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电式多点触控明年将迎来转折点

压电式多点触控明年将迎来转折点

压电式多点触控明年将迎来转折点【导读】:压电式触摸屏,它的工作原理类似TFT,制造工艺部分像电容式触摸屏,物理结构像电阻式触摸屏,是三种成熟技术的揉和,同时,集合并增强了电容屏和电阻屏的优点,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压电式触摸技术是通过类似LCD扫描的方式,来获取触点信号。

由于其扫描频率最高达200Hz北京时间08月10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在2009年的移动手持显示技术大会上,STRONIX(矽创)创新性地提出了压电式多点触控技术,引起了现场嘉宾的高度关注。

时隔一年,在2010年的移动手持显示技术大会上,笔者在苏州安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浙科技”)的展台上看到了数款压电式触摸屏的展示,在这些展示的压电式多点触控平台上,可以模拟烟花绽放的情景,可以手写毛笔字,可以绘画,还可以根据手指用力的情况写出粗细不一的文字。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压电式触摸屏的市场应用状况到底怎样?发展前景如何?近日,苏州安浙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谢平先生接受了华强电子网记者的采访,就压电式多点触控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

所谓压电式多点触控在前不久举行的移动手持显示技术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安浙科技和瑞阳光电展示的几款压电式多点触摸屏,您能否简单介绍下什么是压电式多点触控?谢平:压电式触摸屏,它的工作原理类似TFT,制造工艺部分像电容式触摸屏,物理结构像电阻式触摸屏,是三种成熟技术的揉和,同时,集合并增强了电容屏和电阻屏的优点,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压电式触摸技术是通过类似LCD扫描的方式,来获取触点信号。

由于其扫描频率最高达200Hz,可以实时快速的获取侦测多个触控点位置,再通过其专用的MCU、DSP来准确计算出坐标,给出信号。

(什么是MCU?MCU(Micro Controller Unit)中文名称为多点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什么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

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而且其实时运行速度可达每秒钟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

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

跟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相比,压电式多点触摸屏有什么特点?它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谢平:与电容式相比,压电式多点触控技术有7大特点:1)它有压力感应、压力侦测。

这是最奇特的,也是有别于其他触控技术最本质的特性。

在压电式触摸屏上,你可以写毛笔字、绘画,涂鸦、弹钢琴,有手机厂家正在导入这个技术。

2)图片可以任意比例放大缩小。

电容式触摸屏,还做不到,需依靠软件来实现。

3)图片可以任意角度的旋转定位。

电容式暂时只能90度或180度旋转。

4)十指多点,真正的多点。

其实几十点压电式也可以实现,但没有必要,十点就够了。

电容式暂只能做到两点触摸,电阻屏则是假四线多点。

5)触控精度和分辨率高,有普通电阻屏的手写和笔写识别。

电容屏靠电荷感应,汉字手写输入不是特别方便,因为手指的宽度决定了它必须留出一定的空白面积。

6)触感轻,它的触感介于电容屏和普通电阻屏之间。

7)抗干扰性能好,不受水滴、水雾、油污的干扰。

在电容式多点触控技术下,面板必须保持干净,任何污渍、甚至雾气所带来的静电都可能导致误操作。

应用方面,我们现在主推MID、平板电脑、、学习机、显示器等领域。

手机一般是3.5寸以下,用多点不合算,性价比不高,适合用压电式触摸屏的尺寸我们定位在 4.3寸-10.1寸。

我认为压电式触控技术可能会让学习机市场重新洗牌,带动产业变革。

因其具有绘画、涂鸦的功能。

我们有一个研发团队专门来开发应用程序,仅绘画类软件,我们就有多款,把它用在学习机、MID上,老中青、小朋友都会很喜欢。

压电式触控技术可能还会把MID这个市场激活,因为MID市场比较尴尬,上网不如笔记本电脑方便,打电话又不像手机那么小巧,那干什么呢?娱乐,而这刚好是压电式可以提供的——写毛笔字、绘画、弹钢琴、互动游戏等等。

电容式最大的应用领域是手机,苹果的iPhone率先应用起来,有个示范效应,用在MID 上成本比较高,而且电容屏做中大尺寸很困难,良率不高,成本高。

这也是为什么大陆、台湾真正能做电容屏的很少——号称能做的可能很多,但真正能出货的只有几家。

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三种触控各自为阵目前,压电式触摸屏的成本如何?相较于电阻式、电容式触摸屏,三者的性价比如何?市场份额各占多少比例?在应用层面上是否会相冲突?谢平:压电式触摸屏的价格,我们的策略定位是比高档的电容屏低20%-30%。

每种产品都会有它自身的生存空间,不可能说电容屏出来后,就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该是它的是它的,不该是它的一定不是它的,压电式也一样。

几种技术都将占据各自的市场,都不会垄断整个触摸屏市场。

目前电阻屏、电容屏和压电式触摸屏谈不上冲突,还没到冲突的阶段。

目前,一般的功能手机还是用电阻屏,另外能量产的电容屏厂商还很少,采用电容屏的多是定位高端的手机,而压电式触摸屏定位的主要应用领域并不是手机市场,三者各自为阵,还谈不上冲突。

手机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为什么没有把这个市场纳入压电式触摸屏的主要应用领域呢?谢平:压电式用在手机上有局限,手机的空间有限,应用在手机上必须要有创新的结构设计。

