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仿写》名师教案《学习仿写》名师教案写作目标1. 学习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 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比如修辞手法、欲扬先抑以及借物抒情等。
3. 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审题意明要求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
我们学过的课文是这样,课外阅读的文章也是这样。
对于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一定要细加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加以理解和记忆,等到自己写作时想想应该如何去仿写,一定不要生搬硬套,最好有自己的一些变通和创新。
仿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多读多仿多动笔,才能妙笔生花。
作文题目一属于片段写作。
要仿写一个场景片段,首先要熟读原作,精心挑选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认真分析作者是如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比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有力地描写出了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气势昂扬地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同时要认真分析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锦上添花,夺人眼球。
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场景,比如广场舞,拉拉操、踢足球等,然后根据场景的特点,合理运用这几种修辞手法,描写一段精彩的文字。
作文题目二是要求模仿课文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是一种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段。
它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深刻、感人。
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是内心独白,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运用得非常成功。
例如:“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
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这太远,也太危险了; 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
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这种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社戏》中则是通过环境衬托来表现“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水气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宛转悠扬的歌吹、星星点点的渔火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心理描写还可以通过动作折射出来。
《最后一课》中就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完美结合。
如写小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作者自然、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
另外,心理描写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来体现,在《最后一课》中也有多处运用。
掌握了这些方法,心理描写也就没那么难了。
作文题目三要求仿照《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一篇题材为亲情类的叙事散文,仿写侧重写出真挚的情感。
这两篇经典课文,都是运用平实的语言记录平凡的事件,但感动无数读者的典范。
朱自清的《背影》的中心事件是车站告别,集中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写得细致生动,描绘出了一个真实感人的父亲形象,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整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一连串细小的事情: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位子、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
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和动作,用朴实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父子间的感情。
如父亲买橘子回来,离开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父亲的背影混人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叙述、描写中都饱含感情。
模仿时要注意通过动作描写来抒发真情。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
文章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字里行间饱含着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忏悔,感情深沉、真挚。
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语句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好好儿活……”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隐含了支持和关爱。
模仿时要注意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描写来表达亲情。
聊话题定选材同学们,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我们已经领略了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作者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酣杨淋漓,夺人心魄。
