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写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语阅读和写作即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也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阶段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为学生升入大学以及其后求职、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的高考中测试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题目分值逐年加大,使其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英语教育者的广泛重视。
我认为,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研究主要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角度切入,侧重于方法指导、训练措施的研究等。
经过教研组研究,形成以下认识:
第一、形成阅读教学策略和模式
我们把阅读分成限时阅读和泛读两种类型的阅读。
限时阅读,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可以用分数来衡量的阅读(高考要求)。
而泛读,是为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或为提高英语素养而进行的开放性的、欣赏性的阅读,不用分数衡量,但可以扩大词汇量,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素养,满足自我成就感。
(1)就限时阅读而言,教学策略和模式为以牛津教材阅读策略和文章为载体,分步指导,顺序渐进。
利用阶梯性限时阅读训练进行所学策略的实践和应用,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实践证明,循序渐进的牛津教材是形成有效阅读策略的宝贵资源。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策略有密切关联。
我们对于获取信息、猜测词义、抓主旨大意、找标题、推断作者意图等策略的指导贯穿于高中模块阅读教学的始终。
通过相关跟综阅读训练,帮助学生运用和掌握策略。
从各次考试试题和作业情况分析,高三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比基础年级要强,理科班学生比文科班学生强。
(2)词汇巩固拓展和足量训练夯实阅读基础。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建立在掌握词汇记忆方法的基础之上,归类拓展词汇,并及时跟进足量的阅读训练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
有资料证明: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词汇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生命线。
学生阅读的文章并不少,关键是如何巩固所读过的文章并能将信息和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得出:阅读文章是可以通过学生摘抄、拓展词汇等手段达到
更深入的理解并起到语言知识巩固效果的。
同时,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拐杖。
每年我校新生进校的第一节课便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中包括如何记忆和扩充单词、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训练等,阅读方法和策略指导贯穿于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教师通过默写、单词竞赛、抽测等手段,帮助和督促学生进行词汇积累和扩充;通过阅读竞赛等活动,推动和巩固词汇扩展成果。
如何保证学生能有保质保量的阅读训练?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校形成了限时阅读教学模式,每周保证给予各年级学生适量的30分钟左右的限时阅读训练。
高三每星期做限时阅读训练3-4份,基础年级每星期1-2份,有条件的班级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没有条件的作为课外作业,目前为止,高中各年级都已形成难度适中的、有较高质量的、教师自编的限时阅读训练校本教材。
(3)同步阅读与美文或时文欣赏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感知世界文化。
这是属于非指标性阅读。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与教材同步的课外阅读。
如高一第3模块第二单元为英语语言的发展,我们补充了与英国文化相关的“the Royal Family”、“the Big Ben”以及对英语语言发展起重要作用的“Shakespeare”介绍。
二是与时势、节日、重大事件有关的美文欣赏。
如在北京奥运会、奥巴马就职和来华访问、国庆60周年、国际环境日、圣诞节等节日或活动之际,我们适时补充相应的阅读文章,或让学生做值日报告,鼓励学生关心时事、关爱人类、关注民生,扩大了学生视野,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阅读面和知识面得以拓宽。
第二、形成写作教学策略和模式
(1)督查面批,保证方法指导到位和训练效果,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作文相结合,高三年级确保每周一次书面表达练习,基础年级每两周一次。
教师加大面批的覆盖面和频率,重点讲评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归纳常用句型,通过督查和面批作文,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相应的写作策略,从而保证方法指导到位和训练效果。
从高考成绩反馈:学生书面表达成绩近年比前几年有所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校形成了以文体写作策略为中心的校本教材《中学生英语应用文精品廊》
(2)激发兴趣,放大自主与合作学习效应,在语言实践中输出本土文化。
教师(实验班)定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民间采风,撰写英语“孟子故事”,优秀学生日记、周记、随笔、家乡的故事、Project作品已在“孟子故事”网站上交流,激发了学生英文写作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同时在
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家乡,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第三、形成英语读写校本教材
(1)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阅读课文进行了句型、句式、重点词和词组的提炼和总结,形成较有价值的与教材配套的读写资料。
(2)以实验班教学研究为基础的“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教学在部分年级初见成效,形成《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校本课程》的雏形。
各年级限时阅读材料已形成较合理的梯度,为教师备课、学生训练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