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资质认定和名录建立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编制依据和参考文件
4.定义
5.程序文本责任
6.程序执行职责
7.程序框图
8.程序叙述
8.1评审对象确定
8.2考察
8.3评定
8.4名录建立和更改
1.目的
本程序叙述合格供应商的认定及其名录的建立。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SMP)的资材采购活动。
3.编制依据和参考文件
3.1
4.定义
4.1合格供应商
通过本公司的评审,认定具有向本公司提供优质资材(含原材料和外协加工品)或工程分包能力和恪守信誉的商业团体。
4.2 A类资材
特种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外协加工品和分包的工程。
4.3 B类资材
按照国内、国际标准生产的产品或工程用的永久性(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和对产品和工程的制造、施工或测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或临时)性资材。
4.4 C类物资
A类、B类以外的物资。
5.程序文本责任
本程序由公司(SMP)资材部负责编制、解释和修改。
6.程序执行职责
本程序由公司(SMP)资材部归口,技术科、质量安全科和生产部协同执行。
7.程序框图
8.程序叙述
8.1评审对象确定
8.1.1 A类资材、B类资材供应商和工程(钢结构制作和保温、保冷)分包商需要
经过评审认定。
8.1.2评审对象的确定
8.1.2.1由资材部通过网络、函调和其他渠道选定。
数量为五家。
8.1.2.2由业主指定的供应商。
8.2考察
8.2.1考察人选
考察人员主要由资材科会同质量安全科出任,根据资材的技术含量和重要程度,可由资材科请技术科、生产部的相关工程师作技术支持。
8.2.2考察内容
考察内容以下:
8.2.2.1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金;
8.2.2.2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8.2.2.3企业形象;
8.2.2.4产品的生产或非标准产品的加工制造或工程分包的能力;
8.2.2.5产品质量;
8.2.2.6企业业绩;
8.2.2.7企业信誉。
8.3评定
8.3.1评定项目
与评定内容同。
8.3.2评分标准和分数算出
8.3.2.1各个评定项目的评分权重标准见附件1《潜在供应商评分表》。
8.3.2.2由各参与考察的工程师“背靠背”逐项评分,然后逐项取平均值,再逐项
相加,算出各考察对象所得总分填入附件1《潜在供应商评分表》。
8.3.3对于业主推荐的供应商,经考察发现的不符合项,由销售代表向业主说明,
如果这些不符合项,足致其成为不合格供应商时,销售代表应会同资材工程师力劝业主放弃,所有说明均需作出有双方签字的会议纪要,明确责任。
8.3.4评审确定供应商、分包商
将考察对象依得分多寡依次排列,总分前三名者为合格供应商或分包商,后两名为候补供应商或分包商。
8.4名录建立和变更
8.4.1名录建立
按材料、外协加工产品和需外包的工程项目分类(具体分类见附件2),建立名录,见附件3名录实例之一。
8.4.2名录变更
8.4.2.1合格供应商的资格取消
若发现供应商或分包商有下列不良记录之一者,取消其合格供应商或合格分包商资格(是否分情节的严重程度,怎样分,请讨论),由候补供应商按次取代:A.企业资质不实;
B.提供不合格产品;
C.拒绝制造或施工过程检查;
D.不履行合同。
8.4.2.2择时考察和补充新的候补(或合格)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