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门立雪点评

程门立雪点评

《程门立雪》点评第一课时贾老师:上课!学生:起立。

贾老师:小朋友好!学生:老师好!贾老师:请坐。

贾老师:小朋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写的什么字?仔细看好。

(板书)横、撇……什么字?学生:成。

贾老师:成,成功的成。

每个小朋友不怕失败,走向成功。

(板书:语)这什么字?一起读。

学生:成语。

贾老师:成语是我国汉语当中一种约定俗成的构字的方式,它一般就四个字,有的是五个字或者六个字组成的一个词语。

它往往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背后藏着一个故事,我们就把这种叫做成语故事。

(板书:故事)小朋友们知道的成语有哪些?[贾老师通过解释什么是成语,让小朋友知道成语背后藏着一个故事,故事往往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成语故事。

]学生:画龙点睛、千变万化、拔苗助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贾老师:好!他说了一个画龙点睛,有一个词和画龙点睛相反的叫什么?学生: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和画蛇添足不是相反的成语,这里贾老师说错了吧。

]贾老师:还知道什么?学生:排山倒海。

[“倒“学生念了第四声,正确的应该读第三声,这里贾老师没有注意到。

] 学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言九鼎、深不可测。

贾老师:小朋友知道好多![贾老师及时点评表扬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贾老师:真好真好!学生:打草惊蛇。

学生:一不做,二不休、一身是胆、一字千金。

贾老师:这个小朋友说的都是“一”打头的,那如果老师说老虎的“虎”打头的,知道的小朋友有吗?学生:狐假虎威、虎头蛇尾。

学生:他前面说错一个成语,狐假虎威第一个应该是狐狸的“狐”。

贾老师:诶,狐狸的狐,不是老虎的虎。

对啦!还有吗?[贾老师并不直接点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学生:虎门销烟。

贾老师:这是个历史故事,不是个成语故事。

[贾老师马上点明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的不同。

]贾老师:小朋友,每一个成语后边呢总是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成语,看好是什么?(板书:程门立雪)一个字念“程”,禾木旁,右边是个口下面是个王,跟老师念“程”(学生跟读)。

“程门”(学生跟读)。

“立雪”(学生跟读)。

贾老师:一起念,预备读。

学生:程门立雪。

[贾老师从学生颇感兴趣的成语故事入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贾老师:程门立雪是个很有名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加上括号)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下面把书打开。

我们先听一遍录音。

(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贾老师:课文里面有十几个生字。

小朋友借着拼音把这十几个生字读一读。

读准它,读好它。

开始。

(学生自读生字,老师走下去指导)贾老师:(拿出识字卡片,学完的生字就贴在黑板上)老师把这几个生字拿出来给大家认认看,谁会读的举手。

学生:杨。

贾老师:对,跟老师一起读“杨”,后鼻音。

什么杨?木易杨。

贾老师:第二个字,你读。

学生:尊。

贾老师:对了,大家一起读。

贾老师:第三个,请你读。

学生:论。

贾老师:第四个,你读。

学生:尽。

贾老师:对了,这是个多音字,有的地方念尽(jìn),有的地方念尽(jǐn),第三声,跟老师念“尽”。

(学生跟读)贾老师:第五个,这个字呢,你读。

学生:冒。

贾老师:一起读,很好,这个字很容易写错。

贾老师:第六个,你读。

学生:敲。

贾老师:一起读,这是敲门的敲,老师敲敲黑板的敲。

(贾老师敲黑板)[贾老师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再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理解了字的意思,既生动有形象。

]贾老师:第七个,你读。

学生:等。

贾老师:对,大家一起读。

第三声,读的时候头摆一摆,一起读。

这就是等一等的等。

你快来啊,好的,请你等一等。

就是这个字。

贾老师:这个字很有趣的,你读。

学生:默。

贾老师:左边是一个黑,右边是一个犬。

黑狗放在一起变成默了。

看这个字多有趣。

一起读。

[“默”字笔画很多,比较难记,但是贾老师通过有趣的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字。

]贾老师:这个字笔画很少,你读。

学生:久。

贾老师:对了,第三声。

一起读。

什么久知道吗?学生:久久的久。

贾老师:好久的久,长久的久。

贾老师:这个字?你读。

学生:疼。

贾老师:因为它是病字头,所以跟一个人病有关系,身体发生疼痛了就是这个疼。

贾老师:这个字?有心的。

你读。

学生:慈。

贾老师:对了,是平舌音。

预备读。

贾老师:还有一个,跟它连在一块的,你读。

学生:祥。

贾老师:一起读。

后鼻音。

贾老师:这个字啊,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你读。

学生:容。

贾老师:对,一起读。

贾老师:一共有13个生字,哪个小朋友能够读?(分别读,一起读,带领大家读)贾老师:谢谢你,你比老师读的还要好。

下面,我们看这个字跟什么字可以组成词语呢?杨,什么杨啊?[读得比老师还要好,学生可高兴啦,学习的热情就更高啦。

]学生:杨,杨梅的杨。

学生:杨,杨树的杨。

学生:杨,杨柳的杨。

贾老师:杨柳指的是杨树和柳树的统称。

学生:杨,白杨的杨。

学生:杨,杨时的杨。

贾老师:杨时是一个人的名字。

姓杨的杨。

贾老师:再看一个字,这个字,你说。

学生:冒,冒着的冒。

学生:冒,感冒的冒。

学生:冒,冒烟的冒。

贾老师:还有吗?没有了。

我们再看这个字,你说。

学生:默,默写的默。

学生:默,默默无闻的默。

学生:默,默书的默。

学生:默,默读的默。

贾老师:不出声的读书。

学生:默,黑墨的墨。

学生:不对,黑墨是墨汁的墨。

贾老师:他并没有说错,他还没有说完。

黑墨的墨是下面去掉一个土,加上犬,变成默写的默。

[学生答错了,可贾老师不轻易否定,而是用欣赏的语言去评判,学生在贾老师的积极暗示下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课堂上营造出安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贾老师这样说,消除了孩子们上课讲错后的害羞、胆怯的顾虑,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 贾老师:再看一个字,这个字我们大街上经常看到。

