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2)中进行,而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4)中进行。
(1) 编译过程(2)装入过程(3)修改过程(4)执行过程2、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到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动力是(1);由分页系统发展到分段系统,进而发展到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是(4)和(5)(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3、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区按(1)的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佳适应算法中,需要按照(3)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是(4)的顺序形成空闲链。
(1)空闲区的起始地址递增(2)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减(3)空闲区大小递增(4)空闲区大小递减4、对外存交换区的管理应以(4)为主要目标,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2)为主要目标。
(1)提供系统吞吐量(2)提供存储空间的利用率(3)降低存储费用(4)提供换入换出速度5、虚拟存储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那么,局部性理论的基本含义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一个较短时期,所执行的指令地址和指令操作数地址分别局限于一定区域),局部性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6、一个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5)确定的,其实际容量是由(4)确定的。
(1)计算机字长(2)内存容量(3)硬盘容量(4)内存和硬盘交换区容量之和(5)计算机的地址结构7、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内存分配有两种策略:(3)和(4),(3)的缺点是可能导致频繁地出现缺页中断而造成cpu利用率下降。
(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固定分配(4)可变分配8、请求调页系统中有多种置换算法: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淘汰的算法称为(1);选择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2);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5);选择自某个时刻开始以来,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3);(1) FIFO (2)OPT (3)LRU (5)LFU9、在环保护机构中,操作系统应该处于(1)内,一般应用程序应该处于(2)内,并遵循下面的规则:一个程序可以访问驻留在(5)中的数据;一个程序可以调用驻留在(4)中的服务。
最高特权(2)最低特权(3)相同特权(4)相同特权和高特权(5)相同特权和低特权10、二:简答题1、在动态分区分配中,有哪些分区分配算法?应如何将空闲分区链接为空闲分区链?最先适配算法循环最先适配算法最佳适配算法分区算法存在的问题数据结构分区表,或分区链表可以只记录空闲分区,也可以同时记录空闲和占用分区分区表中,表项数目随着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而动态改变,可以规定最大表项数目。
分区表可以划分为两个表格:空闲分区表,占用分区表。
空闲分区表中按不同分配算法相应对表项排序2、虚拟存储器特征?虚拟存储特征不连续性物理内存分配的不连续,虚拟地址空间使用的不连续部分交换与交换技术相比较,虚拟存储的调入和调出是对部分虚拟地址空间进行的大空间通过物理内存和快速外存相结合,提供大范围的虚拟地址空间总容量不超过物理内存和外存交换区容量3、说明请求分页系统中的缺页中断过程?缺页中断地址映射过程中,在页表中发现所要访问的页不在内存,则产生缺页中断。
操作系统接到此中断信号后,就调出缺页中断处理程序,根据页表中给出的外存地址,将该页调入内存,使作业继续运行下去4、说说改进的时钟置换算法的基本原理?改进的时钟置换算法:在简单时钟置换算法中,淘汰一个页面时只考虑了页面是否被访问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被淘汰的页面是否被修改过。
因为淘汰修改过的页面还需要写回磁盘,其置换代价远远大于未修改过的页面。
改进的时钟置换算法既考虑了页面的访问情况,又考虑了页面的修改情况。
为每一页增加一位引用位和一位修改位,有四种可能的情况:(0,0)最近未被引用也未被修改,首先选择;(0,1)最近未被使用,但被修改,其次选择;(1,0)最近使用而未修改,再其次选择;(1,1)最近使用且修改,最后选择〔4〕。
在Macintosh虚拟存储器中使用了该算法。
该算法与简单时钟算法相比较,可减少磁盘的I/O操作次数,但为了查找到一个尽可能适合淘汰的页面,可能需要经过多次扫描,增加了算法本身的开销。
由此可见,该算法不但希望淘汰的页面是最近未使用的页,而且还希望被淘汰的页是在主存驻留期间其页面内容未被修改过的。
这种算法实现代价小,但系统对访问位清零的间隔时间T的确定是很关键的。
若T太大,可能所有页面的访问位均已成1,无法选择淘汰的页面,若T太小,则可能很多页的访问均为0,同样也很难有效地确定淘汰的页面。
另外,当所有页面的引用位和修改位都为1时,则有可能淘汰最近经常访问的页面。
三:练习题参看每个小节部分的练习题。
1、某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内存空间为640k,高端40k用来存放操作系统。
在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地址。
对下列作业请求序列,分别画图表示使用首次适配算法和最佳适配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
作业请求序列作业1申请130k、作业2申请60k、作业3申请100k、作业2释放60k、作业4申请200k、作业3释放100k、作业1释放130k、作业5申请140k、作业6申请60k、作业7申请50k、作业6释放60k首次适配算法最佳适配算法0 0140K 140k200K250K290K 290K490K 490k550k600K 600K640K 640K不好意思,图画的不好,见谅。
2、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是2k,拥有物理空间为1M。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2)如果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3)如果物理地址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如何改变?(1)位页号 +11位页内偏移(2)进程的页表最多是32项,每项为9位(3)进程页表项不变,还为32项目,每项为8位。
3、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主存16k。
