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讲授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
授课总学时:90学时(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初步的力学建模及对简化模型近似性评估的能力,一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它的任务是在保证构件既安全适用又经济的前提下,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必要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它为学生学习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后继课程奠定基础,把它应用于工程,即可对杆类构件或零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总学时90)
第一部分绪论
讲授2 学时。

1、基本内容
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外力,截面法,内力和应变的概念,位移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基本要求
1)理解外力、内力、应变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3、重点
力的基本概念及杆件变形的几种基本形式。

第二部分拉伸和压缩
讲授6 学时,习题课2 学时,试验2学时,共10学时。

1、基本内容
轴向拉、压概念,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许用应力及强度条件;轴向拉、压时的变形;
2、基本要求
1)了解许用应力及强度条件的概念。

2)掌握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虎克定律的应用条件。

3)掌握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及其试验特点。

4)熟练掌握应力集中,安全系数等基本概念。

3、重点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

第三部分剪切
讲授2学时。

1、基本内容
剪切的概念,纯剪切,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

2、基本要求
1)了解剪切的概念。

2)掌握纯剪切状态的受力特性,剪应力互等定理。

4)理解胡克定律的应用条件及适用范围。

3、重点
纯剪切状态的受力特性,剪应力互等定理。

第四部分扭转
讲授4 学时,习题课2 学时,试验2学时,共8 学时。

1、基本内容
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条件;抗扭刚度,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

2、基本要求
1)理解扭转的概念。

2)会计算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熟练掌握强度和刚度的校核计算。

4)了解抗扭刚度,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

3、重点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第五部分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讲授2学时,习题课0 学时,共2 学时。

1、基本内容
静矩,轴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主形心轴和形心惯性矩。

2、基本要求
1)了解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

2)会求静矩,轴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

3、重点
静矩,轴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

第六部分弯曲
讲课12学时,习题4学时,实验2学时。

共18学时。

1、基本内容
弯曲内力平面弯曲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q、Q、M间的积分关系及应用,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弯曲变形梁的变形和位移,挠度和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

2、基本要求
1)理解弯曲内力、平面弯曲、弯曲应力、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的概念,。

2)掌握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q、Q、M间的积分关系及应用,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

3)了解弯曲变形梁的变形和位移,挠度和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4)了解积分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

3、重点
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七部分应力、应变分析基础
讲授2 学时,习题课0学时,共2 学时。

1、基本内容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最大剪应力;广义虎克定律,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解析法和图解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最大剪应力的概念。

2)了解广义虎克定律。

3)了解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解析法和图解法。

3、重点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最大剪应力的概念。

第八部分强度理论
讲授2学时,习题课2学时,共4学时。

1、基本内容
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四个常用强度理论,相当应力概念;莫尔强度理论介绍。

2、基本要求
1)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掌握四个常用强度理
论。

2)掌握相当应力的概念。

3)了解莫尔强度理论。

第九部分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讲授4学时,习题课2学时,共6学时。

1、基本内容
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拉(压)弯组合时应力和强度计算;弯扭组合时应力和强度计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

2)掌握拉(压)弯组合时应力和强度计算。

3)了解斜弯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弯扭组合时应力和强度计算。

3、重点
拉(压)弯组合时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十部分能量法
讲授4学时,习题课0学时,共4学时。

1、基本内容
虚功原理,单位载荷法,图乘法;功的互等定律和位移互等定理。

2、基本要求
1)理解虚功原理的概念。

2)掌握功的互等定律和位移互等定理。

3)了解单位载荷法,图乘法。

3、重点
虚功原理的概念,功的互等定律和位移互等定理。

第十一部分静不定系统
讲授4学时,习题课2学时,共6学时。

1、基本内容
静不定系统的概念,用力法解静不定梁,用力法正则方程解简单静不定问题。

2、基本要求
1)理解静不定系统的概念。

2)掌握用力法解静不定梁。

3)了解力法正则方程解简单静不定问题。

3、重点
静不定系统的概念,力法解静不定梁。

第十二部分压杆稳定
讲授9学时,习题课2学时,共11学时。

1、基本内容
弹性平衡稳定性概念,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超过比例极限时压杆的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计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弹性平衡稳定性概念,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

2)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压杆的稳定计算。

3)了解临界应力总图。

3、重点
压杆的稳定计算,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

三、大纲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科专业本科学生。

2、推荐教材:范钦珊主编,《材料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四、课时分配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