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 (2)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 (2)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单位及换算,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定义,公式,单位及换算。

3、能设计实验测固体、液体的密度,能评价实验方案及评估实验中的误差。

4、会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常见现象。

5、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识梳理】1、质量的定义及单位:质量指,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中50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mg= g= kg。

2、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于桌面上;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点,调节;c.将被测物体放在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质量;e.整理器材.3、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变化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牛奶放入微波炉内加热4、密度的定义及单位: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将铝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合g/m35、测固体密度:小明测定铁块密度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结合图所示情况,完成表格.6. 测液体密度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采用方案A测出的ρ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ρ盐水的值偏(选填"大"或"小").二次备课7、物质的物理属性通常包括硬度、形状、和 、 、 、 等. 现有金属小刀片、橡皮、食盐水、眼镜片、2B 铅笔芯、塑料直尺试将上述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要说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例题选讲】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 A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 .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 .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3、自卸汽车的额定装载货物质量是14000kg ,车厢容积为15m 3,如果车厢装满泥土,试计算此时该车所载泥土的质量,并判断是否超载?(泥土的密度取2.0×103㎏/m 3)5、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1m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2m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3m ;(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ρ,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石ρ的表达式为:石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馈练习】1、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C.1kg 的泡沫塑料和1kg 的铜块的质量一定不相等D.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物理书的质量要变小2、质量为1.5×106mg 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只鸡 B .一个鸡蛋 C. 一粒沙子 D. 一头牛 3、于物质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小C.密度小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小D.质量相等的物体,它的密度不一定相等二次备课4、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 若V甲= V乙则m甲<m乙。

D. 若m甲= m乙,则V甲>V乙。

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关系是()6、、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2B.2∶5C.1∶2D.2∶17、某考古现场中,出土了许多极薄的黄金制品,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精美工艺品,主要是因为黄金()A.贵重B.密度大C.弹性好D.延展性好8、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 B.1.16×103kg/m3C.1.2×103kg/m3 D.1.75×103kg/m39、所在的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10、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A.一定等于4㎏B.可能等于4㎏C.大于4㎏D.小于4㎏11、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A.导电性 B.硬度 C.状态 D.透明度12、个实心的铜块,铝块、铅块相比较,当它们的体积相同时,的质量第一类第一类铅笔芯、生理盐水、水银石蜡、玻璃片、塑料笔杆质量m/g体积V/cm31030405050甲乙最大,__ 的质量最小,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 的体积最大, 的体积最小。

13、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 (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14、天,小明新买了一双尼龙袜和一双棉袜,他发现穿棉袜比穿尼龙袜暖和,那么棉袜与尼龙袜相比,主要是什么物理属性不相同呢?答: 。

“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的材料 比铁大。

15、、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400g 、60g ,体积分别为16cm 3、50 cm 3、12 cm 3。

在A 、B 、C 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

16、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吗? 小刚带了一些花生油到学校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玻璃杯中盛上花生油,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06.2g (已填入表中)。

○2把玻璃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的一部份(如图9),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并填入下表中○3把玻璃杯和剩余的花生油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砝的位置如图10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油的质量填入表中。

○4计算出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和密度,填入表中。

17、刚同学用量筒和天平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做了几次实验,得到如下几组数据: 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V/cm 35.8 7.9 16.7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712.821.67.1 《力》玻璃杯和油的 质量m 1/g玻璃杯和剩余油 的质量m 2/g量筒中油的 质量m/g量筒中油的体积V/cm 3油的密度ρ(g ·cm -3)106.2【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