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徐新豪(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游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有很多应用,是个案、小组工作手法中常用的手段、工具和载体。
本文尝试定义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结合小组社会工作游戏一般流程:游戏准备阶段、游戏进行阶段、游戏反思阶段,提出游戏带领者在游戏的不同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如在游戏准备阶段,选择阶段注意游戏的选择和创设、游戏主题与小组目标相契合、场地选择、游戏复杂和激烈程度等,在游戏进行阶段,注意游戏规则解释、突发事件处理等,在游戏反思阶段,分享时注意与小组目标相结合,注意游戏的总结、提升等。
关键词:小组工作;游戏;注意事项;一、社会工作游戏(一)如何界定小组社会工作游戏1.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也叫小组工作、团体工作或者团体社会工作,由英文social group work或group social work翻译而来。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传统三大方法之一,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冲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12.游戏。
游戏的定义、本质和类型。
游戏的定义有很多种,关于游戏本质的讨论和游戏类型的划分也有多种。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为名词,“娱乐活动”,第二个解释为动词,“玩耍”。
《辞海》(普及本)定义为“文化娱乐的一种。
有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
前者包括文字游戏、图画游戏、数字游戏等,习称智力游戏。
后者包括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等)和非竞赛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
另外还有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等。
”2作为娱乐活动,游戏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且游戏参与者之间必定产生互动。
游戏理论家、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关注点来界定和解释游戏,并探讨游戏的本质。
1王思斌主编、熊跃根副主编,《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第211页。
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正如董虫草所指出的那样,“自18世纪末康德开始思考关于游戏的理论问题以来,西方思想界关于游戏的理论探索一直延绵不断。
在过去的两百余年中,对游戏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的西方思想家有几十人。
在他们所提出来的游戏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十几种。
”3从康德、席勒开始,到斯宾塞、谷鲁斯、弗洛伊德、荷兰著名历史与文化学家胡伊青加、德国著名艺术理论家朗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有论述,并被归为不同的游戏理论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理论流派,如弗洛伊德认为,成人游戏与儿童游戏一样,是借助想象(梦与幻想)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
4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决定其性质、内容、面貌、内涵、外延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关键所在。
关于游戏的本质,不同的学者做出过不同的论述,大多是以儿童或幼儿为出发点来讨论的。
毛曙阳探讨了幼儿游戏的本质,认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
”5闫守轩在《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中指出,游戏作为极为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
对儿童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他认为“由于游戏本身的复杂性,人们理解角度及背景的多样性,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为大多数人能普遍接受的游戏的解释。
”并指出了游戏的“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与非功利性”特征。
6丁海东则分析了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过程,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7李鹏举撰文分析了游戏本质观的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文化学视角和哲学视角,试图从人性的视角对各派关于儿童游戏本质的理论作更高一级的综合,认为儿童游戏的本质根植于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天性在更本质的层面上源自人性。
8同时,把游戏进行准确无遗漏的分类恐怕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辞海》(普及本)的定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分类。
根据游戏应用的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教学游戏、体育游戏、社会工作游戏等,根据游戏的参与和适用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幼儿游戏、儿童游戏、成人游戏、亲子游戏,根据游戏进行的场域,可以分为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根据游戏参与人数的多寡,可以分为大型游戏和小型游戏,根据游戏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简单游戏和复杂游戏,等等。
如果把游戏在不同的领域中的应用加上限定条件,种类则更多。
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常用的社会工作类游戏,不同的社会工作同仁就有不同的分3董虫草、汪代明,《虚拟论的游戏理论:从斯宾塞到谷鲁斯和弗洛伊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总第176期,第224页。
4董虫草,《弗洛伊德眼中的游戏与艺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30卷(总第138期)。
5毛曙阳,《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总第75期),第14页。
6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2卷(2002年)第5期第53-55页。
7丁海东,《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本质观的建立》,《幼教园地》,总第51期。
8李鹏举,《儿童游戏本质新视角——基于人性的解读》,《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1月,B版。
法,从现有的社会工作游戏集中可以略见一斑。
甘炳光在《小组游戏带领技巧——从概念到实践》中列举了破冰游戏、认识游戏、团体游戏和解难游戏四大类。
