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 中国地形类型、分布及主要特点

第5课 中国地形类型、分布及主要特点


复习目标
结合中国地形图,了解
中国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分布, 并概述其主要特点。
网络构建
主要地形单元的基本情况 地形 地形特点与影响 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三级阶梯的基本情况 地势 地势特点及影响
知识梳理
1. 有关地形的基本知识 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一般多 山地 呈脉状分布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地势低平,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较陡峭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③________高原,④________高原。 答案:①青藏 ②云贵 ③黄土 ④内蒙古
(4)我国的三大平原:⑤ 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平原,
⑦____________平原。 答案:⑤东北 ⑥华北 ⑦长江中下游 (5)我国的四大盆地:⑧________盆地,⑨________盆地, ⑩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 答案:⑧塔里木 ⑨准噶尔 ⑩柴达木 四川
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F
J G I D O B N
C M
A
E
L
K H
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高原名称
C
A
D
B
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盆地名称
B
A
C
D
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平原名称
A
B C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青藏高原:青稞、 草原辽阔、牧人的天堂
青稞酒、糌粑、 牦牛
长江三角洲平原: 鱼米之乡
③平原
名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面积第一,黑土深厚;广阔肥沃,有利于机械 化耕种 面积第二,平坦完整
长江中下游 面积第三,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鱼米之乡 平原
④高原 名称 特点 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 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境内高峻多山,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
A. B.
C. D.
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分布
巫 山
北纬32°
(米)
8000
6000
4000 2000 海平面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80º 东经 90º 100º 110º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海
120º
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沿北纬32º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⑤盆地 名称 位置 主要特点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 内部的塔克玛干沙漠是我国最 大的沙漠
塔里木盆地 新疆南部
准噶尔盆地 新疆北部
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盆地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 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我 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西北部 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四川盆地 位于长江上游 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 的大盆地
(2)我国地形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生活 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了各 具特色的生产生活。而山区面积广大,一方面由于山区矿产 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山区地面 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制约了经济的 发展。
(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江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 大山脉成为东西陆上交通的巨大障碍。
重点解读
重点二 我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读】 我国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各种地形 我国都有,但山区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不同的地形对个人、 对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山区面积广大,一方面 由于山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较丰 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 益恶化的今天,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日益凸显。另一 方面,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我国的地形特 征,更要全面地理解它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应用 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东南丘陵: 茶树、竹树
中 国 地 形
Hale Waihona Puke 地 形 的 特 征地形多 种多样 山区面 积广大 地势西 高东低 呈阶梯 状分布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 主要山脉
地 形 评 价
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 利条件。 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来自海洋的大气长驱直入,带来 丰沛的降水 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有利于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比一比:山地和丘陵、平原与高原有何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在于地表都起伏不平;不同点主要在 于相对高度差的大小,山地相对高度差大,丘陵相对高度差 小。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在于地表都平坦,起伏不大;不同 点主要在于两者海拔不一样,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 拔在1000米以上。
2. 我国的地形种类、特征 (1)我国的地形种类与地形特征 ①山脉 走向 山 脉 名 称
想一想:从①~⑥可知我国的地形具有怎样的特征? 注: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 都叫山区。 答案: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填一填:观察下图,完成题目。
中国地形特征图
(1)我国的主要山脉: ①东北—西南走向:A_______—B_______山脉—C_______山 —D_______山;E_______山—F_______山;G_______山脉。 答案:A大兴安岭 答案:H阿尔泰 M________。 B太行 I祁连 C巫 J昆仑 D雪峰 E长白 F武夷 G台湾 ②西北—东南走向:H______山,I______山,J______山脉。 ③东—西走向:K________—L________;N________;
对生活的影响,如青藏高原的藏族群众与东部沿海的汉族 群众在饮食、服饰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对生产的影响如 青藏高原只能以畜牧业为主,而东中部广大地区则以农耕 为主。正是由于地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 响,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更要 全面地理解它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 问题的解决之中。
分界线
第三级 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 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找一找:在中国地形特征图中找到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我国地势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 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内陆带来了丰沛的
降水。
重点训练
1.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上的ABCD和EFG分别是我国哪两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 A、B、C、D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E、F、G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据图可知我国地势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气候和 河流流向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 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使中国许多大江大河向 东奔流入海。
(2)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字母_____ C 代表的地区, 原因是地势高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字母_____ D 代表的地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发达 点拨 第(1)问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知识,为第(2)问 打下基础。自然环境的好坏影响人口分布,青藏地区高寒,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这就造成两地人口密度的完全不同。
地 形 的 分 布
重点解读
重点一 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读】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海拔 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东部沿海的三大 平原平均海拔最高的东北平原都在20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平 均海拔不到10米。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高低相差非常悬殊,这 对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如使气候差异很大,东部沿海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 气候,而内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到了青藏高原则变成高原高 山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还使大江大河东流入海的多,河流在 流进阶梯间时产生非常丰富的水力资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 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缺少南北向的河流。
山地
山地呈长条状延伸(山脉)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
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 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耸陡峭。
地 形 多 样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 地势起伏和缓。
四周被群山环绕。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山地
山区面积 占2/3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 河自西向东奔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
大,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也缺乏南北之间的水上交通;
另外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发展陆上东西交通
的巨大障碍。
【例1】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和四大区域人口密度 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四大区域人口密度表
区域代号 A B C 面积比例(%) 30 20 25 人口比例(%) 4 40 55
D
25
1
(1)填写四大区域的名称。A________ 西北 地区、B________ 北方 地 区、C________ 青藏 地区、D________ 南方 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