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A.纳贡B.朝觐C.作战D.分封2.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

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御史大夫B.丞相C.军机大臣D.太尉3.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4.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5.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B.C.D.6.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7.《史记》记载的“勤沟洫,手足肼胝……妻有日,过门不私”(经常治理水渠,辛勤劳动,手脚上都起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去)的人物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9.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1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灵渠11.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12.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

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13.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先秦诸子思想”课题研究活动,下列四则材料学派归属说法有误的是( )A.材料一:儒家B.材料二:道家C.材料三:墨家D.材料四:兵家1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5.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16.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7.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18.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发展经济C.勤政爱民D.增强军事力量19.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20.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B.齐C.楚D.赵21.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政”指秦之“暴政”C.“制”是指郡县制D.柳宗元的判断正确22.“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这是历史发展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下列夏、商、西周的国君中,有一个国君与其他不一样,这个国君是A.夏桀B.商纣C.周武王D.周幽王23.(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24.春秋后期,生产力显著发展。

这时,促进农业上深耕细作的除铁制农具外,还有A.骨耜B.青铜器C.牛耕D.都江堰2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A.铁农具和马耕B.青铜器和牛耕C.木农具和牛耕D.铁农具和牛耕二、综合题26.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简要评价这一制度?(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是如何解决地方问题的?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宁四海,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4)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5)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27.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田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2)下图是战国七雄简易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_________时期发生的__________(人名)变法。

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国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8.阅读下图:请回答:(1)图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它的建立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被人们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个学派的思想?(2)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3)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从秦朝的兴衰历史中,你有什么感悟?29.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材料一(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2)图二中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思想的实践运用)材料二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3)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经济篇)材料二:(3)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思想篇)(4)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所以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旨在强调的是此官的监察职能,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A项符合题意;而军机大臣是清朝所设。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增强,陆续攻占了其他诸侯国家的城市,故A 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4.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B解析: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所以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是司母戊鼎。

图片B是司母戊鼎,符合题意;人面鱼纹盆不是青铜器,A不符合题意;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C不符合题意;兵马俑不是青铜器,D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