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外战略分析
(二)接触与防范中国
•略
(三)依靠俄罗斯
• 冷战时的同盟,冷战后关系由低迷走向恢
复友好关系。 • 2000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密切的军事合作处于优先地位。
(四)拉拢日本
• 21世纪后日印关系迅速升温。没有历史和
利益冲突,价值观念趋同。 • 印度对日本:政治是铺垫,经济是重点, 安全是补充。 • 印度成为日本官方援助最大国家。 • 安全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引人注目。有共同 防范中国崛起的现实需要。
• 第二,印度的外交决策人员不受外部机构—
——如智库———的影响,而在其他国家, 智库会强化政府对本国世界地位的认识。 • 第三,印度精英担心印度崛起是一个西方 制造的概念,它不现实地提高了人们对于 印度经济增长以及国际义务的期望值。
中印关系:龙象之争?
• 印度对华政策:同盟,对手还是榜样? • 印度人对中国的三种看法: • 1,对手。 • 2,合作伙伴。 • 3,中印大同。Chindia
•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人不希望与中国改善关
系;63%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双边关系。根据0分至 100分的评判尺度,受访者就自己对22个所列国 家的好感打分(100分代表非常热情,0分代表非常 冷淡),中国和巴西的得分排在中间,为44分;美 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尼泊尔、 俄罗斯、英国、斯里兰卡和南非的排名更靠前 。 在所列的22个国家中,印度人对美国的态度最 为热情。83%的人认为印度与美国的关系牢固, 只有4%的人认为关系脆弱,75%的人希望进一步 加强关系,只有1%的人希望关系冷淡。
古杰拉尔主义:睦邻友好政策
• 核心:印度采取不对等原则和邻国搞好关系,以
• • • • •
求共同发展和为本地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1、在处理双边关系问题上不谋求互惠,印度作单 方面让步 2、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互不干涉内政 4、南亚各国领土不允许其领土被用来反对本地区 其他国家 5,通过双边和平协议解决争端
孟买共识
• 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助理拉里•萨默斯 提出孟买共识可能会
•
最终在全球化进程中胜利 他认为“孟买共识”是既不同于过时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 义思想(“华盛顿共识”),也不同于不会取得持久成功 的专治资本主义思想(“北京共识”),是所谓建立在民 主发展式国家的思想基础上的,不是受到从重商主义角度 重视出口,而是受到以人为本地注重提高消费水平和扩大 中产阶级的推动。印度与中国经济相比的优势在于:中国 在经济增长方面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因而需要加强私人 消费的作用,以使经济增长较为均衡。印度已经达到中国 想要达到的水平。与中国经济相比,在印度经济中,消费 发挥着大得多的作用。因此,印度无须实行让全球经济变 得扭曲的政策。事实上,印度从世界其余国家购买的东西 要比卖出的多。印度的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冲击的程度要 小得多。”
中印合作的前景
双边合作的基础:历史渊源;经贸合作;搁置领土 纠纷。 全球层面:竞争与合作共存 1,双方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金砖国家集团。 2、印度关注中国国力的发展,评估其对印度的影响 3、印度看中国对印度的重视度 4、制约因素。美国的政策。能源争夺。地缘政治竞 争。
• 近年来,中印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拓
尼赫鲁与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础
• 1,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 • 2,一切为了印度国家利益 • 3,不结盟思想是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理论
基础
英迪拉· 甘地主义:实用主义和强权 外交
• 经济改革 • 绿色革命 • 印苏同盟 • 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建立孟加拉国 • 1983年英迪拉主义:南亚国家不应该向任
何外部国家请求援助,如果确实需要,这 些国家应该寻求印度的援助。
展,在联合国、世贸组织、“G8+5”等国际场合 以及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中印俄三边会晤、 “金砖四国”会议、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 等框架内保持协调与配合。在气候变化、能源资 源安全、粮食安全、多哈回合谈判以及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等问题上,中印有较多利益汇合点,双 方密切合作,维护了自身利益,捍卫了广大发展 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印度对外战略
一、印度的战略观念
• 印度文化的特征:宗教性,多样性,包容性,区
域性. • 宗教性:几乎人人都信宗教。印度教和佛 教 • 多样性: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 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 • 包容性:各种文化兼容并包,例如印地语 • 区域性:炎土文化
印度文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 西方、中国和印度文化:西方是意欲向前的;中
• 在指出中国是威胁的人当中,80%以上的
人认为中国构成威胁出于下述原因:中国 拥有核武器,中国在其他国家与印度争夺 资源,中国在加强与印度洋地区其他国家 的关系,而且中国对印度的部分领土声称 拥有主权。只有少数比例的人认为,中国 构成威胁是因为中国拥有更强大的军队和 规模更大的经济,中国对巴基斯坦进行军 事援助以及中国对印度没有“表现出尊重 ”。
• 印度相关部门数字显示,2010年中印两国பைடு நூலகம்易总
•
额达到617亿美元,较09年提升了43%,远超出 两国预期目标。其中,印度出口额为208亿美元, 进口额为408亿美元 。 印度主要从中国进口机械,并向中国出口棉花和 铁矿石等原材料。印度政府官员指出,中印两国 高达200亿美元的贸易差额几乎与印度政府赤字相 等,印度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加强与中国在制药 领域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合作,以减少日益增多的 财政赤字。
三、印度冷战后的大国战略
• 冷战后印度的国家战略是“称雄南亚——崛起于 •
亚太——争夺21世纪一流大国的地位”。目前处 于第二阶段。 辛格政府宣传“21世纪是印度世纪”。在判断世 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争当世界一流大 国实施综合性发展战略,在注重国内稳定和发展 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提升印度的 国际地位。 其外交理念为:大国外交为重点,周边外交为基 础,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领地。在争当军事大国 (核国家)的同时,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但与此同时,印度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
相也有一些经常被忽略的优势:比较均衡 的经济增长。 • 比较具有理性的公司和银行。 • 民主与集中
中印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和敌对?
