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应如何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学生干部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无疑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他们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学生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素质,可是有些学生干部学习素质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在大一新生的学生干部中比较多见,在其他年级的学生干部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
同样是学生干部,可是在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上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学习素质、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可是现在,专业课成绩不理想是学生干部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对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良好威信的建立产生了不良影响。
作为学生干部或社团干部如何应对繁忙工作的冲击波,如何协调好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调查发现个别专业成绩欠缺优秀的学生干部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拖沓的问题比较严重。
这类的学生干部往往欠缺学习动力,宁愿在网上浏览各色帖子玩各种小游戏,也不愿碰专业书本或文献一下,只有在马上就到截止日期前才会因紧迫感而开始着手学习任务。
这样下来,学业上总体来说算是马马虎虎,但却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二是没有时间管理概念。
在这方面稍微欠缺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一般效率不会很高,往往随着性子想干则干,干不完的工作随手一放什么时候想起来再接着干。
在学习上同样如此,以理工科学生为例,理工科的很多课程都需要实验或动手实践来学习,时间管理稍欠佳的学生干部可能会因懒得动手而出现明日复明日的恶性循环。
这样长期下去,往往会出现整天忙忙碌碌却依然茫然空虚。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干部。
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本来就是一个恒久的校园话题。
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学生干部,学业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就日益突出。
每届的校级学生干部都有因为无法处理好这一关系中途申请退出的,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这学期,随着学校学生工作的全面铺开,已经收到至少5个学生干部的辞职申请了。
曾经有老师建议我少开展学生活动,减轻学生干部的工作压力。
我也曾经很认真的思考过,但是结果发现,问题并不是出在工作的量上。
我都就“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给学生干部们做了指导。
回来之后,看了学生干部们做的会议笔记,我进一步揣摩提炼,归纳出如下六条:原则:工作的时候不谈学习,学习的时候不谈工作,工作投入、学习静心、专注做一件事。
法则一:要学会科学计划合理安排。
很多学生都喊没有时间,时间不够。
白天时间不够用,开夜车到很晚,但是效果并不好。
很多名人都说“时间像海绵一样,是挤出来的”。
那只是名人。
时间是可以从很多闲暇和缝隙里挤出来。
但是事实是时间的量是固定的,无比公平,对每个人都一样:一天就是24小时。
不会因为特别钟爱谁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憎恶谁而缩短,至少在地球上还是如此。
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却有一定的弹性。
时间是活的。
事实证明,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根本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计划和安排的问题。
古人有句话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说的是做事情事先有安排有计划就能成功,否则就只能作罢。
的确,有工作经验的干部的人往往会发现,事先有安排有计划就会忙而不乱,再多的事情都能从容应对。
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大小事情都能从容应对,他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就是这个。
所以建议大家:提前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提前做好预见和记录,做好心中有数。
当然,学习和工作都需要在讲求效益上下功夫,效率提高了,时间自然也就没了冲突。
要知道,节约时间就是创造时间。
法则二:要掌握必要技巧提高效率。
靠节约时间和人为的创造时间来做好工作是无法真正解决好工作与学习的问题的——我们还得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
(1)抓住主要矛盾。
哲学上有一种方法论叫“弹钢琴”。
工作学习都纷繁芜杂,要处理好一个手指何九个手指的关系,我们必须抓好主要矛盾。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要像同时把几件事情都做好,要分清主次,选择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工作先做。
该工作的时候不要念念不忘明天的学习,该学习的时候不要舍不下手头琐碎的工作。
(2)熟知办事程序。
很多时候办事走弯路都是因为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找到的人老是不能解决自己当前的问题。
到头来往往大费周章却事倍功半。
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我们不了解办事的基本程序,无法抓住解决问题的捷径,更无法从全局上把握我们要做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全面了解并熟知工作的基本程序,对我们所接受的任务的完成过程了如指掌,我们的效率才可能提上来。
(3)树立威信。
为什么有的人“说一句顶一万句”,而有的人说一再多都顶个屁?为什么你去叫人帮忙或做事老是叫不到人叫不动人,而有的人去却手到擒来事半功倍?很简单,两个字:威信。
他有威信,你没有。
他的威信高,你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power(力量)!那么,什么是威信,怎样才能拥有足够的威信呢?《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版)1306页左上角从上数到下第九个此词条告诉我们,所谓【威信】就是指“威望和信誉”。
一般来说,威信主要来自两方面:威,威望,来自能力和原则;信,信誉,来自诚实和守诺。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生威爱生信”。
既有威望又有信誉,何愁不能很快的办成事情?(4)苦干加巧干。
工作,英语是work,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动词。
