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横岗文化广场灯光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横岗文化广场灯光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横岗文体广场灯光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xxx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审核:审批:质量目标:合格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部署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五章施工进度及保证工期的措施第六章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第八章施工管理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及防火措施第十章与各相关单位配合之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地点位于横岗文体广场,工程分为功能照明改造和景观照明改造两大部分。

功能照明改造主要为:对广场周边道路及红棉路路灯照明进行改造、广场内高杆灯改造;停车场功能照明改造;景观照明改造主要为:活动中心主体建筑景观照明改造、广场内庭院灯改造、舞台灯柱及舞台灯改造、广场内景观素材的景观照明完善。

第二节、工程量清单第二节、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1)横岗文体广场灯光改造工程施工平面图(2)本工程各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执行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国标照明权威机关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有关夜景照明的技术文件。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JJ45-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技术规范》(GB50050-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第二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目标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为保证安全、低耗、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拟从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四方面着手,制定如下施工管理目标:质量目标:确保优良,争创样板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实现“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工期目标: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工期控制在2008-5-24内。

成本目标: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不必要开支等措施,力争工程施工成本较预算成本下降3%。

第二节项目法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在推行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实执行ISO9001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

第三节组建项目经理部本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业主的利益,我公司将组织高效、精干的管理班子,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先进的施工工艺,精心组织施工。

我公司将组建“横岗文体广场灯光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本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本工程的领导层,负责本工程实1名、兼职安全管理员1第三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施工的准备计划。

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中主要包括的工作项目有:实施性工程总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阶段)、施工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就位、施工部分急需材料进场、施工劳动力进场与教育、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施工进度计划交底、施工质量安全交底等。

以上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又可具体分为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质条件生产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几个部分。

第二节施工技术准备对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细致、认真的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施工技术准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划分。

a)在调查阶段,掌握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气候资料,以及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将其影响降低至最小。

b)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c)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d)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现场工程师→各专业组长。

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现场工程师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现场工程师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专业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第三节施工各项资源准备施工工程中所需的材料、劳动力数量,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工程工期、质量和成本。

一、材料准备a)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拟定工程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并对灯具、电线等各项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按计划分批进场。

b)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c)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好电缆、灯杆、灯具等设备定购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表,按计划有条不紊实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施工机械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提供的施工机械数量,拟订施工机械计划表,按计划组织相应施工机械进场就位。

三、施工人员准备在接到正式开工通知后,在2天之内组织第一批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组组长和骨干等)进场开展工作,3天内,本工程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全部进场到位,辅助作业人员按实际需要组织进场。

本工程所需劳动力总数为13人。

根据本工程特点,组建一个施工队,配备以下专业施工组。

灯杆安装组;电线敷设组;四、运输准备与临时施工场所项目部配备相应的运输车辆,便于小型配件、小批量材料的运输、材料送检和业务联系等日常工作开展。

根据招标文件并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勘察,可不搭建临时设施,员工宿舍采用就近租用民房的方法,施工临时用电从建设方的配电箱中引出。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定位灯杆定位按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作适当调整,当调整范围较大时应由设计、监理部门以书面意见确定。

第二节电线、电缆保护管敷设1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

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

2、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3、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 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4、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

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5、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第三节路灯安装1、基础制安:配合施工现场制作基础及预埋件,路灯基础除按图纸要求施工外,还需符合下列要求:a、基础表面距地面高低14cm,地脚螺丝端头距地面约低6cm。

b、弯头出口距基础表面5cm,且置于基础表面中心位置。

c、立杆后基础表面需复盖人行道砖或草皮等,并对地脚螺丝作防锈处理。

d、按设计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浇捣混凝土时基坑无积水及浮土、淤泥。

e、混凝土浇制的质量检查:(1)、坍落度每班日至少检查两次,其数次不得大于设计的规定值。

(2)、配合比,材料用量每班日至少检查两次,其误差应控制在施工措施规定的范围以内,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3)、强度,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制作应在现场浇制,其养护条件与基础相同。

试块制作数量每班日至少制作一组,现场浇制混凝土的养护,自浇完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

炎热、干燥、有风天气为3小时,养护时应在基础表面加遮盖物,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度,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5昼夜,干燥,炎热天气加长浇水养护日期。

2、照明灯具安装符合下列规定:a)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2MΩ;b)金属构架和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及金属软管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第四节电线、电缆敷设1.电线预留长度须保证线耳置于工作盒可操作位置,并有一定余量。

压接线A、B、C、N相序排列,PE线须与灯具等设备外壳可靠连接。

2.相系统中不得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

电缆的弯曲半径塑料多芯铠装电缆为电缆的10倍(外径),单芯电缆为20倍,直埋电缆的上、下须铺以不小于100mm 厚的软土或沙层,并盖上砖块。

软土、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

3、电缆、电线敷设前应检查型号,电压等级、规格是否符合设计。

敷设时不应破坏的防水层。

4、电缆、电线芯线连接时,其连接管和线鼻子的规格应与芯线相符。

采用压接时压模的尺寸应与线芯的规格相符。

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酸性焊膏。

第五节配电箱接线箱安装1、配电箱、接线箱到达现场后作验收检查并且包装密封良好,型号、规格符合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合格证、铭牌、技术文件齐全。

2、配电箱、接线箱金属构架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在电器的可开启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3、基础型钢安装符合硬度≤1mm/m,不直度≤1mm/m的安装标准,配电箱、接线箱底边距路地面为1.5m。

4、接线箱内检查试验应符合:a)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符合要求;b)闸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c)主开关的辅助开关切换支作与主开关动作一致;d)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标识正确。

5、安装位置正确,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装配接线箱紧贴墙面,箱体涂层完整。

6、配电箱安装完毕送电投运前应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箱内及各元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