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小练习:中国雪乡“木刻楞房”(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中国雪乡“木刻楞房”(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中国雪乡“木刻楞房”
(附答案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 200 m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

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

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

(6分)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

(4分)
解析:
(1)图示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疏密变化以及局部变化分析。

7月为北半球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所以等温线分布较为稀疏。

从数值分布看,大体随纬度升高,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由于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在局部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略有弯曲。

(2)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

由图可知,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中,海拔高,温度低;从地形看,位于山地东侧,为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

降雪时间长主要与气温低有关,除了纬度及地形的影响外,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导致其气温低,也是导致降雪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3)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

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有利于防寒保暖。

从材料看,位于山脉中,是我国著名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答案:
(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所以分布稀疏;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所以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中,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带来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木材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