我们把压电式触摸屏定位在4..3-10.1寸尺寸上,小尺寸、大尺寸性价比暂没有优势。

手机这块我们主要跟国际大厂来合作,并且已经有国际大厂开始在导入这方面的设计了。

压电式触摸屏广泛应用应用软件是关键据悉,压电式触控2005年就开始商用了,而且它兼有电容和电阻式触控的所有优点,但至今并没有看到它大面积的投入使用,研发生产压电式触摸屏的厂家也不多,是生产工艺上存在着瓶颈吗?谢平:纠正一下,实际上是2008年开始宣传压电式触控,真正商用是在今年年初。

压电式虽然兼容了电容屏电阻屏所有的优点,但它又有电阻屏的缺点,表面容易刮伤。

另外压电式触摸屏用在手机上,结构不好处理。

第三,它的应用软件还不是特别多。

这几个原因影响了市场的推广,毕竟MID、平板电脑的产量并不是很大,而且比较分散。

目前,市面上采用压电式触摸屏的产品似乎并不多?谢平:原因在于支持压电式触摸屏的应用软件还不多。

Windows 7 可以支持多点,装有Win7 OS的平板电脑已经有许多压电式TP终端机器问世。

显示器或子显示器上加载压电式触摸屏,也有欧美及日本厂商开始导入;有趣的是,有国际品牌厂商正在智能冰箱上导入应用。

在MID上,目前有几个操作系统,我们主推Android系统,因为Android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应用软件会较多。

我们的市场拓展策略是:稳妥、渐进、行业突破、良好的性价比。

1)跟英特尔和微软进行战略结盟,紧密合作;2)推Android操作系统,跟主流的芯片厂商搭配,比如:瑞芯微、君正、Telechip、Amlogic;3)自己开发应用软件,不求多,只求精,开发出杀手级的应用软件,抛砖引玉。

目前,我们已经有几款经典的基于压电式触摸屏的应用软件,比如涂鸦、手写毛笔字、砂画、弹琴、3D图旋转展示。

我相信基于开放的Android系统,很多软件公司会跟进,也许一年以后,应用于压电式触摸屏的应用软件就很多了,可能上百款甚至上千款。

我认为这个市场推广最终会取决于应用,杀手级应用软件越多,市场越大。

消费者要买终端产品,不会去管这个产品用的是什么触控屏,而是会说这个应用很好,我一定要买这个产品。

最终决定这个产品好不好用,受不受欢迎,关键在于它的应用软件是不是很震撼。

我个人认为,明年的Q1、Q2阶段会有大批量应用压电式触摸屏的产品面世。

现在除了安浙科技,有没有其它厂商在做压电式触摸屏?谢平:目前安浙科技暂时是扛压电式触摸屏大旗的独家企业,不像电容屏还有苹果造势,我们要投入很多精力、费用,但我们有信心做强做大。

当然,我们希望将来其它企业也能涉足压电式触摸屏,共同做大这个市场。

压电式触摸屏的IC厂商,目前是不是只有STRONIX一家?谢平:在大中华区域,压电式触控IC暂时只有STRONIX一家,其他厂家暂不敢贸然动作,因为市场就那么大,一家做足够了,而且还涉及到专利门槛。

在压电式这块,我们和STRONIX是策略性合作伙伴。

有人说进入触摸屏产业的技术与资金门槛并不高,您认为是这样吗?谢平:普通电阻屏300~500万就可以办厂,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能做最低档的触屏,品质及测试没有保障。

如果进入压电式触摸屏领域,则门槛较高。

压电式触控技术比电容式触控技术还要复杂,不单是设备、资金问题,还有人才的问题,部分工艺和制造技术有瓶颈。

目前暂只有安浙公司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及制造技术瓶颈。

压电式触摸屏将在2011年逐步起量目前,大家都比较看好电容式触摸屏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出货量的增长,不少人表示未来电容式触摸屏将取代电阻式触摸屏成为市场主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这样,那压电式多点触摸屏是否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谢平:压电式、电容式、电阻式从目前来看三种触摸屏并不存在冲突,至少一两年内是这样,谁也取代不了谁。

目前,电阻屏是主流,电容屏和压电式触摸屏都有独立的应用市场,有自己分配的市场空间和存在价值。

电容屏是绝对不会取代电阻屏,电阻屏3年之内依然是主流,因为电阻屏成本最低,能用电阻屏的依然会用电阻屏,而且很多厂商并不需要多点触摸功能。

电容目前主要还是用在手机上,能够量产的厂商还很少,大多都还处于出样品阶段,中大尺寸的制造工艺难度比较大,对软件调试、平台要求比较高,抗干扰性较差,良率不高,这几个因素影响了它的市场推广。

您认为后期压电式会超过电容式的市占份额吗?您是如何看待压电式多点触摸屏的发展前景的?谢平:压电式不会超过电容式的市占份额。

前面有提到过,压电式用在手机上比较困难,因为压电式自带控制IC,表面是薄膜(电容表面是玻璃,IC可隐藏在玻璃下),应用在手机上有局限,它的结构不太适合当前主流的手机结构,而手机的出货量又是最大的。

压电式触摸屏的市场机会在 4.3-10.1寸左右,如MID、平板电脑,虽然平板电脑炒得很热,但出货量并不大。

目前电阻屏是主导,电容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在逐步提高,压电式触摸屏会在不同的行业中应用,比如MID、平板电脑、一体化机器以及学习机、显示器等,现在正处于导入阶段,2011年的Q1、Q2,不同行业的应用会逐步起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