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_施慧达_致剧烈头痛的不良反应分析_李寒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_施慧达_致剧烈头痛的不良反应分析_李寒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致剧烈头痛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寒冰(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宿迁223800)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致剧烈头痛临床病例资料。

经治疗后头痛等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减轻。

关键词:笨磺酸左旋氛氛地平;高血压;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15)-09-0240-0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主要是一种利用先进手性拆分技术将其从氨氯地平中所拆分的左旋氨氯地平〔1〕。

其中氨氯地平主要分为左旋体和右旋体;且两者以等能量形式存在,其左旋体具有较好降压效果,而右旋体极易产生不良反应〔2〕。

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高血压患者因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致剧烈头痛等不良反应情况,以为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 2014年2月期间40例因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致剧烈头痛等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患者收缩压140 180mmHg,舒张压90 110mmHg。

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4 70岁,平均为(6
2.0ʃ2.5)岁。

1.2方法患者于治疗前1周停止服用任何其他降压药物或影响血压类药物。

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药物由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83);1次
2.5mg,口服,1日1次。

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患者服药期间出现剧烈头痛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后,其头痛症状缓解。

3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患者一般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其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患者常发生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产生水肿、腹痛、面红、心悸、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

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及瘙痒、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严重性不良反应。

与其他钙拮抗剂相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极少出现心肌梗塞等症状,本次研究中,患者无心肌梗塞、胸痛症状发生。

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时,药物剂量1日<10mg,一般患者均可耐受,因此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轻或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来说,其初始剂量为1日2.5mg,1日1次。

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来逐渐将剂量增加到1日5.0mg。

这样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保障临床药物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但当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时,则不需对其使用剂量进行调整。

肾脏是人体调节血液的关键器官,同时肾脏还是高血压损害的重要靶器官〔4〕。

当人体肾小动脉基底膜出现增厚或硬化,从而会使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5〕。

但高血压也会使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快速增加,从而促使肾小球处于高滤状态,最终会对其基底膜产生损伤而导致肾小动脉逐渐硬化,最终损伤人体肾功能,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病情也会随之加重〔6〕。

所以,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用药情况来检测其血尿常规,从而可避免不良反应。

此外,在患者服药期间,医生需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变化及表情,一旦发生异常需立即停止服药,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并无生物活性,但将右旋氨抓地平去掉,患者临床头痛症状则会得到改善。

总之,临床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患者时需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减轻对患者损害,促进其康复,同时对患者所出现的头痛等症状,可及时停药或针对性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房晶,范国荣,李霁,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药浓度的LC-MS/MS法测定及其人体内手性转化可能性考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7):763-769.
〔2〕高红兵.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7):815-816.
〔3〕陈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比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5):7-9,13.
〔4〕应业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3,25(1):194-195.
〔5〕杨建军,张召平,苏永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12-113.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19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解金丽,王金明,方婷婷(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药剂科台州318000)
摘要:用Excel软件对台州市椒江区2008 2010年上报的1998例ADR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

1998例ADR涉及的药品共41种,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消化系统用药;2008年、2009年、2010年不良反应报告的例数分别为564例、668例、766例。

各单位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15)-09-0429-0240-03
·
042
·
海峡药学2015年第27卷第9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