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企业文化、大庆精神主要理念及工作经验总结【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重要骨干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化工生产、生产保障、矿区服务、多种经营等业务,共有下属二级单位52个。
现有油、水井71300多口,计量间3100多座,各类大型站、库1300多座,埋地管线60000多公里。
用工总量321304人,还负责管理离退休人员67639人,退养家属36826人。
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
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52个油气田组成,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
勘探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全境、内蒙古海拉尔、吉林延吉、珲春等15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49年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向国家上缴各种资金1.7万亿元,自主创新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技术系列,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原油产量、上缴利税、油田采收率“三个第一”。
同时,大庆钻探形成了年钻井6000口,二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10000千米,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5000平方千米,测井19000井次,录井1000口,固井7500口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外叫响了大庆钻探品牌。
大庆建设形成了独立承担工程总承包的能力,连续三年入选“ENR中国承包商60强”。
油田装备和化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三抽设备、潜油电泵、射孔器材“三大产品”的产销量全国领先,并打造了力神、庆矛、铁人等国际知名品牌。
特别是培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作风,建设了一支铁人式的员工队伍。
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工业大奖”。
几十年来,大庆油田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不仅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辉煌,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石油战线老一辈领导人和广大石油职工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是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庆精神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孕育产生。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国家迫切需要石油。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财力、物力的严重匮乏,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职工没有被吓倒,通过认真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坚定了攻克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
面对缺乏开发和管理大油田的经验,广大职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形成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优良作风。
当时开发大庆油田,国家资金有限。
大庆石油职工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上提出“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并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苦战三年拿下了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油帽子。
大庆精神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会战时期,大庆人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创造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六个传家宝”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时期,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形成了新时期铁人精神。
进入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进一步丰富了市场观念、竞争意识、诚信品质、和谐共赢等文化要素,使大庆精神始终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
广大干部员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将其体现到四个方面,即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
大庆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亲手树起了大庆红旗。
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大庆时,作出了“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油田”的重要指示。
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时,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1996年,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大庆油田负责同志时指出:“大庆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原油资源,而且还在于为国家造就了一支英雄的工人阶级队伍,培养输送了一批领导骨干和科技骨干;不仅在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在别人卡我们脖子、国家十分困难的时候,用石油支撑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并殷切希望大庆油田要“珍惜大庆光荣史,再创大庆新辉煌”。
【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是:“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一精神是铁人王进喜自身的品格与许许多多石油战线先进人物精神境界的融合。
2003年8月1日,温家宝同志在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视察时指示:要把铁人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保持下去。
2008年7月22日,李长春同志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更要发扬光大,应该彪炳史册。
【大庆石油会战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领导干部会议明确提出了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七个优良传统和作风,即①通过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油田开发建设问题的“两论”起家基本功。
②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过硬作风。
③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的“五条要求”行为规范。
④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的“三个面向、五到现场”领导机关工作作风。
⑤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的“三基”工作基本经验。
⑥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的岗位责任制生产管理制度。
⑦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的思想政治工作“两抓”基本方法。
【“两论”起家】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的建设“是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两论’起家,就是通过大学《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大庆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在石油会战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将“两论”作为指导油田开发建设的思想武器、理论指南。
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于1960年4月10日作出的《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中指出:“在会战中,把别人的经验都学到手,但又不迷信别人的经验,不迷信书本,我们要勇于实践,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风格,创出自己的经验。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要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武器,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包括正确认识油田规律,使我们的实践具有更大的自觉性。
”“部机关党委决定立即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并号召非党职工都来学习这两个文件,用这两个文件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组织我们大会战的全部工作。
”“掌握武器,勇于实践,认识油田规律,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根据这一决定精神,广大会战职工认真学习“两论”,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努力清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逐步地认识到大庆油田的具体实际和油田开发建设的规律,比较好地解决了会战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两分法”前进】1964年初提出的“两分法”是大庆人进取精神的基本体现。
其主要内容是: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要用“两分法”。
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一分为二,只看成绩,只看好的一面,思想上骄傲自满,成绩就会变成包袱,大好形势也会向反面转化。
②对待干劲也要用“两分法”。
干劲一来,引导不好,就会只图速度,不顾质量,结果好心肠出不来好效果,反而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③领导要及时提出新的、鲜明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高标准,引导职工始终向前看。
④以“两分法”为武器,坚持抓好工作总结。
走上步看下步,走一步总结一步,步步有提高,方向始终明确。
由于从1959年9月到1960年底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探明了油田的面积,大体上算出了储量,到1963年,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吨生产能力,累计生产1000多万吨原油,财政上缴累计10亿多元。
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国务院表扬了大庆后,广大职工憋足一股劲,一心要搞大名堂,一股劲地要猛打猛冲;有些领导干部头脑也发热了,看成绩多,看缺点少,看有利条件多,看不利条件少,盲目地率领群众打冲锋,生产质量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