假定某个时刻系统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配物理块号为5、10、4、7,而该用户作业的长度为6页,试将十六进程的虚拟地址05AC、103C、1A5C转换成物理地址。
由用户空间是32页,每页是1K可知道,该系统逻辑地址为15位,其中页号为5位,页内地址为10位。
由物理地址空间为16K可知,物理地址为14位,由于每个页面为1K,则可知道页内地址为10位,页号为4位。
虚拟地址0A5C是16进制表示形式,转化为2进制为(0000 1010 0101 1100),对照逻辑地址,取其中15位,可知道页号为 00010,即页号为2,该虚拟页面映射到物理页面为4,即物理页面为0100(这是由题目已知条件给出的)。
该物理页面号和逻辑页内地址偏移:10 0101 1100 拼接为物理地址: 010 010 0101 1100 ,即物理地址为16进制的125C。
一、单项选择题1.位示图法可用于(C )。
A、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B、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空闲区的分配和回收C、分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空闲块的分配和回收D、文件目录的查找2.下列(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
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3.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主存和辅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调度尽可能地避免(D )。
A、碎片B、CPU空闲C、多重中断D、抖动4.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 )。
A、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要求扩充主存容量C、不要求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D、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人主存5.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 )的页。
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C、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6.虚拟存储器实际容量受(B )限制。
A、物理主存的大小B、计算机的地址结构C、磁盘容量D、数据存放的绝对地址7.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A)的主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的C、若干连续的页D、若干不连续的帧8.页面置换算法中(A )不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理论。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B、LRUC、LFU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9.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的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10.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己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B )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11.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 )。
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结构D、目标程序12.( D)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
A、分段B、分页C、可变分区方式D、段页式1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始址改变但空闲区数不变的是(C )情况。
A、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无上邻空闲区但有下邻空闲区D、无上邻空闲区且也无下邻空闲区14.可变分区管理中,首次适应分配算法可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栏目按(A )顺序排列。
A、地址递增B、长度递增C、地址递减D、长度递减15.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 )。
A、随作业长度变化B、相同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6.存储管理主要管理的是( C )。
A、外存存储器用户区B、外存存储器系统区C、主存储器用户区D、主存储器系统区17.下述(B )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
A、最佳置换算法B、先进先出算法C、LRU算法D、Clock算法18.作业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C )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后一条C、被中断的D、启动时的第一条19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A)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小空闲区分配。
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20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C)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大空闲区分配。
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二、应用题1.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时,假定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空闲区的大小为32K,10K,5K,228K,100K。
现有五个作业J1,J2,J3,J4和J5。
它们各需主存11K,10K,108K,28K,115K。
若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吗?你认为按怎样的次序装入这五个作业可时主存空间的利用率最高?答: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时,J1、J2分割第一个空闲区,剩11K;J3、J4分割第四个空闲区,剩92K;J5无法装入,所以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不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