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常见真菌病害的诊断
【精品课件】常见真菌病害的诊断
3 将制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对焦观察; 4 将观察到的菌体形态结合作物种类、病斑形状、发
病位置等查询资料初步判断致病菌的种类。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具体步骤
1 用刀片切取病健交界处的样品组织; 2 将切取的组织放入有水的培养皿中; 3 用镊子夹取较好的组织(病健交界组织、组织较薄)放在
滴上水的载玻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 4 将制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对焦观察; 5 将观察到的菌体形态结合作物种类、病斑形状、发病位
图3
制片方法
四种实用的临时制片法
针挑法
适用范围: 分离培养的 菌体;病斑 明显菌丝体 或其他孢子 器。图(4)
粘贴法
适用范围: 对于病斑表 生粉状物、 霉状物、锈 状物。图(5)
刮取法
适用范围: 对于病斑表 生粉状物、 颗粒状小点 或不容易做 切片的样品 等图(6)
徒手切片法
适用范围: 无明显病症 或者表生分 生孢子器之
置等查询资料初步判断致病菌的种类。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步骤(花生黑斑病)
不产孢或无明显病症:
1 将带病的叶片或者其他组织放在25—58度保湿培养 1—2天,观察病部有没有病征。
2 如果没有病征,必须(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
总结
注意事项
①采样要典型,症状必须表现明显;
②时间要适宜,太早观察不到,太迟腐生菌干扰 或病原孢子飞散或释放;
对焦观察; 4 将观察到的菌体形态结合作物种类、病斑形状、发病位
置等查询资料初步判断致病菌的种类。
针挑法 针挑法步骤(香蕉枯萎病)
挑取
上片
观察
粘贴法
粘贴法步骤
1 用透明胶粘取植物组织表皮上的菌体、粉状物或者霉状 物等;
2 将粘下的菌体连同透明胶一起粘在载玻片上;
3 将制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对焦观察;
常见真菌病害的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诊断
传 染
1
性2
病3 害
种4
类5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病害诊断
真菌病害的特点
1、田间观察:呈 分散状分布,由 点到面,由一个 发病中心向四周 扩展
2、病征鉴别: 真菌病害一般有 典型病征,如粉 状物、霉状物、 锈状物等
病害诊断
3、病原鉴定
录②相同。
症状识别
紫斑
轮斑 图2
角斑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
1 明显病征的病害:田间发病情况+生物学 显微镜检测(病斑选择、制作方法) 。
2 不产孢或无明显病症:分离培养—接 种—分离。
3“顽固性真菌”:分子检测。
病斑选择
1 尽量选择发生 病嫩组织
2 尽量选择典型 的病斑
3 选择病健交界 处作为制片材 料(图3)
症状可不一样
症状可相同
显微镜的使用
4 将观察到的菌体形态结合作物种类、病斑形状、发病位 置等查询资料初步判断致病菌的种类。
粘贴法
粘贴法步骤(石榴煤烟病)
粘取
上片
观察
刮取法
刮取法步骤 1 用刀片刮取发病部位表面的粉状物或颗粒状小 点;
2 在载玻片中央滴入一滴水,把刮下的粉状物或颗粒 状小点放在有水的地方并震动刀片,然后盖上盖玻 片;
类。图(7)
针挑法
图4
粘贴法
粘贴法
图5
鸡蛋果锈病
黄瓜霜霉病
黄瓜白粉病
刮取法
图6
徒手切片法
花生褐斑病
炭疽病 图7
针挑法
针挑法步骤
1 挑取植物组织表皮上的菌丝或者培养皿中的菌丝; 2 在载玻片中央滴入一滴水,把挑取的菌体放在有水的载
玻片上并且将菌体分开; 3 盖上盖玻片,将制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
③部位要完整;
④制片要正确,病部正背面、内外部、刮切兼顾, 要多取几个部位,多做几个切片观察;
⑤观察要仔细,注意光线的调节。
病害诊断注意事项
1、病害症状的复杂性
同一病原
不同病原
不同植物、或在 同一植物不同部位、 不同发育时期、不同 的环境条件。
不同植物、或在 同一植物不同部位、 不同发育时期、不同 的环境条件。
(1)常见病害诊断:症状鉴别(图2)—实验室检测—查阅 资料
(2)少见病害诊断: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 (柯赫氏证病律----Koch’s Rule)
①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②该病原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
培养; 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
病害; 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