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领导科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领导科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社会生活深受五千年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

领导科学在中国产生以来,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又以儒家、道家、法家的影响最为深远。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论述分析其对现在领导科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导科学儒家道家法家
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带给了中国丰富的领导思想与领导艺术。

历史上就曾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段伟大的历史不仅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科学,依旧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慢慢的有三种思想脱颖而出,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现实下造就了辉煌的业绩,给我们留下珍贵的宝藏。

现在领导科学应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让我们分别陈述分析。

一、儒家的领导思想以及在现代领导科学中的运用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到底给了我们哪些经验和启示呢?那就要从其核心思想讲起。

儒家讲究以德服人,认为应顺应人的本性,立足于从积极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进而获取民心的支持。

他们主张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把人当人看,
然后,进行道德教育,使之自觉地弃恶从善,归属领导。

如果为领导者自己身正,其所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正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勿从。

”领导者自己“身正”,其人格影响力达及于其下级和员工中去,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范,不需要命令他们去做什么才去做什么;可以说,儒家已经将非强制性影响力的理论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

因此,管理者必须是“为人师表者”。

领导者、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对民众、被管理者起表率的作用。

孔子从人本出发,提出了管理者、治人者道德人格的企盼和规定。

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以身作则等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位置。

我们不仅要吸取古人在领导上的艺术及成就,还要结合当代现实和我们的社会特点,进一步将儒家思想中有利于企业成功的因素挖掘出来为我所用,促进现在领导科学的发展。

二、法家思想对现代领导科学影响及运用
法家的思想体现在“势”、“法”、“术”这三个字上。

讲求因势利导,注重规则的建立,重视手段过程。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赏罚公正,则疏远卑贱者不敢懈怠,亲近昵爱者也不敢骄横了。

法家思想主张以力服人。

领导者必须采取强制的办法,逼迫民众为自已效力。

法家的一整套治国大略,核心一条就是以强大的法律制度,以赏庆和刑罚的两手,强迫民众为我所用。

商鞅说:“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

韩非研究了历史进化规律,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竞于智慧,当今争于力气”。

主张“不养仁
爱之心,但增威严之势。

”法家研究了众多的权术,目的就是牢牢保住大权不会旁落。

应该说,从整个领导智慧发展上看,法家对强制性影响力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是最为系统和深刻的。

在现代领导科学中,我们讲求规则制度,注重趋势管理,同样也应当重视过程和手段。

这些无不体现着法家思想的光芒。

三、道家思想及其运用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 其
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领导者, 是能够创造环境, 提供帮助并不须行使权力的人;第二类领导者是让下属亲近并
赞誉的人;第三类领导者是让下属畏惧的人:最差的领导者是让下属
牵着鼻子推动工作的人。

在领导实践中, 坚持不违背人的天性的思想。

在领导实践中, 坚持赢取人心的思想。

人心所向, 既是实施成功领导的结果,又是实施正确领导行为的手段。

赢取人心是一个成功领导者
实施正确领导行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领导实践中, 坚持借力的思想。

领导行为实施的基本使命在于依靠并借助被领导者的力量, 实现既定的总体工作目标。

尤其在现代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分工的细密、组织运行速度加快, 管理内容的丰富, 给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带来更高的要求。

因而造成了即便是杰出的领导者也难以单独完成全部领导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现象。

那么
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创造力, 形成不同领导层次和管理系统的借
力优势, 增强被领导者的参与意识,可为最终实现领导行为的目标提
供保证。

在领导实践中, 坚持人力发展的思想。

如前所述, 一个有效的领导过程的完成,是靠不同层次的被领导者的集体力量完成的。

被领导者的素质、知识、能力、人品就成为影响领导行为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

领导者的注意力应放在培养被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而不是放在对每件事的具体指导方面。

前者要求被领导者在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后, 有创意地主动地实现领导意图; 后者则要求被领导者在繁杂的具体事务中, 被动地接受领导者的指导, 机械地局限地完成工作任务。

综上所述, 老子《道德经》中关于领导者( 统治者) 一段话里所蕴涵的哲理性思想, 对于我们的领导工作实践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

促进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对当前我国经济的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试论先秦儒法的德力争论与领导影响力》
2.《‘无为’与‘有为’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启示》
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