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土钉墙.
图1 有详细记载的第一个土钉工程 (Bouygues,法国,1972)
施工时的每步挖深为1.4m,放置 土钉的钻孔直径为100mm,其水平和 竖向间距均为0.7m,钻孔的向下倾角 为20º ,在钻孔前先用钢筋网挡住坡面, 在每一钻孔中放入二根直径为10mm的 钢筋后注浆,共用了25000多根钢筋。 土钉的长度为上部4m,下部6m,面部 的喷混凝土厚50~ 80mm。
(3)土钉的设置方向与土体可能发生的主拉应 力方向大体一致,通常接近水平并向下呈 不大的倾角。 (4)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粘性 土、粉土、杂填土及非松散砂土和卵石土 等。不适用于淤泥质土、饱和软土等,对 于这类土应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
土钉的主要特点是: 1)边开挖、边支护,流水作业,不占独立工 期,施工快捷,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2)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所需场地小, 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小; 3)除放坡开挖外,是所有支护中最为经济的 一种支护方式。
(2)德国的KarlBauer(1975)与
Karlsruh6大学的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从 1975年起开始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耗资 230万美元,共进行了七个大型足尺土钉墙 试验与许多模型试验,另外在不同埋设条 件下进行了上百个抗拔试验。
这一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土钉支护工作性能与重力式挡土墙类似; 2)在一般砂、粘土中,土钉长度可为墙高的
•
6.1土钉支护特点和应用范围
• • • • • • • • • • • • •
四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少,施工速度快;工时节约50%~70%; 2施工设备轻便,操作方法相对简单; 3场地土层适用性强; 4结构轻巧,柔性大,延展性好; 5施工所需的场地较小,能贴近以有建筑物进行施工; 6安全可靠;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信息化施工; 7经济;(节约1/3~1/2)。 比锚杆节约10~30%;比灌注桩支护节约1/3~2/3; (二)缺点: 1需有土钉施工空间;浅层市政设施和地下构筑物容易影响土钉施工。 2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丰富的松散砂土、流塑及软塑粘性土、)需结合其他 加固方法施工; • 3永久性支护需考虑腐蚀问题;(锚杆定时炸弹) • 4给别人基础施工带来不便。
0.5一0.8倍;
3)钉距应小于1.5m; 4)面层压力可假定均布,大小约为库仑主动
土压力的0.4一0.7倍,地表加载下的土钉轴 力与界面剪力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地表加载下的土钉轴力与界面)法国执行了一项名为Clouterre(1986)
的四年研究计划,由政府及私人企业联合 资助.投资约400万美元,有21个单位参与, 包括施工承包商、政府研究机构和高等院 校。这项研究包括三个大型土钉墙试验, 在国家建筑与公共工程试验中心内进行, 并对六个现场工程详细量测,在研究基础 上提出了设计施工建议。
2、国内外发展历史
(1)有详细记载的第一个土钉工程是法国承
包商 Bouygues(1972)在凡尔赛附近拓宽 一处铁路路基的边坡工程中最早使用土钉 支护技术,如图1所示。 开挖的边坡坡度为70º ,长965m,最大 坡高21.6m。现场土体为粘性砂土,摩擦角 30~40º ,粘结力f=20kPa。
这一试验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土钉中的拉力沿其长度变化,最大拉力位置不在 端部面层处,而是离开面层一定距离。土钉靠近 面层的端部拉力与钉中最大拉力的比值随着往下 开挖而降低。
2)土钉在使用阶段主要受拉,土体发生变形后在土 钉中首先出现的是拉力,只到临近破坏时,土钉 的抗弯刚度才起作用,使土钉同时受到弯剪; 3)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能够估计土钉支护破坏时的 承载能力。 4)施工过程中的每步开挖深度对于支护的稳定至为 重要。
(4)在我国,山西太原煤矿设计院王步云
(1980)较早对土钉支护边坡进行分析和 试验,用于山西柳湾煤矿的边坡支护工程。 这一边坡的挖深为10.2m,坡角80º ,总长 近40m。土体为粉质黄土,采用长9m的注 浆钉.孔径120~200mm,土钉钢筋直径 25mm,倾角15º ,面层喷射混凝土厚18cm。 这是有记载的国内应用土钉工程的首例。
土钉墙
王立峰
目 录
一、土钉墙概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土钉的基本性状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四、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研究成果 五、可行性分析 六、进度安排
一、土钉墙概述
1、概述
(1)土钉就是置入于现场原位土体中以较密间距排列 的细长杆件,如钢筋或钢管等,通常还外裹水泥 砂浆或水泥净浆浆体。 (2)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以群体起作用,与周围 土体形成一个组合体,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 通过与土体接触界面上的粘结力或摩擦力,使 土钉被动受拉,并主要通过受拉工作给土体以约 束加固或使其稳定。
第6章 土钉支护 6.1土钉支护特点和应用范围
• • • • • • • •
一工作原理与特点:摩擦加筋机理、类重力式挡土墙激励、准粘聚力机理 工作原理: 1骨架约束作用 2分担作用 3应力传递和扩散作用 4坡面变形约束作用 特点: 1)土钉密集设置于边壁土体中,通长黏接,起到加固约束土体的作用,提高 了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和粘聚力。 • 2)土钉不施加预应力,只在被动变形时才受力; • 3)内力分布为非线性,面层受力不是最大。
破裂面
摩擦加筋机理 加筋后 φ 类重力式挡土墙机理 C’ C 准粘聚力机理 φ
加筋前
6.1土钉支护特点和应用范围
• • • • • • • • •
• • • •
二构造特点: 1倾角较小,一般水平或近于水平; 2通长注浆; 3不施加或施加较小的预应力; 4土钉比较密集; 5配有面层。 三设计及构造规定: 1墙面坡度有条件时一般不宜大于1:0.1(84度左右); 2土钉和面层必须有效连接,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必须 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结; 3土钉长度一般土质下为基坑深度的0.5~1.2倍,倾角5~20度;软土中可达2 倍左右; 4钢筋可用HRB335、HRB400级钢筋,直径16~32mm,钻孔直径70~120mm 左右; 5注浆材料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6面层内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6~10mm,间距150~300mm;喷射混凝土等 级不低于C20;面层厚度不低于80mm。钢筋搭接长度大于300mm。 7地下水位高于坑底需降水或截水;坡顶和坡脚设置排水措施,坡面可根据具 体情况设置泄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