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第1篇】2017年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2017年护理部将结合医院十三五规划,加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续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增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一、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持续质量改进(一)继续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职责,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完善护理质控组织,加强质量管理1、固定护理质量质控小组:结合山东省护理质量标准,成立护理质量督导小组:病区管理、临床护理服务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管理、消毒隔离管理。
2、成立专科质控小组:压疮、跌倒、坠床管理小组,危重患者管理小组,护理培训及带教管理小组。
3、护理部每月对重点科室ICU、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透析室、产房、输液室、门诊手术室、体检科进行检查;注重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督导;对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重点追踪护士长质量检查反馈后落实情况。
(三)转变护士长管理理念,通过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使管理者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指引,通过制度、标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同质性,减少护理失误。
1、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修订本科各班次职责及工作流程,职责及流程紧密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便于指导科内护理人员工作。
2、护士长经常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核心制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培训,让科内人员工作有章可循,倡导“让标准成为习惯”的工作理念。
3、加强护士长夜查房管理,严格执行护士长夜班督导查房制度。
4、评选“优秀护理单元”,每季度评选一次。
5、评选优秀护士长,于“5.12”护士节给予表彰。
(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1、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重点为跌倒、坠床评估、压疮评估、入院评估、整体护理评估单、疼痛评估。
2、加强危重、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管理,加强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管理,由专科小组随时检查。
3、定期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
4、加强标本采集工作管理,提高标本采集正确率,降低防凝标本凝集率。
二、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护理服务细节,打造“感动服务”护理品牌1、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在全院推广集体宣教和个性化宣教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外科示教室和病房电视,采用幻灯、视频、现场示教、陪人会护士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2、强化人文关怀,倾力打造特色专科品牌,努力实现“一科一特色,一科一品牌”。
3、加强疼痛管理,规范疼痛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为把品牌意识融入到每一位护士的护理理念、护理形象、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的全过程中,护理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品牌氛围,在全院组织开展“爱心天使”评选活动,组织“感动服务,从我做起”演讲比赛。
5、加强科室二次分配方案执行情况督导,杜绝平均分配现象。
绩效分配综合考核护理工作量、职称、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护理难易度五个因素;绩效分配向责任护士、夜班护士倾斜,调动护士积极性,保障责任制整体护理有效落实。
6、继续加强满意度调查,科室护士长对每位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总结分析,对出现问题认真整改。
护理部随时抽查科室调查情况。
护理部每月进行住院及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将科室满意度进行排名,在医院质量月报上公布,并追踪反馈科室改进落实情况。
三、打造学习型团队,提升护理服务内涵(一)加强理论知识培训1、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结合科室专业技术发展,修订本科室护理常规,护理常规齐全,涵盖本科所有病种,并加强护理常规培训。
2、护士长结合本科专业制订理论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活动。
3、院内培训每月一次,由护士长为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公共知识讲座,内容根据临床实际存在问题和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制定。
护理人员受训率与科室绩效挂钩。
4、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院内护理查房及一例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专业相近科室护士长参与。
5、对N0、N1级护理人员每季度组织一次理论考核,对N2级护理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理论考核,对N3级护理人员及护士长每一年组织一次理论考核,考核合格率及排名与护士长考核挂钩。
6、为加强科室专科知识学习,拟组织一次“患者病情观察案例汇报”大赛、一次护理知识抢答赛。
(二)加强操作培训1、示教室设专人管理,针对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每月培训一项操作。
每月上旬培训,中下旬考核,按护理部培训计划,相应层级人员人人过关。
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进行二次培训,并参加补考,以达到培训的目的,保证培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际应用能力。
2、对N0、N1级护理人员每月培训结束后均进行操作考核,N2级护理人员每半年一次,N3级护理人员及护士长操作考核每年一次,由院级示教员与护理部负责考核。
3、为提高全院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在3—4月份组织一次“静脉穿刺能手”竞赛活动。
(三)专科护士培训结合省护理学会培训安排,选派护士参加全省专科护士学习培训,培养专家型护理人才;选派特殊科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其中包括透析室、急诊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等四个科室12名护士;普通科室选派护理骨干去上级医院学习,更新护理知识及护理理念。
(四)加强护理应急演练培训加强全院护理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学习,要求熟练掌握各项流程,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培训,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应急演练考核,每次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年终平均成绩计入护士长考评。
(五)岗前培训制定岗前培训计划,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心理素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时间为两周,经考核合格后再进入科室工作。
(六)建立规范的护士技术档案,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核、被表扬或投诉、所获荣誉均计入档案。
四、加强护理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一)、结合临床管理出现问题,请上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组织护士长参加院外各级护理管理学习班,护士长外出培训率达100%。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科室人员培训情况、科室护理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等与护士长考评挂钩。
(三)、促进护士长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定期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借鉴管理经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四)、加强护士长成本管理意识1、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做好日常保养维修工作,提高仪器使用率,减少仪器成本支出。
2、加强耗材管理,进一步降低耗占比。
3、加强护理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做好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及患者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尽早出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五、教学及科研工作(一)加强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能力。
每周一次(周三)全体护理实习同学讲座,每年两次理论考试,定期征求实习同学对科室带教效果评价,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做好优秀实习生及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
(二)鼓励护理人员积极进行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加快护理学科建设,提高护理水平。
六、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拟组织护理专家走进社区,普及“心肺复苏”抢救操作,组织专科护士进社区进行糖尿病宣教,孕产妇知识宣教,满足群众需要。
【第2篇】2017年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院长的领导下,遵循和落实院长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安全为目标,预防为主,强调过程管理和质量责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优质护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目标●健全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等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使护理服务更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创优质护理效益。
三、工作指标:1、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平均分≥85分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3、基础护理合格率≥904、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5、五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0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8、年考核合格率≥959、整体护理开展病房数10010、每年完成本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2项11、护理人员培训率达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12、每年在地(市)以上学术会议或刊物上交流,发表论文≥2篇13、年褥疮发生次数014、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15、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17、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617、年工作计划完成率达≥90四、工作措施(一)人员管理1、在护理人员配置上,力争保持实际住院床位与病房护士比达到1:0.4,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其它特殊情况按实际工作量尽可能在院内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要避免造成护理资源的浪费。
2、努力争取逐步做到分层次使用护士:①力争得到院领导的支持,护士尽可能减少承担非护理工作,如,记账、配口服药等;②生活护理(帮助进食、翻身、护送病人检查)主要由助理护士完成,注册护士应做好指导工作;③主管护师、护师在完成本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承担质控、带教、讲课、制订护理计划、科研等工作;④另外还应注意把病人满意的护理骨干力量用到临床第一线,有什么样的质量上什么样的岗,如,静脉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可以考虑安排治疗班,以保障护理服务的“优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考评,护理部、各科室同时做好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4、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尊重和激励护理人员,如,建立护理部主任与护理人员谈话制度,对每一个长休(1个月以上)护士(产、病、事、休)上班前、对发生差错、被投诉的护士,护理部与其本人沟通,要了解护士,调整心理,减轻压力,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5、做好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要求护士长以表格的形式反映日常主要工作情况。
(二)质量管理(1)不断完善制度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修订护理人员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护理文件的书写,供应室、手术室、门诊以及口腔科护理质量等。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
抓好三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
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落实护士长夜查房、节假日、周日查房制度。
(4)质控问题讨论分析、总结反馈各级质控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当班护士和护士长反馈,护士长每周小结一次,在科室周会上通报;护理部每月质控小结评分一次,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并通过护理简讯通报全院。
护士对存在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100。
(6)要求护理措施完成率达90以上,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7)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