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
2、高度与温度互算
甲乙温差= 0.6×1000/100=6℃ 说明甲比乙低6℃
四、地形图 1、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盆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300
N
200
M
等高距(d):100米 大于大的:300<N<400 凸高为低:B处为山谷。 小于小的:100<M<200 凸低为高:C处为山脊。
7、各类坡 A、凹形坡、凸形坡、均匀坡
均匀坡
B、阳坡、阴坡 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南半球南坡为阴坡、北坡为阳坡
阴坡 阴坡 阳坡 阳坡 100 110 120 阳坡 阴坡 120 110 100
以北半球为例
C、迎风坡、背风坡。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盆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500 400 300 200 100 0
●
●
●●
●
●
●
●
●
丙
● ● ● ● ● ● ● ● ● ●
6、连线:用平滑的曲 线连接各点。注意高 度相等二点间的凹凸 关系。
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1)看形状: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与其所经过的大的地 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2)看关键点的海拔: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 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 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看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 等高线、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 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 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 与等高距之差)。
• • •
4.应用——通视问题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 先做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 图210所示:
• 图210
•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 ► 命题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 例7 图212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 点是( )
9、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与地势特点) 以XX地形为主,地形分布状况,特殊地形; 地势特征。
[答案]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 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 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 折,多岛屿。
10、等高线地形图计算 A、任意二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解不等式组法: 公式法:(n-1)Xd<δH<(n+1)Xd
1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画出图中甲丙间的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运用: 更直观的反映地形 起伏和坡度陡缓、 解决通视问题
1、连接甲丙。 2、两端对齐画出横轴 3、读出剖面线最高和 最低海拔,由此确定纵 坐标范围。 4、选点:二个端点+剖 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5、描点:读出每点的 海拔并描在坐标图上。
11、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水库坝址
11、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修水坝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1、坝高: 2、坝长: 3、受淹区域:
从哪些方面评价修水库利弊?
(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 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 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 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 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 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 减少。
•
• •
• 图212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 C.M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 返回目录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 图中间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 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挡住人们的视线,不能通视,如上图所 示。
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1 1、相对高度与海拔。高度与温度互算。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规律 3、十六字方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4、山谷与河流,山脊与分水岭。 5、基本地形部位(微观) 6、坡度陡缓的判断 7、各类坡 8、陆地地形及特征(宏观)
1、相对高度与海拔:
甲、乙两地海拔及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历:由"一线法"推理 而来。
坡度陡缓的判断数学原理
数学原理
α
h l
tanα=h/l
方法一:同一副地图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即密陡疏缓。(同一幅图具有等高距相 等,比例尺相等的特点)
方法二:非同一副地图根据则要根据数学原理 判断。(非同一幅图具有等高距、比例尺不相等 的特点)
丘陵
平原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
• 命题探究 • ► 命题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例1 图22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 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考 (1)~(3)题。 点 互•
动 探 究
• ③ •
①
② 图22
返回目录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2 9、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0、等高线地形图计算 11、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2、地形剖面图:绘制、判读、应用
h J
I
对应演练 2(2013 四川文综,7~8)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
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 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 1)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 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 2)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 米 B.178 米 C.220 米 D.255 米
H J
I
H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放射状水系
向心状水系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冲积扇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阳坡与阴坡植被状况比较,哪个更茂密?
如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阴坡茂盛。如果在湿润半湿 润地区,阳坡茂盛。 思路:只要考植物的题抓住两点。阳光、降水。其实 考植物就是考气候。 原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阴坡虽然降水稍微少一点, 但他不直接接受阳光照射,蒸发量小,这样保存的水 分就多,植物就茂盛。 在湿润地区,阴坡阳坡对于植物来说水量几乎一样, 但光照就不一样了,阳坡光照丰富,所以阳坡植被茂 盛。
(3)估算陡崖的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 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 注:n 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 最高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