学生:容,容光焕发的容。

容,美容的容。

学生:容,美容的容。

贾老师:他说过了,怕大家没听清楚再说一遍。

[别的小朋友说过了,她又说了一遍,这不是说明没有认真听课么。

可贾老师并没有批评她,却说她是怕大家没听清再说一遍,也就是在提醒她上课要认真听讲呀。

] 学生:容,毁容的容。

学生:容,面容的容。

贾老师:摸摸自己的面容。

(学生摸自己的面容)学生:容,容貌的容。

学生:容,容易的容。

贾老师:这件事很容易做。

学生:容,容许的容。

贾老师:一般说允许。

学生:容,容量的容。

贾老师:你的知识面真广。

贾老师:好,大家看里面有两个字特别难写。

(拿出“默、冒”)默,左边是什么?学生:黑。

贾老师:如果说是黑的话(板书“黑”),但它作为偏旁的话,写的时候要有变化(板书黑字旁),原来是横,现在变提。

(板书犬)。

一起念“默”。

(学生跟读)另外,今天回去贾老师让你们给爸爸妈妈做一个作业,叫你爸爸妈妈默写一个字,你说感冒的冒怎么写啊?我说他一定会写错。

看着啊,感冒的冒正确的是这么写的,上边中间一横不占边,下边一横不封口的,一封口就错了,下面是个目。

那你爸爸妈妈怎么会写错呢?(示范错误写法)[贾老师通过“冒”字正确与错误的写法,提醒小朋友千万不可以写错。

][贾老师的识字教学真是太扎实了,让学生分别从音、形、义学习每一个生字,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本课的生字。

此外,在识字过程中也不乏生动形象的例子、语言和动作,使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

贾老师真厉害啊!]贾老师:课文里面的生字会读了,它们的意思我们也知道了,难写的字我们也知道了。

下面我们看课文,自己把课文像刚才录音里面那样读一遍。

(学生自读)贾老师: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

拿出笔,在每一小节前面加一个阿拉伯数字,数一数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学生标小节号)贾老师:把这个数字藏在背后,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啊?(学生出示六小节)贾老师:下面啊我们来听听小朋友读的怎么样,哪个小朋友来读?大家都有读的机会,每个小朋友挑选一小节。

请你告诉大家你读第几节。

(学生读第一节)贾老师:你读得声音很响,口齿也很清楚,特别是第一句话“杨时是宋朝的大学问家”。

里面有一个后鼻音“杨”他没有读错。

里面有三个翘舌音“时、是、朝”他都读得很准。

还有个平舌音“宋”他读得也很好,没有读错。

请你再读一遍。

(学生读)如果两句话中间能停顿下就更好了。

[贾老师的点评就是在告诉小朋友怎么才能把课文读好,一要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二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是要注意停顿。

给下面读课文的小朋友提了个醒。

] (学生读第三节)贾老师:读的时候声音不要飘。

(贾老师范读)(学生再读第三节)贾老师:你读得也不错,再响一点就更好了。

(学生读第四节)贾老师:过了很久,明明“久”是第三声,你怎么读成第一声呢?(老师范读第一文库网)(学生再读第四节)贾老师:好,可以。

[学生其实读得不熟练,但人物语气读得很有感情。

]学生:我也读第三小节。

贾老师:你为什么用个“也”字啊?学生:因为前面已经有同学读过了。

贾老师:读过这一小节,你再读?学生:我再读就要用“也”。

贾老师:请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

学生:我也读第三小节。

贾老师:老师也祝你成功。

(学生读第三节)贾老师:可以可以。

请大家注意,刚才几个同学读老师都是说“好的,可以,不错”,可没有一个得到老师的评语是“你读得真好,很好”,没有,要老师这样的评语是要付出代价的。

[学生读的可能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但贾老师并不批评,而是用激励的方法鼓励小朋友读得更好。

](学生读第二节)贾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多音字她读得很好。

(弄)跟我念,舌头舔着天花板。

贾老师:这是最后一小节,话只有一句,可要读好它可不容易。

(学生读第六节)贾老师:很好,握握手。

大家鼓鼓掌。

虽说只有一句话,要读好它不容易。

你们看,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雪花在天空中慢悠悠地飘着,因此读的时候要读得慢点;久久没有说话,一直不说话,因此要读得更是长一点,我们一起体会下,请你再度一遍,给大家示范下。

(学生再读第六节)贾老师:很好,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自己读读看,轻轻地。

(学生自读)(学生读第四小节)贾老师:虽说“急忙”是快,但你不能把后面的字吃掉。

老师范读。

(学生再读第四节)贾老师:读错没关系的,再来读一遍,你看清楚是你们还是你。

(学生读第五节)贾老师纠正学生的停顿贾老师:很好,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要说他很好吗?明明他读得没有别的同学好,老师却要说他很好。

学生:因为他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的,他有错就改,有了老师的帮助,他就比有的同学读的更好。

学生:因为他的声音比别的同学响。

贾老师:这也是的。

主要的是他一次一次的读错,一次一次的纠正,读错了四遍,结果到第五次读对了,那这种精神怎么不能说很好呢?大家为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鼓鼓掌。

(学生读第五节)贾老师:下面大家自己再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轻轻地读。

(学生自读,老师指导)(老师指导难读句)[贾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下面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