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1-27 10:29:24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磷循环是双向循环
•
B. 典型沉积型循环 •
C. 持续性受威胁 •
D. 生物小循环为主
得分: 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
•
A. 循环
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以下关于磷循环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沉积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循环缓慢,不受干扰,成为”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
C.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小
•
D.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小
得分: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
A. 孙渠
•
B. 蔡旭
•
C. 刘巽浩
•
D. 姜秉权
得分: 5
知识点: 1.1 耕作学及其相关内容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
•
A. CO、CO2、O2
•
B. N2、NO 、N2O
•
C. N2O、CH4、CO2
•
D. CH4、O2、N2O
得分: 5
知识点: 6 养地制度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水稻
•
B. 甜菜
•
C. 冬小麦
•
D. 番茄
得分: 5
知识点: 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
A. 淋失
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
以下哪项不是氮的输出途径()。
•
B. 挥发
•
C. 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
D. 作物吸收
得分: 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
A. O 2 •
B. CO 2
•
C. CO •
D. N 2
得分: 5
知识点: 6 养地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8.
(5分)
•
A. 大麦-水稻-水
稻-→马铃薯/玉米-水稻-→大麦-水稻-水稻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 )。
下列轮作模式属于复种轮作的是( )。
• B. 玉米-玉米→水稻-水稻-→玉米-玉米
•
C. 小麦—→大豆—→玉米—→小麦
•
D. 小麦-水稻-→小麦-水稻—→蚕豆-水稻
得分: 5
知识点: 4.1 轮作倒茬的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9.
(5分)
•
A. 一年三熟
•
B. 两年三熟
•
C. 一年一熟
•
D. 一年两熟
得分: 5
知识点: 2.1 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分)
•
A. 五
•
B. 四
•
C. 三
根据气候资源特点,我国东北地区的熟制是()。
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级。
•
D. 六
得分: 5
知识点: 7.2 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判断
1.
(5分)
•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2.
(5分)
•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中国耕作制度分区的指导思想是作物种类、作物结构、熟制的相对统一性。
集约种植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提高复种多熟程序的种植集约化和提高一季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集约化。
答案正确
解析
3.
(5分)
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水、节肥、增效等多种功能,可以替代的耕作措施。
•
•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4.
(5分)
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
•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5.
(5分)
磷循环是以生物小循环为主的循环。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6.
(5分)
•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7.
(5分)
•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8.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是适应原则、协调原则、经济原则、持久原则。
豆科作物主要是富氮类作物。
(5分)
黄淮海平原丘陵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属于Ⅵ区。
•
•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9.
(5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矛盾越来越严峻,多熟种植已不适用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
•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10.
(5分)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
•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