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线和圆的方程》专题讲座

《直线和圆的方程》专题讲座

《直线和圆的方程》专题讲座一、 求最值问题若a i >0(i=1,2,…,n ),则有na a a n +++...21≥nn a a a ⋯⋯⋅21(1)当a 1+a 2+…+a n =s (常数)时,积a 1·a 2……a n 有最大值为(ns )n,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取得.(2)当a 1·a 2……a n =p (常数)时,和a 1+a 2+…+a n 有最小值有n n p ,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取得.利用此公式求最值,按大纲要求只需掌握n=2时的情形.同时在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三点:(1)作和或作积的数必须都为正;(2)若求和的最小值,则它们的积必须是一个常数,而若求积的最大值,则它们的和必须是一个常数;(3)在允许范围内这几个数能达到相等。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y=432+x x; (2)y=434322+++-x x x x .分析 此类题一般用判别式求最值,其实,应用二元均值不等式也能予以解答。

解(1)当x=0时,y=0 , 当x ≠0时,y =xx 43+=xx 43+≤43 ∴-43≤y ≤43 当且仅当x =x4( ),即x=±2时,等号成立. ∴y min =-43,y min =43 (2)易知函数的定义域是R.y=434322+++-x x x x =1-4362++x x .①当x >0时,1>y=1-346++xx ≥1-3426+=71 即当x=2时,y=71; ②当x=0时,y=1; ③当x <0时,1<y=1+3)(4)(6--+-x x≤3426+即当x=-2时,y=7. 综合以上知,y min =7,y min =71 说明 将函数解析式变形以出现“x+xa”是活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前提. 事实上,对于(2),若令x=2tan θ ,则有y=43143122+++-x x x x=θθ2sin 342sin 34+-. 由此确定这个三角函数的最值也很容易. 【例2】已知x ,y ∈R +,且2x+y=1,求证:x 1+y1的最小值为3+22. 分析 注意到条件中给出1+2x+y ,而所要求证的不等式左边x 1+y1中的也含有1,故可将已知条件作逆向代换,即把1换成2x+y ,可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决. 解∴x 1+y 1=x y x +2+ yy x +2 =2+x y +y x2+1 =2+x y +yx 2∵y ∈R + ∴x y +y x 2≥2yx x y 2⋅=22 ∴x 1+y 1≥3+22当且仅当x y =y x 2,即x=222-,y=2-1时取“=”.二、 判别式法的应用【例1】已知a ,b ,c ∈R ,a+b+c=0,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3. 证明:∵abc=1>0∴a ,b ,c 要么同正,要么有两个数为负,另一个数为正。

∵a+b+c=0, ∴a ,b ,c 不能同正.可设a >0,b <0,c <0,只需证明a >23即可. ∵b+c=-a ,bc=a1, ∴b ,c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ax+a1=0的两个负实根. ∴△=a 2-a4≥0,即a 3≥4. ∴a >34>3827=23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3. 说明 作此题前要将条件分析好,即由a+b+c=0知a ,b ,c 不能都大于零,只能其中有两个数为负,一个数为正,这样,只需证明为正的那个数大于23即可。

【例2】已知x+y+z=5, x 2+y 2+z 2=9中,得 x 2+(y -5)x+y 2-5y+8=0, ∵x ∈R, ∴△≥0,即(y -5)2-4(y 2-5y+8) ≥0,解得1≤y ≤37 即y ∈[1,37] 同理可证x ∈[1,37 ] z ∈[1,37]说明 在用判别式法证不等式时,要注意“主元”的取值范围.三、 直线系直线系指的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直线的集合。

利用直线系理论来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显得简捷明快,所以灵活运用直线系知识是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一。

(一)平行直线系Ax+By+λ=0是平行于直线Ax+By+C=0的平行直线系(其中λ为常数,当λ=C 时,两直线重合).Bx -Ay+λ=0是垂直于直线Ax+By+C=0的平行直线系.【例1】求过点P (1,1)且分别与直线3x -5y+4=0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方程。

解 将点P 的坐标(1,1)分别代入 3x -5y+λ=0及5x+3y+u=0, 得λ=2,u=-8 。

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为3x -5y+2=0,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为 5x+3y -8=0.(二) 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例2】过直线:2x+y+8=0和x+y+3=0的交点作一直线,使它夹在两直线x -y -5=0和x -y -2=0之间的线段长等于3,求此直线方程.解 如图7—33,两平行线x -y -5=0与x -y -2=0间的距离u=23∵所求直线被这两行线截下的线段为3=2d ∴所求直线与这两平行线夹角为450又x -y -5=0的倾角为450,∴所求直线倾角为00与900 ∵过2x+y+8=0和x+y+3=0的交点,求所求直线方程为: 2x+y+8+λ(x+y+3)=0,即:(2+λ)x+(1+λ)y+(8+3λ)=0,① 令2+λ=0得λ=-2,令1+λ=0得λ=-1代入①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2或x=-5. 图7—33四、 对称问题对称分为点对称(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这是中点坐标公式和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应用。

