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学校课程教案研究性学习主编:熊晓芳一年级上册泰州市实验小学泰州市实验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地方、学校课程2 (写字与辅读)进度安排表第一周写字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要求: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
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
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请小朋友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2页,看第2、3两页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给练习认真、姿势正确的同学的作业本上打上五角星或盖上大红花。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第二周辅读《三字经》人之初——名俱扬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填好检查表。
一、授课目标1. 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1.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 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 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4. 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四、授课提纲1. 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 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 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
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
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
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
[ 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
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
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2. 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3. 讲解句子,阐释概念: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 ,“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
人性的三种理论孟子“性本善” [ 故事一、邻居与小孩;故事二、5.12 汶川地震时每个人的感受、做法]荀子“性本恶” [ 故事一、婴儿出生到不懂事之前的一系列表现] 孔子“性无善无恶” [ 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
故事一、曹操儿子们的故事]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 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 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苟不教,性乃迁。
“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 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 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 故事二、偷黄瓜的贼] 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 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 故事一、弈秋学棋]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 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 故事二、唐伯虎学画] 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
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
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
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
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
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
[ 故事一、窦燕山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来历]4. 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5. 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
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
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第三周写字横的书写教学要求: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激趣:小朋友们,想想自己也写出这样一手好字啊?练习出一手好字,使人终身受益。
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来教大家学习怎样写好字。
导入过渡: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
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图示: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5、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一”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上”的书写要领。
5、演示“上”的书写过程。
6、用同样的方法教“五”的书写。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横的书写方法,还学习怎样写“上”和“五”,能告诉老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理解故事的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