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文采训练之二——巧用“三比”铸华章所谓“三比之法”,即排比、比喻、对比的综合运用。
例如:(1)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
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
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
(《绿的乐章》)(2)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舟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决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4)绿,是夏日树阴下的那潭清泉,里面荡漾着几根绿油油的小草。
绿,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引得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
绿,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成为脍炙人口的美文。
(《找寻自己的绿》)(5)蜡烛有心,于是它能垂泪,能给人间注入粼粼的光波;杨柳有心,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百花有心,于是它们能在阳光里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
《蜡烛有心》(6)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7)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
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毛泽东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自信——登山的云梯》)(8)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运用三比之法开头(1)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2)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3)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3.运用三比之法结尾(1)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
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3)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4.运用三比之法述例(1)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
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2)创造的人生也同样是最美的。
只有波涛汹涌的浪花,才能显示出大海磅礴的气势;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只有敢于跋涉,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体会创造的欢欣快乐。
钱三强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领导制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刘庆峰的人生最美丽,国为他身为中科大的研究人员,实现了人机对话,他还梦想创造中国的贝尔实验室;袁隆平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培植出了超级杂交水稻。
他们的人生都是创造的人生,无疑是最美的。
(2000,河南考生《丰富多彩的答案》)(3)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也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息:我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写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静坐在荷花池边欣赏如舞女裙般洁白的荷花;我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漠,感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学里融入自然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可以朝谒曹子建,夜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执玉扇踯躅杏花江南……温柔延康温柔,你体尝过吗?你给予过么?绕梁的紫燕是温柔的,它要用这种美好的东西,来熏陶和哺育幼辈;代烈日暴晒补过的月光是温柔的,它将平和、清凉的银辉洒向大地,轻缓地抚慰被灼伤的记忆;滴嗒滴嗒的台钟是温柔的,它安稳而又体贴地踱着,从不惊扰每个香甜的美梦;少女的心地是温柔的,一个姑娘如若不具备这点,那她还能有多少魅力呢?有的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是温柔的,以后命运将其拨弄得不成样子,温柔随同人生的价值被一起拍卖了;有的人,生来匮泛温柔的细胞,可是几经风雨之后,生命之树的根部却长出了温柔这只蘑菇。