9张霖在《小组工作游戏集》把小组工作中的游戏首先区分了小组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小组前期列举出了开场游戏、信任游戏和沟通游戏,开场游戏有列举了破冰游戏和热身游戏,信任游戏中列举了倾听游戏和互识游戏。
小组中期列举了能力提升游戏、团队建设游戏和责任培养游戏,小组后期列举为总结性游戏和放松游戏。
10王步青、周祯怡在《其乐无穷——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游戏集》中,根据社工多年积累的经验,分为破冰暖身、相互认识、环境适应、沟通交往、增强自信、团队协作、领袖培养、收集反馈意见、能力训练等九个部分。
可见,游戏分类本身十分困难,社会工作游戏的分类亦难以穷尽在社工实务中广泛运用的游戏。
3.小组社会工作游戏。
本文不去探讨游戏的本质、游戏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工作游戏到底有多少种,而是从游戏的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也从游戏作为小组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工具去理解。
社会工作游戏必须由社会工作者设计或者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改造、改进和创新,发展出适用于特定情境中的游戏,社会工作游戏的目的则是为了增进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效果,最终达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目标。
对于大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来讲,游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和载体,是一种渠道和方法。
由此,笔者试图这样定义社会工作游戏和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社会工作游戏是经由社会工作者设计,创造性的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来达至社会工作目标。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是指经社会工作者设计,创造性的运用到小组工作活动中,以增进小组活动效果,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社工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达至小组工作目标的各类游戏。
(二)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的作用游戏的应用本身就很多元、多样。
自19世纪小组工作起源开始,各种组织团体就从事各种宗教、社会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11随着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进程,游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个案、小组和社区均有大量运用,在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大陆,在广大民众对社会工作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还产生了“社会工作就是做游戏”的误区。
社会工作当然不是做游戏,但是正如张霖指出的那样:“一说到小组工作,讨论最多的就是有趣、好玩的游戏,而忽视了欧系背后的魅力”。
小组工作内在规定性强调互动、沟通、分享,使得游戏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有的小组直接就是游戏小组,以此来达到人际沟通或者治疗性的目标。
如上文所说,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小组活动效9甘炳光,《小组游戏带领技巧——从概念到实践》,香港城市大学,2009年。
10张霖,《小组工作游戏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11王思斌主编、熊跃根副主编,《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第208页。
果,达至小组工作目标。
一般意义上的游戏对儿童来讲,游戏有促进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形成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和潜能萌发。
12游戏可以放松心情,让人从烦躁和无休止的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可以反映人心,反映不同人的性格和特征,让人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
同时,游戏是一种学习途径,通过游戏可以体验、反思、整合、应用。
游戏不仅能给人带来认识周遭世界的新方法、发展社交、理解文化、抒发感受,还能学习从多角度及弹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阅读书写能力的技巧及概念。
游戏可以是漫无目的的,也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经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辅导和帮助那些受过创伤的人等。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无疑属于后者。
本文所指意义上的游戏,从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的角度讲,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
钱绮莲指出游戏有很大的“威力”,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扮演着“催化者”的角色,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检视自己的生命。
13刘斌志在《游戏之于社会工作:意义及其运用》中指出,游戏活动是社会工作专业过程,“灌注了倾听、尊重、反映、影响、沟通、教育、以及团队建设等要素,并变得具有治疗意义”,14也指出在小组工作的初期阶段游戏作为一种介入方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社会工作者起到的帮助迅速了解组员的作用,让参与小组活动的人心灵更靠近。
15张霖指出,小组游戏有连接、使能、学习和反思功能。
16甘炳光亦指出,“善用小组游戏对加强组员参与、建立小组气氛、达成小组目標,以及促进小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组工作员若能掌握更多游戏与不断强化带领小组游戏的技巧,肯定会將小组变得更活泼、更有生气及更有动力。
”17总得来看,正面有效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对达至小组工作目标作用是积极的,是为了达到小组工作的目标。
在小组工作的不同阶段,发生作用的侧重点不同。
在小组初期阶段,在小组起到的是帮助社工和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外部环境之间迅速的相互了解,达至“破冰”和“暖身”,让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小组组员迅速的投入到小组中去。
小组中期,帮助增强活动效果,破解小组工作中诸如次小组、组员矛盾冲突处理、个别组员的特殊事件等问题。
小组后期,帮助小组组员反思、经验传递、升华小组活动达至小组工作目标。
无论如何,游戏在社会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毋庸置疑。
国内现有关于社会工作游戏的专门12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2卷(2002年)第5期第53-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