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阅读推荐课教案南宁市高新小学南校区朱萧遐【教学目标】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人物,感受人物形象,培养珍惜美好童年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3.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桑桑和秃鹤,并对他们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由对桑桑和秃鹤命运的关注而产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草房子》书、印发《草房子》片段、电影《草房子》片段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人说,童年像一首诗,纯净、甜美;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朱老师说,童年是一支歌谣,天真、童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童谣。
2.课件出示: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1)请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读这首童谣,比一比,谁读得最响亮。
(2)读了这首童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师:你读出了童谣的趣味。
这种颠倒童谣因为幽默风趣而广为流传。
(3)这首有趣的童谣是朱老师从一个小男孩那儿学来的,他叫桑桑。
你们知道他是哪本书的主人公吗?3.根据回答,板书:草房子。
4. 读了书名,你们想知道草房子是怎样的吗?5. 出示文字和图片,默读: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
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
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
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6. 说说草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请你们美美地读读。
7. 师: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呢?在20世纪60年代水乡油麻地这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这本书。
二、介绍读新书方法,了解故事梗概1.当我们要读一本新书时,你会先看什么?(封面、内容提要和目录)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
2.看封面。
(课件出示《草房子》的封面)你在封面上获取了什么信息?3. 介绍作者曹文轩。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4.出示《草房子》所获得的荣誉,齐读。
这本书有这么多的光环,你们想不想读这本书?5. 你想快速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可以看哪里?(出示内容提要)学生快速浏览内容提要,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师:读了主要内容就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桑桑,还可以通过读目录了解这本书其他的主要人物。
6. (课件出示目录)这本书的目录非常有意思,都是采用人名或地名为目录。
猜一猜,哪些是人名呢?师:油麻地因为有了他们,而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
三、品读书中的美(一)认识“秃鹤”1.这本书中有个人物原名叫陆鹤,可是大家都叫他秃鹤,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1)请大家想象一下禿鹤的秃头是怎样的?指名说(2)书中有段文字把秃鹤的脑袋写绝了。
课件出示: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学生自由读。
想象一个活生生的秃鹤会站在你面前。
(3)读完之后,你觉得哪一句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师:曹文轩叔叔可以把秃鹤的脑袋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语言美。
板书:语言美。
书中还有很多很多优美的句子,等待大家去品读呢。
(4)如果你也像秃鹤一样长了一个秃头,你会怎样想?师:秃鹤的心情跟你们一样,这颗秃头给秃鹤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后来他通过一件事改变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5)出示语段: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①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说②究竟为什么呢?就请你带着疑问阅读《草房子》寻找答案。
(二)认识“桑桑”1. 接下来,我们再去认识主人公——桑桑。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下去的阅读材料,用一分钟默读片段一:(1)小组交流:说说桑桑做了什么事?他是个怎样的孩子?(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生读片段一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
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像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
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
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
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
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
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
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地揍。
2.炎热的夏天到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桑桑又做了哪些调皮事?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桑桑大热天里穿棉衣戴棉帽的视频),师旁白介绍人物。
师:大热天里,桑桑在干什么?指名说3. 师:这段视频是根据同名小说《草房子》改编拍摄的电影,电影都这么精彩,书中描写得更加精彩,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4.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想象一下,桑桑还会做什么调皮的事呢?5. 虽然桑桑很调皮,但当他的同学杜小康遇到困难时,他是怎么做到的?请用两分钟请默读片段二。
思考:1.杜小康遇到了什么困难?2.桑桑是怎样帮助杜小康的?他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读片段二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杜小康家开杂货铺,过着油麻地人望尘莫及的日子。
杜小康的成绩特别好,除了纸月可以跟他比之外,谁也比不过他。
因此,杜小康一直当班长。
……杜小康家的大红门里,那些房子真正的成了空壳儿。
不久,杜小康的自行车被卖掉了。
因为还欠着人家的钱。
不久,杜小康就不来上学了。
因为杜雍和躺在床上,一直未能站起来。
家中必须挤出钱来为他治病,就再也无法让杜小康上学了。
当桑桑向杜小康问起他以后怎么办时,杜小康并没有太大的惊慌与悲哀。
向桑桑说着他心中的打算: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子卖东西。
桑桑问:“那你有钱进货吗?”杜小康叹了一声气:“没有!”桑桑与杜小康分手后,回到家中。
晚上,他用笼子捉了十只鸽子。
桑桑的鸽子,都是漂亮的鸽子。
第二天一早,他提了笼子去镇上,将这些鸽子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他拿了卖鸽子得的二十元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
杜小康一手抓着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另一只手抓住桑桑的一只手,使劲地、不停地摇着。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
他挎着一只大柳篮子。
柳篮里装了七零八碎的小商品。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
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第一个来买杜小康东西的是桑桑。
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
生意慢慢有了。
渐渐地,油麻地的孩子们,再去杜小康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
6. 师:可是,原本精力旺盛,身体结实的桑桑,到六年级时,他却长成了这个模样。
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7. 桑桑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曹文轩叔叔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凄美的画面。
请用三分钟默读片段三:(1)小组交流:1.桑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2.柳柳有什么愿望?桑桑是怎样帮助妹妹实现愿望的?(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生读片段三桑乔丢下工作,领着桑桑去了苏州城看病。
一个月下来,看了好几家医院,用尽了所带的钱,换得的却是与县城医院一样的结论。
随着结论的一次又一次的相同,他已不再怀疑一个事实:桑桑不久后将离他而去。
……“城是什么样子的?”柳柳想象着城的样子,说:“我想看到城。
”桑桑突然想起,一次他要从柳柳手里拿走一根烧熟了的玉米,对她说“你把玉米给我,过几天,我带你进城去玩。
”第二天,桑桑给家中留了一张纸条,带着柳柳离开了家。
他要让柳柳立即看到城。
到达县城时,已是下午三点。
那时,桑桑又开始发烧了。
他觉得浑身发冷,四肢无力。
但,他坚持拉着柳柳的手,慢慢地走到大街上。
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
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
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
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
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
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
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
过不一会,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
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就流了出来:咿呀……,咿呀……呀,唯呀……哟,哟……,哟哟,哟哟……,咿呀咿呀哟……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xxx同学的诉说走进桑桑。
(配乐朗诵)(3)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听了xxx同学深情地朗诵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8. 阅读完三个片段后,你能不能全面评价桑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就是一种人性美。
板书:人性美9. 猜一猜:等待桑桑的是可怕的死亡,还是病痛后的重生呢?为什么?师:可怕的死亡: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的结局,世上因病死亡的人很多,你的想象很合理。
病痛后的重生:你不希望桑桑死,你希望有个美好的结局,你也很善良,你的心灵很也很美。
不管是可怕的死亡,还是病痛后的重生,都只是你们的猜测,想要知道最终的结局,《草房子》将会为你揭晓答案。
10. 文中不仅有桑桑的故事,还有很多人的故事。
课件出示:其他人物的命运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长,然而,杜家家道中落,杜小康的父亲大病一场,杜小康含泪辍学……纸月的母亲在她出生滿月后,便跳水自杀了。
纸月上小学五年级后,默默将纸月抚养大的外婆也去世了……秦大奶奶被人们说成是一个“最可恶的老婆子”。
当她听到乔乔不小心落入水中喊了一声“奶奶”时,她就扑了下去……细马是邱二爷的养子,他很想回到江南亲生父母身边,谁知他想离开的那天下了大雨,邱二爷家被水泡了……师:这些人物命运曲折离奇,故事跌宕起伏,这也是《草房子》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故事美。
板书:故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