作动词用的时候也称为干工作。
工作当然是要干的。
就像我们的身份——干部。
干部,是指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既要干,又要部。
干部,既要能干又要能部署。
不能只是自己埋头苦干,不去安排部署或不懂得安排部署。
很多部长都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一把好手,自己也勤于动手动脑,可是工作却很少安排别人,他的下属也总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工作效率低下。
这就是不会工作,不会部署,不会当干部。
工作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勤奋踏实、任劳任怨是苦干,善于安排、长于部署就是巧干了。
要当好干部,要提高效率,就一定要苦干加巧干。
(5)有所专长。
我们选拔各种干部,特别是各部部长时都要特别留意有相关特长爱好的,优先录取。
为什么?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什么是专长,能歌善舞是专长,画得一幅好画,写得一手好字,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者外语也是专长。
这都将有利于你工作的高效开展。
所以有专长,特别是要有自己工作能力范围的专长,是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6)善于整合资源。
就是善于整合身边的各种力量、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为我所用。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我们的工作多为学生工作。
你的资源就包括学校、老师、同学、朋友、家长等等。
总之,把自己身边的一切力量——有形的、无形的,包括自己,都当作完成工作的资源,转化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强大动力。
法则三:要调整自身状态保持精力。
事实证明,平时不抓紧时间解决当前主要问题,不提高效率,靠挑灯夜战、打疲劳战来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其结果只能是促成恶性循环,越来越处理不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因为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旺盛的精力是开展学习和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保持短暂的良好状态何旺盛精力不难,可要始终保持而不变成“过度疲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搭配,保证睡眠充足,保持适量运动和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
时下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
可见,调整自身状态保持精力对学习和工作都是相当重要的。
法则四:要懂得学习之道搞好学习。
前些年有本畅销书叫《学习的革命》,讲的就是学习之道。
大家应该抽时间看看,学会学习。
作为学生干部,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既要当学生,又要当干部,就意味着我们要比一般的同学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既然我们的一部分学习时间被工作挤占,就要在别人玩的时候去学习,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
学生干部的时间比一般学生的时间更珍贵更紧迫,所以不能被动地等待,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影响学习,更不能因工作忙而自己放松自己对学习的高标准要求。
别人十分努力,我就十二分。
天才出于勤奋。
勤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搞好学习就是我们的学习之道,也是建立干部威信的重要凭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善于学习。
其实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为了能更好的工作。
工作中积累的方式方法,甚至与人交流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向所有人学习,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东西。
这样一来,学习和工作相得益彰,就不再会是一件难事。
法则五:要锻炼适应能力克服环境。
有的干部说教室太吵,寝室没有环境,家里又温暖得让人想睡觉,环境不好无法进行学习和工作。
这种说法我不赞成。
大家知道,毛主席用兵如神,不管是反国民党围剿还是应付杀人如麻、凶残成性的日本鬼子,在任何恶劣的战场环境下都指挥若定,挥斥方遒,一派大将风度。
这样的非凡的定力和气度与少年毛泽东在闹市中读书的历练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学生干部现在是学校的、班上的、团队的骨干,今后走上社会就是社会的栋梁,是要挑起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的。
就是要培养学生干部在不利条件和恶劣条件下工作学习的能力。
一定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一定要锻炼自己在恶劣条件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法则六:要懂得人生智慧学会舍得。
这是最后一招,懂得放弃。
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
实在是到了工作和学习不能两全的时候,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放弃其一。
懂得放弃,懂得取舍之道,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何学习方法。
当不取舍就意味着“扁担挑缸钵,两头都滑脱”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呢?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话虽如此,但如何取舍却是一件难事。
这个问题,就跟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和人生理想有关了,因人而异。
一个网友给了如下答案,仅供参考:如果你想往学术技术岗位这方面发展,你肯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有很好的机会能锻炼自己学习之外的能力,也不要轻易放弃;如果你想从事行政管理这方面的工作,你就应该多花点精力在与人交往和办事的能力上,但也不能荒废自己的学业。
关键是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平衡点。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一个人最宝贵的智慧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并且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才会有舍有得。
否则就会得不偿失,舍之不舍。
最后,套句数学语言,学习和工作并不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有交集的。
这个交集的天平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平衡,更要靠你的亲身实践和不断的思考去把握,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