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件二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件二


5.9
常用刀具材料
碳素工具钢:如T7、T8、T9…T13等。适合于制造简单的手工 工具,如锉刀、锯条等; 合金工具钢:在碳素工具钢中加入少量的钨、铬、锰、硅等
元素,耐热性较低,如9SiCr等,适合于制造低速成型刀具,
如丝锥; 高速钢:含较多的钨、铬、钒等合金元素、常用的有: W18Cr4V、W6Mo5Cr4V等。适合于制造中速精加工刀具; 硬质合金:成分由WC、TiC和Co组成,采用烧结方法获得。
机械加工工艺(二)
培训教材
-(切削部分)
2016年10月 主讲:刘伟
目录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概念
机械加工方法和设备简介 基准、基准系基准形体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中的夹具、量具、刀具 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 机械加工案例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六)
七)
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工艺文件的编制
一)、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1. 检查零件的图纸是否完整正确; 2. 审查零件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 3.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4. 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二)、选择毛坯
1. 确定毛坯的种类; 毛坯 — 锻件、铸件、型材、焊接件等。 2. 确定毛坯的形状; 圆形、方形、异型
⑴ ⑵ ⑶ ⑷
保证加工质量; 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合理使用设备; 便于组织生产。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 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
(1)先粗后精;(2) 先基准后其它;(3) 先主后次;(4) 先面后孔。
2)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1)预备热处理: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 (2)最终热处理: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加工之前。 (3)时效热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 3) 检验工序的安排 (1) (2) (3) (4) (5) 零件从一个车间送往另一个车间的前后; 零件粗加工阶段结束之后; 重要工序加工的前后; 零件全部加工结束之后; 工序加工中重要尺寸的首件检验。
4.
按所处的状态选用
如现代机器制造业生产自动化,要求测量自动化。动态测量要比 静态测量复杂。
5.8 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背吃刀量)、进给量(走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 V(m/min) 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的圆周速度(主运动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公式:V=πDn/1000 m/min V:切削速度;D:工件待加工面的直径(mm);n:机床的转速 (r/min)通常是根据切削深度计算机床主轴转速。 (2)切削深度 ap(mm) 工件的待加工面与已加工面之间的垂 直距离称切削深度。 (3)进给量f(mm/r) 工件每转一周时,车刀沿进给方向的 移动量称进给量 。
4.1 4.2
4.3
工艺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工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工件的安装
4.4
4.5
夹具选用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
4.1
工艺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1、逻辑性强,善于分析图形和数据; 2、具备几何、代数、微积分、英语、等基础知识;
3、具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材料学、计 量学等专业知识;
4、实践和现场经验,以及不断累积的过程;
5.4 夹具夹具设计、选用准则
1.满足使用过程中工件定位的安全型、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 性; 2.有足够的承载或夹持力度以保证工件在工装夹具上进行的施 工过程;同时不能因更换夹紧点而破坏夹具或工件定位精度; 3.满足装夹过程中的简单与快速操作; 4.易损零件必须是可以快速更换的结构,最好不需要使用其它 工具进行更换; 5.满足夹具在调整或更换过程中重复定位的可靠性; 6.能定向安装,协调零件定位面与机床之间保持一定的坐标尺 寸联系; 7.夹具要做得尽可能开敞,因此夹紧机构元件与加工面之间应 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时要求夹紧机构元件能低则低,以防 止夹具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碰撞。
5.2
夹具分类
1、通用夹具 已标准化的夹具。 如:如机用虎钳、卡盘、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等,有很大的通用性,能较好地
适应加工工序和加工对象的变换,其结构已定型,尺寸、规格已系列化,其中大 多数已成为机床的一种标准附件。
特点:定位精度不易保证,生产率低,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专用夹具
