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天)内支撑施工方案

(中天)内支撑施工方案

内支撑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准备 (4)4、测量放样 (5)5、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 (10)5.1、流水段划分: (10)5.2、底模施工方法 (11)5.3、混凝土构件钢筋制作安装 (11)5.4、模板工程 (14)5.5、混凝土工程 (26)5.6、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28)5.7、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 (29)5.8、质量保证措施 (30)5.9、内支撑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施工程序: (32)5.10、内支撑拆除施工大纲 (38)6、附表 (42)1、编制依据1.1、郑州绿地广场基坑支护合同文件1.2、郑州绿地广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1.3、《绿地广场(郑州会展宾馆)施工组织设计大纲》1.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133-2001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02、工程概况绿地广场(郑州会展宾馆)基坑支护、降水工程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内环,场地西北侧与河南省艺术中心相临,东侧与郑州会展中心会议中心相临,场地西南侧紧邻金水路立交桥引道和郑东新区CBD 内环路;北侧紧邻如意湖,基坑支护体系选用支护桩加钢筋混凝土环梁及支撑梁的内支撑方案,基坑内在-6.8米,-11.7米,-16.6米标高处设三道内支撑,并在塔楼底板下设满堂暗撑。

2.1、塔楼内支撑钢筋混凝土构件主要技术参数为:注:本表所列为主要构件的配筋参数。

2.2、塔楼内支撑主要工程量一览表:3、施工准备3.1、现场准备: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必须整平,使现场道路、水电等满足施工要求。

3.2、技术准备: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并根据建筑场地进行施工定位,同时引进标高,并做好标高控制点的保护及核对工作。

3.3、材料准备:按计划组织施工材料进场。

进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须全部达到质量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或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的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3.4、机械及劳动力准备:进场前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并进行试运行和认可。

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易损件,以备施工中换用。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进出场计划,优化组合施工人员,避免施工现场出现人员闲置、窝工现象,使整个施工有序进行。

4、测量放样4.1、概述支护工程大部分都是环梁结构,为了高精度测量放样,本方案采用结合CAD计算测量节点坐标,现场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放样法进行实际放样。

4.2、建立轴线控制网与独立坐标系统根据支护工程总平面图建立相应的轴线控制网与控制点可以简化全站仪施工放样,提高测量效率,并结合本工程所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避免错误。

在图1中,以环梁圆中心和正北与正东方向建立了两条南北与东西的主轴线,并以环梁中心为原点建立独立坐标系。

图1 环梁平面控制网注:(49361.374,74415.576)为环梁中心坐标。

根据施工需要,每条轴线上需要布置三个控制点,其中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即为施工总控制点(即环梁中心),每条轴线上的其他两点作为中心点的辅助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在环梁以外地坪上。

由于施工性质,临时控制点可用木桩进行标记。

为了简化测量施工放样,以环梁中心(49361.374,74415.576)为原点(0,0)设置新的施工坐标系统,北京54坐标系转换为临时施工坐标系的公式如下:ααααcon b Y a X B b Y a X A )(sin )(sin )(cos )(--=-+-= ……………………式(1)式中:X 、Y ——北京54坐标; A 、B ——施工坐标系;a 、b ——施工坐标系转换原点,取(49361.374,74415.576);α ——施工坐标系的纵轴在北京54坐标系内的方位角,本独立施工坐标系采用与北京54坐标系相同的方向,故α值为0。

坐标反算公式如下:ααααcos sin sin cos B A b Y B A a X +=+=……………………式(2)坐标转换可用EXCEL 进行编辑计算输出,非常方便。

4.3、细部放样从图1中可以看出,支护环梁的主要结构是由两个半径分别为37.482米、44.370米的圆环和半径为51.258米的弧线组成,而测量放样的难点也在于大圆环的放样。

