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洋务运动
师:清朝官员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就发现西方的军器和练兵之法在我们之上,所以他提倡自强,要购买西洋轮船枪炮,以夷器制夷。后来中国人认识到,夷是制不了的,不被夷制就不错了,唯有自强。夷的洋枪火炮太厉害,所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由于对如何解决国内重重危机,是否需要向洋人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等诸多问题上的差异,朝廷官吏分为顽固派和洋务派两大派别。两派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但是怎么维护在手段上是有区别的。一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着就行了,一方说洋一把吧。洋务派跟顽固派进行了三场论战。顽固派是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惟祖宗之法是尊,惟古圣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幻想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对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等活动,认为是“用夷变夏”,深恶痛绝。他们的复古守旧思想,根植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师:为适应洋务运动和中外交涉的需要,洋务派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请问新式学堂新在哪里?(···)
师:过去的私塾教的是四书五经,学生学习的目的考取功名,也就是为封建统治服务;新式学堂则是培养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1862年洋务派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这些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新举措,为沟通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洋务运动培养的起来的人才接受新思想,其中一批人走上了反抗清政府统治的道路,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这恐怕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始料未及的。
师: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人?(洋务派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是的,那洋务运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呢?(19世纪60年代)对,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其中19世纪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什么?发展的重点各是什么?(前期:“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除此之外,洋务运动的内容还包括?创办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破产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
第六课--洋务运动
———————————————————————————————— 作者:
———————————————————————————————— 日期:
ﻩ
第六课 洋务运动
一、复习导入:in计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
二、推进新课:
师: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未曾给中国太大的触动,"二鸦"给天朝带来的可是无限创痛。京师被洋人攻破,帝国都城三千多年来第一次被洋人占领,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即清文宗,通称为咸丰帝,)仓皇外逃,避难于避暑山庄,后来还英年早逝一命呜呼。痛定思痛,朝廷决定改弦更张。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பைடு நூலகம்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在这样的共识下他们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就是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所谓“洋务”指一切涉及外洋的事物,洋务运动就是指洋务派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的自救运动。下面我们来看洋务运动的概况。
首先我们要理解单元标题,什么是近代化?所谓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从本单元4篇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演变。由此我们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今天我们首先就来学习洋务运动。(第6课 洋务运动)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清政府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师: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建了近代的民用工业。他们是?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师: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在19世纪40年代,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处在截然不同的发展境地里,清王朝处于日益衰败、垂死挣扎中,而西方各国的实力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增强,他们迅速对外扩张,使中国大门洞开,一系列侵略战争接踵而来。面对灾难,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由此开始,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建设打下了基础。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本册书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93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公司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民国的时候,最大的兵工厂就在汉阳,所以那时候士兵用的枪叫汉阳造,其实就是仿的德国毛瑟枪,为什么在汉阳造,汉阳有最大的兵工厂,兵工厂为什么在汉阳,因为汉阳有铁厂。
师:此外,鉴于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吃的都是有海无防的亏(大海不像陆地,大海是连成一片的,朝发夕至,从哪儿都能过来,所以有海无防吃亏就吃大了。(东南海疆危机,))洋务派从70年代开始筹划海防,在10年内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并于1885成立海军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