【例1】求①点P (x ,y )②直线l :2x -y+3=0 ③圆x 2+y 2=1分别关于点A (1,2)对称的点,直线和圆的方程.解 ①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P /(x /,y /) 则A 是PP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x-y-2=033x-y-5=0⎪⎪⎩⎪⎪⎨⎧+=+=-2221//yy x x ∴⎪⎩⎪⎨⎧-∆=--=y y x x //2∴P /(―2―x , 4―y) ②设l 关于点A 对称的直线l /上任一点M (x ,y )则M (x ,y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M /(-2-x ,4-y)在直线l 上,∴2(-2-x )-(4-y )+3=0 即2x -4y+5=0③在圆x 2+y 2=1关于点A (-1,2)对称的圆上任取一点M (x ,y ),则M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2-x )2+(4-y)2=1 即:(x+2)2+(y -4)2=1 说明 通过本题得出结论:①点P (x ,y )关于点A (x 0,y 0)的对称点是P /(2x 0-x ,2y 0-y ) ②曲线F (x ,y )=0关于点A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是F(2x 0-x ,2y 0-y)=0.【例2】求①点P(x 0,y 0) ②圆C :x 2+y 2=1分别关于直线x -y+1=0对称的点和圆的方程. 解 ①设点P 关于直线x -y+1=0对称的点P /(x 1,y 1)则线段PP /的中点在对称轴上,且PP /⊥对称轴. ∴210x x +-210y y ++1=0解得:⎩⎨⎧+=-=110101x y y x1010x x y y --―1=―1即P /(y 0-1,x 0+1)②在所求的对称圆上任取一点M (x ,y ),则点M 关于x -y+1=0对称的点M /(y -1,x+1)在已知圆C 上,∴(y -1)2+(x+1)2=1.就是所求的对称的圆.说明 点(x 0,y 0)关于直线x -y+1=0对称的点(y 0-1,x 0+1)可以直线代换而得,不必列方程组求解.其代换法则是这样的:对称点的横坐标是把原来点的纵坐标y 0代入对称轴方程的y 而得x -y 0+1=0,从而x=y 0-1;所求对称点的纵坐标,是把原来点的横坐标x 0代入对称轴方程的x 而得x 0-y+1=0从而y=x 0+1.斜率为±1的直线索对称轴时,都可用此代换法是,再如点P (x 0,y 0)关于直线x+y+b=00对称的点P /的坐标是(-y -b )2+(x -b)2=1即(x+b)2+(y+b)2=1.一般地,曲线F (x ,y )=0关于直线x -y+b=0对称的曲线是F (y -b ,x+b )=0;曲线F(x ,y)=0关于直线x+y+b=0对称的曲线是F(-y -b ,-x -b)=0.当对称轴为y=±x 时,即是上述x ±y+b=0中,b=0的特殊情形.上述代换法则仍然成立,当对称轴垂直于坐标轴时,可给合图形直接求出对称点的坐标;当对称轴不是上述几种特殊情形时,没有简单的方法,只有【例2】的①那样列方程组求解.点P (x 0,y 0)关于某对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殊对称轴)如表7—5: 表7—5对称轴方程 x=x 1 y=y 1 y=x y=-x x+y+b=0x -y+b=0 对称点P / 的坐标(2x 1-x 0,y 0) (x 0,2y 1-x 0) (y 0,x 0)(-y 0, -x 0)(-y 0-b, -x 0-b)(y 0-b,x 0+b)五、 圆系(一)同心圆系设圆C 的一般式方程x 2+y 2+Dx+Ey+F=0,则与圆C 同心的同心的圆系方程为x 2+y 2+Dx+Ey+λ=0.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a)2+(y -b)2=r 2,则与圆C 同心的圆系方程为线长等于的圆的方程.解 设所求同心的方程为x 2+y 2-2x+4y+λ=0, 由于从点A (4,3)向此圆所引的切线长为5,所以 42+32-2×4+4×3+λ=52 得λ=-4.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4y -4=0. (二)共轴圆系 设两个同心的圆的方程为 C 1:x 2+y 2+D 1x+E 1y+F 1=0 C 2:x 2+y 2+D 2x+E 2Y+F 2=0 记方程C :C 1+λC 2=0.当λ=-1时,C 为一直线方程,这条直线叫做两圆的根轴,它是从两圆外向两圆引切线使切线长相等的点的轨迹.(当两圆相离或内含或相切的轨迹为一直线,当两圆相交时轨迹为公共弦所在直线去掉公共弦所剩余的两部分.)当λ≠-1时,C 表示过C 1,C 2两圆交点的圆系(但不包括C 2),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根轴l :C 1-C 2=0,故称共轴圆系.【例2】求经过两圆x 2+y 2+3x -y=0和3x 2+3y 2+2x+y=0的交点及点P (1,1)的圆的方程.解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3x 2+3y 2+2x+y+λ(x 2+y 2+3x -y)=0 将点P (1,1)的坐标代入上式,得λ=-49.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3x 2+3y 2-19x+13y=0.【例3】求过直线2x+y+4=0和圆x 2+y 2+2x -4y+1=0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圆的方程.(1)过原点; (2)有最小面积. 解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4y+1+λ(2x+y+4)=0, 即x 2+y 2+2(1+λ)x+(λ-4)+(1+4λ)=0. (1)∵此圆过原点,∴1+4λ=0. 由此得λ=-41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3x -417y=0 (2)将圆系方程化为标准式,有 (x+1+λ)2+(y -24-λ)2=45(λ-58)2+54 当其半径最小时,圆的面积最小,此时λ=58为所求. 故满足条件的圆的方程为 (x+513) 2+(y -56)2=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