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史课件


洛神赋2019/2/19 Nhomakorabea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及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 体系的发展时期:
– 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
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 – 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 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 – 砖石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 建筑,石结构技术巨大进步; – 石工的雕凿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 水平。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 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 塑与壁画。

龙门石窟
2019/2/19
9
山水诗的出现和对造园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 重大变化的时代。魏晋人士将寄情山水,爱如自 然成为社会的风尚; 西晋时出现山水诗和游记,是用山水形象来谈玄 论道的对自然景物的最早描绘;到了东晋,在陶渊 明的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 情感和志趣。反映在园林创作上,则追求再现山 水,有若自然。
2019/2/19 6

386年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用了很短的时间,使 佛教在北魏境内兴盛。云岗石窟位于今山西省大 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势凿出, 东西长约1公里。
云岗石窟
2019/2/19
7
云岗石窟

两道峡谷将石窟分为 东、中、西三区。
2019/2/19
8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东南13km。因伊水东西两岸之 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隋 唐以后习称龙门. 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陶渊明与<桃花园记> –谢灵运与<山居赋>等
2019/2/19 10
相关艺术理论的出现 随着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理论的探 讨.南北朝,山水画进一步确立,不仅有实践,而且有 绘画理论。
– 东晋顾愷之《论画》,当推为画品最早文献, 他的《画
云台山记》中可以看出山水画如何布局、设色,如何 画山石、天空、倒影及如何穿插人物,点缀鸟兽等, 虽不是山水画专论,却开山水画专论之先河; – 刘宋宗炳《画山水序》和王微《叙画》为中国最早的 山水画论专著; – 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划时代的著作; – 谢赫的《画品》中提出的谢赫六法论,则奠定了中国 古代绘画的基本轮廓。以至于“六法”成为绘画的代 名词。
造 园 史
中国造园史
2019/2/19
风景园林学院 杨向青 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

2019/2/19
2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2019/2/19
3
分裂、战乱导致的人们思想信仰的变化
2019/2/19 4
自然主义的风格(1)

追求精神自由、寻求个体 解放的思潮,是特定社会 背景下的产物。构成了中 国传统知识分子人生境界 中高远、浪漫的一部分。
2019/2/19

魏晋南北朝穿宽衫的士人
5
宗教的影响---佛教的盛行与中国化 佛教逐渐中国化,成为主要宗教之一,并得到普 遍信仰和大力提倡;全国许多地方兴建了大量 佛 院、佛塔和石窟,这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也相 当深远,尤其是石窟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都 是很有价值的。 洛阳、长安、敦煌等地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大 量石窟寺出现,著名的石窟寺有: –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 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均是佛教艺术的 代表作品。
山水画理论(2)

王微《叙画》中讲了两个主要问题。
– 关于山水画的特点问题,他说山水画与视觉印象不同,画可
以超过直观感觉所不足,突破视觉“所见不周”,而完整地 加以表现,提出山水画不同于地图。地图是实用物,可以 “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山水画是精神物, 所谓“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 动。”从理论上划清了两者的界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 定了良好基础。

长期分裂、战乱,使人民遭到极大灾难,世族阶层深感 生死无常,悲观失望消极颓废的思想发展起来。崇尚虚 无、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儒家的圣人之道已 不再受到尊崇,旧礼教日益崩溃,人们思想和信仰上获 得自由。
– 人们专谈“玄理”不理世务成为风尚,即所谓[清谈]之风。
玄学和清谈的泛滥,使政治与社会风气日趋靡烂; – 思想的突破和对老庄学说的探求,又使文学和艺术得到新的 养份,人们追求返朴归真,至善至美的“自然主义的风格”, 寄情山水,醉心自然; – 同时对自然美的发掘和追求,推动了这个时期造园艺术生机 勃勃的发展,出现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

南齐著名肖象画家、理论家谢赫《古画品录》是我国第 一部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画品专著。这部著作里提出了 有名的“六法”论:气韵生物,骨法用笔,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六法”是在总 结前人及当时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成 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提出了传统绘画的表现特 2019/2/19 13 点,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和适用的普遍意义,同时也
2019/2/19 15
南北朝的雕刻艺术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全景
2019/2/19
16
城市郊游的盛行
2019/2/19 11
山水画理论(1) 《画山水序》主要论述了几个问题:
–谈的目的是说明精神境界 \内心修养的重要。贤者品
味由圣人之道所显现之物象而得“道”,只有澄怀涤 除污浊之心 ,才能“味象”。从自然山水的形象中得 到一种愉悦的享受 ,“澄怀味象” ;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道联系起来,统一于道。 –在自然与绘画的关系中,强调写生,真实地反映自然山 水形象,但绝不是自然主义的描写。山水画高于自然, 绘画的道理 ,首先是通过观察 ,将所见的自然山水 (应 目) 再在头脑中进行加工 , 注进了画家的心灵世界 , 创 造出好的山水画作品 (“类之成巧”),引起观众精神上的 共鸣,产生了美感享受(“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 提出近大远小透视的原理 ,从山水画发展史看 ,空间处 理技巧遇到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 由于这个问题因宗炳 2019/2/19 12 在理论上得到解决,因而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