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概述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 ▪ “宏观”英文为“Macro”,希腊文原意是“
大”。 ▪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通过研究经济
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以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 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 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动引起均衡价格和数量同向变动;供给变动引
起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当供给或需求变动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 么变动?
供给未变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需求未变 P
P
P
Q
Q
Q
需求增加 P
P
P
Q
Q
Q
需求减少 P
P
P
Q
Q
Q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收益
物品与劳 务出售
企业 •生产并出售物品和劳务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
工资、租金与 利润、利息
物品与劳务市场
支出
•企业出售 •家庭购买
物品与劳
务购买
家庭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
劳动、土 地和资本
收入 =投入与产出的流向 =货币的流向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 价格、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偏好、预期 、消费者人数等。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
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 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 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
·C ·D ·E ·B
QS = -α +β ·P
Q
[资料] 特殊的供给曲线
[资料] 特殊的供给曲线
P
S
P
S
o
Qo
Q
▪ 影响供给的因素要比影响需求的因素复杂得多, 有些商品供给量是固定的,价格上升而供给量也 无法增加 (如土地、 劳动力、 文物、艺术品)。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LOGO
内容
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Leabharlann 需求曲线3供给曲线
4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内容
5
经济模型
6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7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8
蛛网模型
微观的特点 需求 供给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理性人 弹性和计算
销售收入
函数和曲线
运用事例 (静态)
均衡和变动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冰激淋的价格
供给
均衡价格 $2.00
均衡
均衡数量
需求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冰激淋的数量
QS QS P
QD QD P
QS QD
PE ? QE ?
非均衡的市场
冰激淋的价格
$2.50 2.00
过剩
供给
短缺 需求
0
4
7
10
冰激淋的数量
冰激淋 的价格
$2.00
1.00
0
需求量的变化
对冰激淋的销售者征税
导致冰激淋价格的上升
,并带来了沿着需求曲
B
线的移动。
A
D
4
8
冰激淋的数量
冰激淋 的价格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增加
使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 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 求曲线向右移动,这是需求 增加。
使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 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 求曲线向左移动,这是需求 减少。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 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经济现象的方法。
▪ 比较静态分析是分析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 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 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在 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 的数量。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 力的有效需求。 “需要” 对应的是 “满足” , 而“需求”对应的“供给”。
? ▪ 商品需求数量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3、变动的影响
P1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D3 D1 D2
·E1
况下:需求变动引起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o
P
同方向变动;供给变
Q1 D
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
P1
·E1
向的变动,引起均衡
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o
Q1
S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定时期一种商品需求量变 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 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 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 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基本假设条件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基本假设条件 ▪ 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
提的,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的 不同需要,假设条件也存在着差异。 ▪ 所有的经济理论均具备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这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简称“理性人”。 ▪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每 一个从事经济活动人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最 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 把经济现象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问题:两条需求曲线 有什么不同?
P
P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 需求量的变动,但需
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是不同的
D
Q 反应程度小
D
Q 反应程度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方面的弹性主要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
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其中,需求 的价格弹性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概念 计算 弹性与各种需求曲线 决定因素 厂商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 经济模型是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结构,是现实经济的一种简化描述。
▪ 经济模型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几何图形、数学 符号等三种表达形式。
▪ 四个步骤:对经济现象归纳和抽象,定义相关 变量;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提出假说;将假说 符号化和公式化,建立经济模型,获取数据对 模型求解;分析计算结果并判别。
经济学分析的前提:理性人假设
▪ 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经 济现象都源于人类的利 己主义本性。
▪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 品和饮料,不是出自面 包师、酿酒家的恩惠, 而是出自他们自私的打 算。”
2020/11/28
Logistics College, Zhuhai Campus
Page 9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 该种商品的数量。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 ▪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 有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 关商品的价格、预期、生产者人数等。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 、均衡的含义 ▪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
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 均衡价格表现为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相反力量共 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 成的。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需求表
供给表
在 $2.00, 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
▪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考虑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
Qs = f(P)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 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
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
序列表。
P
❖ 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
供给量组合在坐标图上
所绘制出的。
· ❖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 A 方倾斜的特征。 o
经济模型
函数和曲线
蛛网模型 (动态)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 ▪ “微观”英文为“Micro”, 希腊文原意是“小 ”。 ▪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通过研究单个经 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 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要解决 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