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 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2.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4.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

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2C Si+2CO↑ ②Si+2Cl2SiCl4③SiCl4+2H2Si+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K+、MnO4-、SO42- B.NH4+、Na+、NO3-、Cl-C.K+、Ba2+、NO3-、Cl- D.Mg2+、Fe3+、Cl-、NO3-6.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7.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A.BaCl2 B.NaOH C.CuO D.Zn8.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9.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2Fe+3CuCl2==2FeCl3+3Cu B.CuO+H2SO4==CuSO4+H2OC.K2SO4+Ba(NO3)2=BaSO4↓+2KNO3D.Al(OH)3+3HCl==AlCl3+3H2O10.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11.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A.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增大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为3.4D.用NaOH改良pH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1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3.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请你归纳这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H+、HCO3_ B.Na+、Ba2+、CO32-C.K+、NO3-、H+ D.H+、Cl-、OH-1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FeO+HCl=FeCl2+H2O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C.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NaCl+KNO3=KCl+NaNO3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3H2SO4=2Fe2(SO4)3+3H2↑1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17.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18.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19.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20.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B.该反应大约在60 s时恰好完全反应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2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2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A.A B.B C.C D.D24.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25.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26.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AlCl3、CuSO4、NaCl B.BaCl2、NaCl、NaOH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27.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28.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2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①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雨一定是酸雨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30.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D【解析】A、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错误;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并不一定是单质,比如臭氧和氧气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生成盐和水,但是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故选D。

点睛: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A【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盐,正确;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错误;C、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错误;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A考点:中和反应,氧化物,盐的化学性质。

3.A【解析】试题分析: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考点:化学实验的探究。

4.C【解析】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2C高温Si+2CO↑ ②Si+2Cl2高温SiCl4③SiCl4+2H2加热Si+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C. 置换反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5.C【解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微粒不共存。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共存;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共存;含K+、Ba2+、NO3-、Cl-的溶液为无色,且共存。

选C6.D【解析】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所以自来水中有盐酸,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选D7.A【解析】A. BaCl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没有减少; B. NaOH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水几乎不再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减少; C. 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减少; D. 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氢离子减少;选A8.B【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