为某一特定零件的特定工序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
3. 机械加工工艺(综合)卡片
用于成批生产中。
4.3
工件的安装
定位 + 夹紧 = 安装
1)直接安装法 工件直接安装在机床工作台或通用夹具上。
找正比较费时,定位精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有工具 或仪表的精度,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
8.尽可能的避免结构复杂、成本昂贵;
9.尽可能选用质量可靠的标准品作组成零件;优先采用通 用、万能组合夹具, 10.满足夹具使用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法令法规; 11.设计方案遵循手动、气动、液压、伺服的依次优先选用
原则;小批或成批生产时可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在生产批
量较大时可考虑采用多工位夹具和气动;液压夹具。 12.形成公司内部产品的系列化和标准化。
所以:定位精度不易保证,生产率低,仅适用于单 件小批量生产。
2)专用夹具安装法
工件安装在为其加工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上中。
所以:定位精度高,生产率高,适用大批量生产。
4.4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
单件、小批量生产:
工艺内容
工序 安装 工步
1 2 4
加工内容 ①车端面;②打中心孔; ③调头,车另一断面;④打中心孔。
5.9.1 常用合金刀具材料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 钨钴钛类(牌号YT)硬质合金:适合于加 工钢等塑性材料,其代号有YT5、YT15、YT30等,
粗加工用YT5, 精加工用YT30;
钨钴类(牌号YG)硬质合金:适合于加工
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其代号有YG3、YG6、
YG8等,粗加工用YG8,精加工用YG3。
为某种产品零件在某道工序上的装夹需要而专门设计制造,服务对象专一,针对 性很强,一般由产品制造厂自行设计。
特点:定位精度高,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可调夹具 4、组合夹具
可以更换或调整元件的专用夹具。
由不同形状、规格和用途的标准化元件组成的夹具, 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和产品经常更换的单件、小批生 产以及临时任务。
1 1
1
铣床
5
2
3
磨床
大批量生产:
工艺内容 工序 安装 工步 1 1 1
加工内容
①车端面;②打中心孔。 ①粗车、半精车Φ64外圆;②粗车、半精 车Φ56外圆;③粗车、半精车Φ36外圆; ④切槽; ⑤倒角。 ①粗车、半精车Φ48外圆;②粗车、半精 车Φ30外圆;③切槽;④倒角。 ① 铣键槽 打毛刺 ①磨外圆;②磨外圆;③调头磨外圆;
检测基准
被加工表面尺寸和相互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端面B基 准
端面C基 准
五)、工艺路线的拟定
1. 确定加工方案
加工一个直径φ 25H7表面粗糙度Ra0.8μ m的孔。 可有四种加工方案: a.钻孔-扩孔-粗绞-精绞; b.钻孔-粗镗-半精镗-磨削; c.钻孔-粗镗-半精镗-精镗-精细镗; d.钻-粗拉-精拉。 应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特点和产量等条件,确定采用 其中一种加工方案。
三)、确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为了得到一个合格的零件, 必须从毛坯上切去的那层金属。
工序余量:相邻两道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总余量:工序余量之和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设计图样上)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
在工艺(图纸)过程中所依据的基准。
加工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过程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部件在产 品中的相对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5.3 夹具组成
钻套 挡铁
夹紧机构 工件
V形块
1) 定位元件及装置 夹具上用来确定工件正确位置的元件及装置。
2) 夹紧机构及装置 夹具上工件定位后,将其夹紧以承受切削力等作用的机构或装置。
夹具体
3) 导向及对刀元件 夹具上用来对刀和引导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元件。
4) 联接元件 夹具上用来确定夹具和机床正确位置的元件。 5) 其它元件及装置 分度机构、导向键、平衡块等。 6) 夹具体 是夹具的基准零件。
设备 车床
2
2
9
①粗车、半精车Φ64外圆;②粗车、半精 车Φ56外圆;③粗车、半精车Φ36外圆; ④切槽; ⑤倒角; ⑥粗车、半精车Φ48外圆; ⑦粗车、半精 车Φ30外圆; ⑧切槽;⑨倒角。
① 铣键槽 打毛刺 ①粗磨、精磨Φ56外圆;②粗磨、精磨 Φ36外圆;③调头粗磨、精磨Φ30外圆;
车床
3 4
5.6
量具分类
也称万能量具。一般指由量具厂统一制造的 通用性量具。如直尺、角度块、卡尺等。
通用量具
专用量具
也或称非标量具。指专门为检测工件某一技 术参数而设计制造的量具。如内外沟槽卡尺、 钢丝绳卡尺、步距规等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复 现量值的测量器具。
游标量具
量具是测量零件的尺寸、角度、形状精度和 相互位置精度等所用的测量工具。常用游标 量具包括: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 标卡尺、千分尺以及百分表等。
设备
铣床
2
3 4 5 6
1
1 1 1 2
5
4 1 3
车床
铣床 磨床
工序是否合理?
第五章 机械加工中的夹具、量具
• • • • • • •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