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
劳动者 劳动工具 工作任务 工作环境 工作组织
32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劳动(work):人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 的一切活动。脑力、体力
劳动负荷评价(work load evaluation) 的目的在于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 平,以便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损害 健康。
33
劳动和作业类型
脑力劳动 (Mental work)
体力劳动 (Physical work)
静力作业 (Static work)
动力作业 (Dynamic work)
一升氧氧化葡萄糖可产生6.5 mmol ATP,而氧化 脂肪产生5.6 mmol ATP。
脂肪能源:贮存量约90000-110000 kcal
糖原能源:贮存量约2000 kcal
乳酸系列
C6H12O6
2ATP+ 2CHCOCOOH 丙酮酸
2CHOHCOOH 乳酸
缺点:需动用大量的葡萄糖,产生的乳酸 有致疲劳作用,故不经济,不能持久。
到40~120 L/min或更高。
肺通气量: 毎分通气量 = 毎分呼吸次数 × 潮气量(l)
正常 6~8 l/min 12~16 0.5(0.3~0.6) 重劳动 60~120 l/min 30~40(60) 2~3
3. 心血管系统
A 心率
毎分心输出量 = 心率 × 毎搏心输出量ml
安静时
20
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 神经系统 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劳动
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 动力 定型 ( dynamic stereotype ) , 使 从 事该作业时各器官系统相互配合得更为协调 、反应更迅速、能量较节省,作业更轻松。
2. 呼吸系统
重劳动可达30~40次/分钟,极大强度劳动时可达60 次/分钟。肺通气量也可由安静时的6~8L/min增加
氧需=氧债,<2分钟):短跑、游泳
用于评价体力劳动强度的指标和分级标准[1]
劳动强度等级[2]
很轻 轻
中等 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很重
极重
耗氧量[3](l/min) <0.5 0.5~ 1.0~ 1.5~ 2.0~ 2.5~
[<0.5 0.5~ 1.0~ 1.5~ 2.0~]
(<0.70 0.70~ 0.96~ 1.19~ 1.36~ 1.45~)
反复性操作 (Repetitive work)
高抬举作业 (Over-head work)
34
劳动分类
劳动种类 能量性劳动
信息性劳动
(产生和付出体力)
(加工和产生信息)
劳动形式 肌 力 式 劳 感 觉 运 动 式 反 应 式 劳 综合式劳动 创 造 式 劳
动
劳动
动
动
劳 动 任 务 付 出 体 手和臂精确 吸收和加 吸收和加工 产生信息
9
小结
糖原 葡萄糖
乳酸 丙酮酸 脂肪酸β 氧化
乙酰辅酶A O2
三羧酸循环
CO 2 + H 2 O
ATP CP
ADP
Cr+P
劳动时即时能量系统、短期能量系統、 长期能量系統供能情况
10” 30” 60” 2’ 4’ 10’ 30’
厌氧系列 % 90 80 70 50 35 15 5
需氧系列 % 10 20 30 50 65 85 95
1.肌肉供血不足,肌肉容易疲劳;
2.能耗水平一般不高,氧需通常<1L/min。
3.作业维持时间短;
4.在作业停止数分钟后,氧消耗不下降反而先升
高再逐渐下降。
36
静力作业维持的时间取决于肌肉收缩力占 最大随意收缩力的百分比,不受参与作业 的肌群及性别的影响。
37
动力作业 (dynamic work):即在保持肌张 力不变,等张性(isotonic)收缩情况下,肌 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 业。
3 ~ 5 l / min 70
70
中等至重劳动 1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