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中国的滑坡、泥石流自学指导: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泥石 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 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指出我国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主要地 区?归纳滑坡、泥 石流的危害。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气象条件: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持续暴雨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中游流通区多位狭窄陡 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坡 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 猛直泻
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 久雨中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 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 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舟曲泥石流
2010年7日夜至8日凌晨,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舟曲县 起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 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易 •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 发 局地暴雨 区 •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3)发生机制——三个基本因素因素?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 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暴雨(水分渗入软弱面)、地震等起了诱 发作用。
——大规模的工程(开挖山脚、坡面增加负荷、 蓄水等)兴建起了诱发作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
泥石流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 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 造成很大的危害。
...
(3)发生机制:——三个基本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 足够的堆积物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 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 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下游堆积区的地形 为开阔平坦的山前 平原或河谷阶地, 使碎屑物有堆积场 所
形成区位于河流上游, 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 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 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 坡陡、山体破碎、植被 生长不良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 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 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直到跑 到相对安全的高度。
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触发机制,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
能和强度)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都是滑坡多发区。
汶川地震后的山体滑坡
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根据材料,滑坡与 暴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 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滑坡常发区一般为(全 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
(4)防御措施——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
例如加固岩体——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 土体;
非工程措施:
技术措施如加强预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 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加强 公众的减灾教育——通过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减灾 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一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 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 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 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 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 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灾害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 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后)

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 坡上形成的阶梯状地
形称滑坡阶梯滑坡台地 滑坡台坎源自岩体、土体下滑 的底面为滑动面
滑动的岩块、土 体称为滑坡体
剪出口 滑坡舌
(1)成因: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 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造成农 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地壳运动 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 防御措施: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 等。
——基础条件?
较大的地面坡度(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 山谷地形有利于流水汇集;)
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
——触发因素和动力条件?
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 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爆发的条件分析:
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 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8月以来,我国甘肃舟曲、 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 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 流灾害。而连续的暴雨给 救灾又带来困难。
(1)上述三个泥石流 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 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位于横断山区(位于
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 界处),地形陡峭。
被泥石流损害的舟曲县城
(2)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原因。
位于地质活动带上,岩体破碎脆弱(多裂隙); 山体陡峭;多暴雨;植被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