诚然,温柔常与爱恋、仁慈为伍,常跟宽厚、善良作伴。
不过,谁要以为温柔同“软弱无力”有什么瓜葛,那就有失公允了—─春风算得上温柔了吧,它从冻结的河面上走过,坚冰竟出现了裂缝;棉花称得上温柔了吧,蹦得再高的棉球一落到上面,就此弹不起来了;友谊也该是温柔的吧,可它能叫铁骨铮铮的硬汉愧悔不已,潸然泪下。
温柔,何其神奇微妙的东西。
你几乎看不见,听不出,摸不着,但却能感受得到。
它是一种慈祥、热诚、仁厚、道义和爱的结晶体,它坚强有力,它与美丽并存。
[岁寒三友]松那一脸的老态龙钟,沉淀了历史几许,把岁月的长河站成了亘古的沉默;那一身的盘根错节凸现了人世几何,把旷古的沧桑挺成了永恒的不屈。
巍然屹立的松,将厚重的生命剥离成密密的针叶,把生命的力度和密度融入攀天虬枝,在荒原阡陌间作不朽的呐喊。
他像一位隐者,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岩巅的一方瘠土,筛风弄月飘逸出尘。
岩的危峻高举着松的刚健,于是,松便鸟瞰群峦,俯视野花小草,同宇宙共涵纳日月之辉,同自然共吞吐天地之气。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多少风花雪月在弹指间风吹雨打去,多少恩恩怨怨在谈笑间灰飞烟灭,但虚怀若谷的松,淡淡地包容着这千年的喧兀。
黎明的松,沐着暖色的晨曦,扯来一片牛乳般的雾霭,伴石上清泉的叮咚之声,幻化出人间至臻至善的氤氲仙境,当苍茫的夜幕将亮色逐渐收拢,如缎若锦的晚霞依旧眷恋地缠绵着苍黛色的群山时,云蒸霞蔚中的松却庄重了。
它迎来那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古鹤翩然起舞,直下三千尺的飞瀑在旁添作大自然最和谐的琴瑟之奏,在悠悠的晚风中,作别如血的残阳。
凄风吹尽现寒松,蓊郁的松把春的生机嬗递给了四季,将秋的清冷,冬和肃杀抚暖了,抱绿了……竹没有篱菊的勇斗西风,没有莲花的傲视淤泥,只是用疲惫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丝丝地挑绿,然后在云淡风轻中,轻吟低啸一份清高,一份落寞。
曲径通幽处,猗猗瘦竹,怀抱清洌的绿,坐拥一身不羡紫贵红的翠,几声虫唱,几声蝉鸣,把生命的大寂寞升华了,沉醉了清风,沉醉了报幽者。
于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吟颂流芳千古,板桥笔下的绝唱风骚百年。
你截取了生命的一段,从此,牛背上响起牧童暮归的悠扬笛声,成为夕阳下最优美的风情。
也从此,才子佳人对月横笛竖箫,吹出了一段缠绵,一段绯侧。
更有那一曲《化蝶》,吹皱了一湖秋水,吹暗了一轮秋月,吹成了中国三千年来字里行间最凄美的爱情。
残霜竟敢笑竹空,纵是年月逝匆匆,娉婷的竹犹不改枝易叶,把一身傲骨,一腔节气唱响华夏大地。
梅不一定要百花斗妍,才可以把季节的生命点亮;不一定要姹紫嫣红,才可以把荒芜的冷寂温暖。
高洁婷婷的梅,或洁白素净,或红颜淡抹,在山壑幽谷,在驿外断桥边,映霜衔雪,疏花点点。
漫天飞雪,黯淡了多少荒山野郊,满地凝冰,瑟缩了多少俗卉凡花。
却独见那一剪寒梅,根植陇头上,花开汉水滨边,吹香弄影,仪态万千。
仿佛清清越水畔的浣纱女轻拂水云袖,拂却了一冬萧索,拂绿了一城春意。
无须秋菊的多姿,“疏影横斜”陶醉了多少南北文人雅士;无须茉莉的芳馨,“暗香浮动”倾倒了多少古今骚人墨客。
寒梅而秀,铁骨铮铮的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把那份高洁独绽,把那份冷香远溢。
那孤傲,那矜持,那坚贞,那典雅,都化作淡淡的晕,褪尽了俗姿,洗尽了铅华,愧了西子,羞了二乔。
踏雪寻梅,不过是寻一组响彻历史祭坛的旋律,悼梅岭下的史公,哀青门外的放翁。
古琴流泻的《梅花三弄》轻易拨动了历史的深沉,浴梅翩翩莹洁的香魂,在时空中洄响。
写给光明巴特尔歌唱太阳的不一定歌唱月亮,赞美月亮的不一定赞美太阳,但大家都歌颂光明。
人们所以歌颂光明,因为它是穿越黑暗隧道后才现的美景。
黎明是叛逆黑暗的先知,光明是太阳托出的辉煌。
太阳是昼的火把,星星是夜的火花。
太阳对大海的探访,发现了色彩的秘密。
太阳是伟大的缔造者,月亮是成功的创新者。
黎明是黑夜的小品,晚霞是太阳的诗篇。
星星眨着眼睛,听月亮讲与太阳的故事。
昼因透明而不再神秘,夜因神秘而更加美丽。
天上的流星,地上的流萤,它们的光亮虽然短暂而微弱,但都是向黑暗勇敢的示威。
太阳回家了,月亮和星星一齐出来找它。
弯月是消瘦了的回忆,圆月是丰满着的憧憬。
黎明与黑暗决裂后,才投入光明的怀抱。
夜晚选择夜来香献给月亮,白昼选择向日葵献给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