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进展_PPT课件
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进展_PPT课件
量 仃药 22 8.5 29 10.5 18 7.3
合 计 258 100 276 100 245 100
胰岛素 胰岛素合降糖药
例数 %
例数 %
112 11.5 87 0.8
58 51.8 38 43.6
23 20.5 24 27.7
18 16.1 15 17.2
13 11.6 10 11.5
112 100 87 100
在稳态血糖下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益气中养药阴对药血对脂血的脂影的响影响
P<0.05
中药-对发铬的影响
三价铬是维持INS正常生理功能,为糖脂代谢必须微量元素。
中药自身对照血糖均值的改变
FBG Mmol/L
14-
12-
N=190
随访3年
第二次给中药
10-
8-
6仃中药
4-
P<0.0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月)
胰高血糖素、增加受体数目及其结合率。 ◆ 基础研究证实具有保护胰岛、其中益气药增加β细胞分泌颗
粒、养阴药减少α细胞分泌颗粒,从细胞形态学角度阐释了 益气养阴药的降糖作用机制。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1
www.art-com.co.kr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1
www.art-com.co.kr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防治
胰岛素抵抗失代偿期,出现IGT、IFG
益气养阴药, 依据临证,进行辨 证加减。
三大干预:
饮食、运动、心理 三大生活防治措施。
口服药-辅助
优选胰岛素增敏剂:阿 卡波糖、二甲双胍、噻 唑烷二酮.
正常大鼠胰岛β细胞核、胰岛素分泌颗粒
造模组胰岛细胞核分泌颗粒显著减少
经以黄芪为主益气药治疗组,胰岛β细胞核胞 经以黄精为主养阴药治疗组,胰岛α细
质中有较多胰岛素分泌颗粒.
胞核胞质中胰高血糖素分泌颗粒显著减少
益气养阴中药主要作用结语 Company Logo
◆益气养阴药使50%-53%DM前期血糖恢复正常,降低T2DM发生率。 ◆中西药联合产生协同作用,增强降糖力度、减少西药用量 ◆有效调节糖脂代谢、自身反对照证实其降血糖疗效稳定而确切。 ◆ 能改善IR,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双向调节胰岛素;降低
益气养阴药对DM前期人群的转归
维持IGF 、 IGT
25%
25%
IGF
28%
IGT 53%
17%
50%
转化 2TDM
血糖恢复正常 (FBG<6.1mmol/L
PBG<7.8mmo
FBG(m7Fm.0BoGl/L)
PBG
8.2
PBG(mmol/L)
空腹胰岛素
C-肽
Company Logo
DM前期
PBG、 FGT高于正常,未达DM标准。 拟益气养阴,健脾化湿,以预延缓、 或阻止前期人群转化为T2DM。
DM早期
达DM标准,尚无显著并发症. 拟益气养阴,补益心脾,以T2DM阻 止、或延缓并发症发生。
DM中、 晚期
DM出现多种并发症 拟益气养阴,补益脾肾药,佐以活血 化瘀,以延缓并发症进展。
加量 24%
1
www.art-com.co.kr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
多元回归分析结论
●以血糖作因变量、胰升血糖素,基础胰岛素,优降糖, 益气养阴中药作自变量。 结论:胰升血糖素异常升高是致高血糖的重要因素。
●将优降糖、益气养阴中药作自变量、胰岛素,胰升血糖 素,胰岛素受体数目作因变量。
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可促进低反应型胰岛素分泌、降低 高反应型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升血糖素、增加胰岛素受体 数目。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目标
DM前期中药干预 2TDM早期干预 DM伴并发症
y
阶段目标 提高血糖控制正常率
终点目标 降低DM前期 向2TDM转移率
阶段目标 控制血糖
终点目标 延缓、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
阶段目标 改善症状,减轻痛 苦,提高生活质量
终点目标 延长生存率、降低 致残率、致死亡率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
益气养阴药拆方基础实验
糖尿病大鼠胰岛光镜病理形态学观察
胰岛×20 正常胰岛形态结构
胰岛×40 DM大鼠模型对照组胰岛, 体积萎缩,结构异常
胰岛×40 DM大鼠养阴药治疗后胰岛 形态,体积、结构得到改善与恢复
胰岛×40 DM大鼠益气药治疗后胰岛 体积、结构恢复,接近正常
对胰岛β细胞电镜超微结构的观察
8.3
9.1
HbA1c(%)
HbA1c
12.0
中药对胰岛素、胰升血糖素 释放的影响
8.2
8.3
9.1 P<0.05
12.0
中药对C-肽水平、糖耐量的影响
对胰岛素受体与受体结合率的影响
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INS受体数目 (receptors/RBC)
胰岛素受体与受体结合率
P<0.05
对稳态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
糖尿病中医辨证
遵循中医理论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气血辨证为目,进行系统宏观辩证,结果:
四大证候 热盛、阴虚 气虚、阳虚
三大证型 阴虚热盛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两大兼证 痰浊、血瘀
辩证
糖尿病中医证候辨证
按循证医学对978例DM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及分型辨证
热盛症
中医基 本症候
阴虚症
气虚症
阳虚症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FINSu/ml)
中药能增强降糖药的降糖力度Company Logo
降糖药计量调整
磺酰脲类 双胍类 两类药联合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疗 前 258 26.4 276 28.2 245 25.1
疗 原量 102 39.6 115 41.6 102 41.6
中 加量 59 22.8 53 19.3 52 21.3
药 减量 75 29.1 79 28.6 73 29.8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1
www.art-com.co.kr
中药治疗后血糖达标降糖西C药ompany Logo
仃药 12%
减量 23%
血糖 达标
原量 41%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