现在,请你模仿文中一个片段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你会选择描写一个什么场景呢?快拿起笔,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吧!〇我想写写我和小伙伴儿打羽毛球的事。
我们你来我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高吊,一会儿劈杀。
有时一个球来来回回打老半天,累得我俩气喘吁吁,汗流決背,但非常开心。
暑假里,我有幸游览了红花淌石林。
红花淌石林的风景美丽神奇,令人流连忘返。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四个字:奇、清、新、静。
我要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活灵活现地描写这一奇妙场景。
我想起了一个多年前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
舞蹈演员步履轻灵,仪态端庄,分合有度。
分则千面姿态,演绎纭纭众生态;合则仪态端庄,令人肃然起敬。
当得知这些舞蹈演员都是残疾人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些场景描写效果一定不错,相信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同学们,学完本单元的课文之后,大家一定对心理描写这一写人利器有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让你模仿《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中的三个“我”的其中之一,运用第一人称来秀一秀心理描写技巧,你会怎么写呢?我来写一段考试时的内心独白,大家别取笑:发卷子了。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老天爷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上网聊天,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了。
唉!都怪我自己这两天老想着游戏排位对战,考试前一天还趁爸妈睡午觉过了几局瘾。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怕考试没啥好取笑的呀,不过要真考砸了,那就惨喽。
看我写的这段试卷发下之后:“隋炽!”该我去拿卷子了,我心里十分紧张。
拿到卷子一看:哦不,竟是73分!那两个鲜红的数字格外刺眼。
我的脑子“轰”的一下,一片空白,好半天才缓过来。
唉!竟是这个分数,要是拿给爸爸妈妈看的话,一定会有一场“男女混合双打”,想到这里,我的腿就一阵发抖。
看我写自己第一次跳水的一段,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心理,《社戏》当中就有这样运用的段落哦:我站在跳台上,向台下一看,只见周围的建筑物都变得矮小了,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
哈哈,我是一个巨人了。
但转念一想:从这么高的跳台跳下去会不会淹死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相信写出来也同样精彩。
我知道不少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生活太平凡了,没什么事可以写;或觉得自己的语言功底有限、词汇贫乏,不可能写出什么佳作来。
其实像《背影》《秋天的怀念》这样的经典名篇,记录的事也平常,语言、辞藻也不华美,关键在于用真情写真心。
大家可以谈一谈自己与家人的真情故事和感受啊!六年级的元旦晚会上,我跟其他舞蹈队员穿着相同的道具套装演出。
我以为没有人能分辨出谁是谁,妈妈却观察到了连我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个动作,一下就分辨出了哪个是我。
母爱就是这样润物无声,无处不在。
我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是在爸爸的鸣笛声的陪伴下长大的。
早上离家一声笛,是爸爸一天开始奋斗的号角和对一家人美好日子的期盼;路过妈妈经营的小店,笛声是欢快的慰安;晚上进胡同一声笛,是爸爸对家人等待的回应;三声鸣笛,是我亲情故事里的“背影”,是热爱生活的爸爸,托起我们美好一家的象征。
上次口语交际活动的作业,是向爸爸妈妈说四个字:我爱你们。
说实话,这作业对多数同学来讲并不难。
我的同桌林佳佳刚出校门就完成了——今天是她的生日,她的爸妈带着生日蛋糕来校门口接她,但对我来讲,哎……我想写一个生日心愿,并借鉴《背影》,以“心愿”为题,以“心愿”为线索。
十四岁生曰那天,我曾许下一个心愿;爸爸猜心愿,希望在我下一个生日来临前帮我实现;爸爸为帮我实现心愿,晚上出去兼职赚钱,想送我和妈妈欧洲十日游,他以为这是我的心愿;其实我的真实心愿,只是一家人每晚都能和和美美地在一起。
看看我们女生的1.踢毽子(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述)2.我的好友是奇葩(神态刻画,显示内心)3.提篮春光看妈妈(环境烘托,刻画心理)4.春暖梨花香(实景和虚景相结合,突出对故乡的赞美之情)5.如诗如画的秋(运用多角度描写突出喜爱之情)瞧瞧我们男生的1.投篮大赛(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描述)2.寻梦记(梦境描绘,显露内心)3.痛心那一刻(心理分析,展现特征)4.校园的色彩(借多彩的校园抒发对校园生活的赞美)5.雨中的爬山虎(抓住雨中的形象,讴歌顽强的生命力)同学们,我们有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有了精心挑选的内容,有了可供仿写的典范,那么,根据你选定的材料,尽情地书写精彩绝伦的华章吧!理思路学写法1.妙用修辞,生动形象。
学习了《安塞腰鼓》,我们感受到了文中反复、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联合运用的效果: 令语言充满激情,语言相互碰撞、应和,汇成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
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慷慨激越。
雪精灵,你在写红花淌石林的风景时,也可以仿照这样的写法。
你需要在细致观察景物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红花淌石林最富有特点的景象去写,比如山奇、水清、空气清新、山谷幽静等。
力争写得生动逼真,引人人胜。
建议文题:红花淌石林应用示例:红花消的山奇。
碧绿的山峰一个挨着一个,像爱国的士兵一样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
看!那一座座高插青天的石峰耸立其中,如卧马,如士兵,如将军……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再细看,正前方一座耸峙的山峰,仿佛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将军, 正在指挥千军万马……这一切的一切,全都给人以神奇变幻之感,令人心旷神怡,眼界大开。
2. 借助动作,细腻描画。
如果能够像《最后一课》一样,通过动作表现出当时的心理,一定比直接进行抒情独白效果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