• 大印度联邦:牵涉到西藏问题,印度不愿
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希望它能成为中 印的缓冲区。 • 领土纠纷中印度的民族主义,麦克马洪线 • 印度对中国的轻视和紧逼,蚕食政策。 • 中国的外交努力失败。先发制人。 •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 • 中国威胁论
杂的社会情况(教派冲突和种姓制度)。
印度的经济
• 2012财年印度GDP增长5.3%。为1。8162万亿美元左 • • • •
右,列世界第10位.2013年为1.9万亿美元,世界第10, 增长5% 人均GDP仅列世界130多位. 贫困人口庞大,贫富差距大. 服务业占经济比重大,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经济增速放缓.
•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
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中国与印度两 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 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 总共12.3万平方公里领土。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 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 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 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4月温 家宝总理访印期间,达成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 治指导原则》。 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中 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在北京举行第14次会晤
中印比较
• 在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和两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间的
比较中,印度通常以失败告终。印度的经济增长一贯地落 后于中国。印度根除贫困的速度不如中国快,即使印度实 行追求经济增长改革的起步时间要比中国晚12年。这给 印度的穷人带来了可能达到危险程度的失望情绪。印度竭 力与中国在大型的、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方面竞争,其所 吸引的外国投资不如中国多。在实施政策或建设急需的基 础设施方面,印度分裂的政府要比中国政府行动缓慢。只 需把北京组织完善的2008年奥运会与新德里令人难堪的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相比较。
• 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是印度航空母舰
部队的极盛时期,拥有“维克兰特”号和 “维拉特”号两艘航空母舰 • 2004年,俄罗斯承诺将退役的“戈尔什科 夫”号航空母舰赠予印度、印度只需支付 有限改装费用.印度从俄罗斯购买,改名为“ 超日王”号二手航母.这艘二手航母的维修 费用甚至超过了新航母的造价,即将交付 。
瓦杰帕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实 力外交”
• 建立印度教国家 • 印度核试验 • 增加军费 • 在美俄中三国中玩弄不对称战略平衡 • 对巴基斯坦强硬政策 • 发展高科技产业
辛格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二、印度的战略资源和力量
• 自然资源 • 经济实力 • 军事力量 • 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 外交能力 • 悠久文化,宗教国家,贫富差距明显,复
(五)“东进”东盟
1991拉奥政府制定“东向政策”,发展与东 南亚国家关系是其主线。 印度以东南亚为入口,有机的融入亚太地区, 并寻求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并不断扩大到安全和政 治领域。 插手南海问题。
印度对大国崛起的看法
• 在印度本国,外交政策精英们有意回避关
于国家地位上升的任何讨论。 • 首先,新德里的外交政策决定通常是高度 个性化的,负责具体政策领域的人员是各 部门的高级官员、而不是最高层的战略规 划人员。因此,印度极少进行关于外交政 策目标的长期思考,这使它不能清楚地表 达自己打算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的角色
•
(一)借重美国
• 美国日益重视印度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共同
• • •
利益和共同价值观。 1、印度庞大的市场对美国有吸引力。2,美国能 源通道安全依赖印度支持。3、印度是平衡中国的 一支重要力量。 印度方面:第一,印度大国目标的实现需借重美 国。第二,印度的经济改革需要美国的资金和技 术。第三,在反恐、印巴关系等问题上需要美国 的帮助。 两国从“新型伙伴关系”(2000)、“战略伙伴 关系”(2004)到“新型全球伙伴关系”(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