设计中,两两环梁之间的斜撑梁将环梁均分成40等份,即每等份弧段的角度为9°,如图2 所示,所以将9°弧段设计为一个放样的工作面进行放样。

由于环梁的半径相当大,足以使得小范围内的弧段的曲率非常小,经计算,半径为37.482米的一米的弧段的曲率为三毫米,所以可以将这种小弧段看似一条直线。

如图3所示,内环梁的内圆的9°弧段弧长为5.778米,将该弧段均分为四段,根据理论计算,每一小段弧线可视为一条直线。

因此在放样时,只要将四点的坐标放出,依次将四点用直线连接,即可得到一9°弧段。

图2具体操作方法如图3所示:4.3.1、将全站仪置于中心原点上,设置好坐标数据与参考数据。

4.3.2、将已知的两点坐标A、B 放样到实际位置,再将仪器照准A点或B点后切换仪器操作界面至角度与测距的界面,置零。

4.3.3、根据图示拨2°15′至C点(或E点),指挥跑尺员到照准位置后测距,当测距读数为36.814M时即可将C点(或E点)定出。

4.3.4、再各旋转2°15′依第三条放出其余两点。

4.3.5、依次将A、C、D、E、B用直线连接即可得到AB一段弧线。

、图3图4环梁之间与环梁以外的弧段(如图4所示)在计算出两端点的坐标后按照以上所叙的方法放样,其余属于直线部分只要放出端点坐标后连接即可。

5、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5.1、流水段划分:根据现场条件和总施工布置图合理进行本次施工作业布置,将主楼部分划分为四个施工段:第一施工段:环梁圆心西北部。

第二施工段:环梁圆心东北部;第三施工段:环梁圆心东南部。

第四施工段:环梁圆心西南部。

详见下图:内支撑流水段划分平面布置图5.2、底模施工方法-6.8米混凝土底模施工5.2.1、土方采用机械开挖至-7.1m,人工清除至-7.2m(垫层部分),待护坡桩桩头全部凿破至-7.1m后,清理平整现场并用机械夯实,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鼓等现象。

发现橡皮土或杂填土时应用好土置换。

5.2.2、底模的做法:挖土完成后,按标高铲平表面土在其上浇捣100mm 厚C15混凝土,按水平标高的测量结果平整、做实。

梁底标高不等处用砖砌施工。

具体做法如下:5.2.3、涂刷和铺摊隔离材料:待细石砼表面干燥之后,天气晴好的情况刷隔离剂二度(普通涂料掺入15%的滑石粉)。

在隔离剂固化后,铺摊塑料薄膜为进一步隔离的措施。

以上为底模的做法。

-12.1米、-17米底模施工方法同-6.8米支撑。

5.3、混凝土构件钢筋制作安装5.3.1、主筋直径大于16mm采用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直径小于16mm采用绑扎搭接,局部采用双面焊时,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5倍,单面焊接时为10倍。

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42倍,受压钢筋为25倍。

钢筋直螺纹连接示意图5.3.2、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要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5.3.3、箍筋4支股要求大环套小环,箍筋弯折角度不小于90度,弯折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箍筋采用冷拉法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

5.3.4、钢筋安装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单,核对钢筋品种、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以免发生错误。

5.3.5、梁绑扎时,用脚手架管搭设门形双层架,架设梁纵向钢筋,上层架设梁上层纵筋,下排架设梁下层及腹筋,然后套箍筋。

箍筋与主筋交接点处绑牢,开口上下错开,扎丝拧扣一圈以上,成八字型绑扎。

5.3.6、钢筋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位置,并应相互错开,同一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受压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总量的50%,受拉区不应大于25%,且负弯矩钢筋的搭接点应远离支座,正弯矩钢筋的搭接点应远离跨中。

5.3.7、梁交叉节点布筋密集复杂,应先研究钢筋穿插就位顺序,施工方法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

5.3.8、质量要求:5.3.8.1、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合格的不得进场。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生锈等现像;5.3.8.2、使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必须取样经具有检测资质的监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5.3.8.3、钢筋制作加工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长度允许偏差±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5㎜。

5.3.8.4、保证灌注桩主筋插入梁内750,钢筋安装绑扎应牢固,外形尺寸正确,接头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至100㎜,保护层垫块间距适宜,不得漏放。

5.3.8.5、钢筋安装允许偏差:绑扎钢筋骨架允许偏差长±10mm 宽±5mm 高±5mm受力钢筋:间距±10㎜箍筋:间距±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mm 水平高差(+3,0)mm保护层厚度:±5㎜5.4、模板工程由于本工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模板主要抵抗混凝土侧压力。

且有异形梁与梁交接处有异形角,所以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承受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其施工荷载。

5.4.1、模板制作:用钢管脚手架管相互连接以保证模板稳定性。

模板拼装见下图:支撑\梁模板支撑施工图5.4.2、内支撑梁模板计算书如下:5.4.2.1、参数信息①、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1.40;梁截面高度 D(m):1.00;②、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26.4;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③、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④、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70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支撑点竖向间距为:75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700;穿梁螺栓直径(mm):M14;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100mm,高度50mm;5.4.2.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①、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