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PPT课件

第5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PPT课件


叉丝 按扭
游标 电磁感应板
数字化仪
扫描仪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15
第三节 空间数据的编辑与处理
误差与错误的检查与编辑
空间数据一般性错误
数据不完整、重复 空间数据位置不正确 空间数据比例尺不准确 空间数据变形 几何和属性连接有误 属性数据不完整
错误检查主要方法
叠合比较法 目视检查法 逻辑检查法
第五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向计算机接口
叉丝 按扭
游标 电磁感应板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数据采集在GIS中的地位
以数据为处理线索 硬件∶软件∶数据 = 1∶2 ∶7
汽油
数据
3
GIS数据的内容
数字线化数据

第一手数据 第二手数据
非电子数据
平板测量数据 工程测量数据
笔记 航空、遥感相片
人口普查 社会经济调查 各种统计资料
地图 专题地图 统计图表
电子数据
全站仪、GPS数据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遥感数据
已建各种数据库 GIS数据
5
目前各种类型的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这不仅是因为地图的内容直观 与丰富,而且是由于在地理信息系统诞生以前,地图是表示空间与非 空间信息强有力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册完备的专题地图集是 一个很好的人工操作地理信息系统。
误差修正一般过程:
设定容许值 连接接点 重建拓扑关系
16
图象纠正
纠正原因
地图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 数字化中的位置移动 遥感影像本身存在几何变形 投影方式不同 分幅扫描
实质
建立纠正图象与标准地图的一一对应关系
变换方法
精确方法:仿射变换、双线性变换、平方变换、立方变换等 近似方法:橡皮板变换
疏林地 733
未成林林地 734
迹地 735
针叶树疏林地 7331
阔叶树疏林地 7332
多源分类编码法: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目标,根据诸多不同的
分类依据分别进行编码,各位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
12
图形数据的采集
采集基本模式有两种: ①将地理信息实体以 x,y坐标的形式,以顺 时针或逆时针方法依 次输入。
②用点、线、多边形 和格网邻接的方法表 示地理实体。
特征数码
位置
点 11
x,y(点)
线 21 面 31
x1,y1,x2,y2,...,xn,yn(线) x1,y1,x2,y2,...,xn,yn(面)
13
空间数据采集方法: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采集 摄影测量数字化采集 扫描跟踪数字化采集 外业实地数字化采集 选择采集方法的依据是如何应用图形数据,
遥感影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源,它至少具有下列 一些特点:①能取得大面积、综合的信息;②速度快;③降低数据储 存冗余和不连续性;④能提供各类专题所需要的信息。
文字数据主要用来描述空间对象的属性,比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 土壤成份、环境数据
确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功能所确定的,例如要建立一个 土地的适宜性和承载力的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有地形、土壤类型、 降雨、地下水位、运输条件等。
6
第二节 空间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任务:
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像片、遥 感图片数据、文本资料等转换成GIS可以接受 的数字形式。
数据库入库之前进行验证、修改、编辑等处理, 保证数据在内容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不同的数据来源要用到不同的设备和方法。 数据的转换装载 数据处理:几何纠正、图幅拼接、拓扑生成等
图形数据类型,现有设备状况,现有人力, 物力,财力状况等。
14
图形数据的采集
通 向计 算机数接字口化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设备 野外特测量:大点平:板范、围全大站,仪速、度G快PS、移动测绘系统 特 使 用点:范精围度:高大、面效积率G较IS低数据采集、资源普查等
适合范围:小范围GIS数据采集或局部数据更新
纠正步骤
纠正点—数据采集—函数建立—逐点或网格纠正
11
属性数据的编码——编码方法
层次分类编码法:是按照分类对象的从属和层次关系为排列顺
序的一种代码,它的优点是能明确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
的隶属关系。
土地利用类型 7
耕地 71
园地 72
林地 73
牧草地 居民点及公矿用地 交通用地
74
75
75
水域 76
未利用地 77
有林地 731
灌木地 732
9
属性数据的编码——编码原则
系统性和科学性:满足所涉及学科的科学分类方法,能反 映出同一类型中不同的级别特点。
一致性:对代码所定义的同一专业名词、术语必须是唯一 的。
标准化和通用性: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按标准进行,没 有标准的必须考虑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实现标准化。
简捷性: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每一种编码应该是以 最小的数据量载负最大的信息量。
7
属性数据的采集
包括各类调查报告、文件、统计数据、实验数据与野 外调查的原始记录等,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土 壤成份、环境数据。
对于要输入属性库的属性数据,通过键盘直接键入或 文件、表格、数据库导入。
对于要直接记录到栅格或矢量数据文件中的属性数据, 则必须进行编码输入。
8
属性数据的采集
国家资源与环境信 息系统规范在 “专业数据分类 和数据项目建议 总表”中,将数 据分为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和资源 与能源三大类共 14小项,并规定 了每项数据的内 容及基本数据来 源。
地形测图思想:点、线、面
影像数据
数据源丰富 生产效率高 直观详细记录地表自然现象
数字高程模型 属性数据
是什么,判读和考察 详细描述信息
4
第一节 数据源种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形图像数据
文字数据
图形图像数据: 地图 工程图 规划图 照片 航空与遥感影像等 文字数据: 调查报告 文件 统计数据 实验数据 野外调查的原始记录
可扩展性:编码的设置应留有扩展的余地,避免新对象的 出现而使原编码系统失效、造成编码错乱现象。
10
属性数据的编码——编码内容
登记部分:用来标识属性数据的序号,可以是简 单的连续编号,也可划分不同层次进行顺序编码;
分类部分:用来标识属性的地理特征,可采用多 位代码反映多种特征;
控制部分:用来通过一定的查错算法,检查在编 码、录入和传输中的错误,在属性数据量较大情 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