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反洗钱监测与分析系统操作手册
一、业务术语和系统主要界面
1、业务术语:
交易:
是指反洗钱系统从本系统以外的业务系统中采集的业务数据。
采集结果显示在客户行的反洗钱系统“交易与案例”模块的“交易历史”中。
交易信息若有缺失,由交易行在“交易与案例”模块的“验平填补”界面负责填补。
目前系统采集等值100美元以上的交易。
案例:
是指将采集到的交易数据按反洗钱系统内设规则筛选出的结果,即大额案例和可疑案例。
案例中包含一条或数条交易,可理解为案例是交易的集合。
筛选出的案例显示在客户行的反洗钱系统“交易与案例”模块→“案例操作”子模块→“公用池”中。
案例由客户行处置。
公用池:
是指展示大额和可疑案例的平台。
公用池中的案例分配到用户后,才能进行添加交易、甄别、报送的操作。
用户池:
是指柜员对大额和可疑案例进行处理的平台,包括甄别、生成报告等。
分配:
分配通常是将公用池中的案例分发给本人或其他用户的操作。
公用池中的案例经分配后进入被分配用户的用户池。
同时,分配也可将本人用户池中的案例分发到其他用户的用户池中。
报文:
是指将需要报送的公用池中的案例,经过“分配”、“填入缺失信息”、“生成报告”等三个动作再经后台批处理产生的XML文件。
报文显示在反洗钱系统“报文与回执”模块的“报文查询”中。
回执:
是指将报文报送人行后,人行对报文是否成功报送反馈给我行的结果。
回执类型有三种,分别是正确回执、错误回执、补正回执。
需修改的回执(错误回执、补正回执)由客户行负责修改。
客户行:
是指为客户建立客户信息的机构。
一个客户在中行系统内的客户号是唯一的。
账户行:
是指根据已有客户号为客户开立账户的机构。
账户行可以是客户行,也可以是客户行以外的中行其它机构。
交易行:
是指为客户做业务的机构,交易行、客户行、账户行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二个或三个机构,对临时客户系统默认首家交易行为客户行。
交易采集:
是指将业务系统中的交易数据采集到反洗钱系统的过程,某笔(或某类)交易是否能采集到的唯一验证依据,是客户行(非交易行)的反洗钱系统“交易与案例”模块的“交易历史”中,是否能根据交易流水号等条件查询到该笔交易。
若查询不到,我们可以说该笔交易未采集到。
“交易历史”界面显示的交易是本网点客户开立在中行系统内的任一账户发生在中行系统内任意一家机构的交易。
即交易由客户行归集,体现人行以客户为监测对象的要
求。
若交易行非客户行,则交易行在“交易历史”界面查不到该交易,但该交易若能生成案例可在“验平填补”界面查到。
案例筛选:
是指反洗钱系统将采集到的交易按内设规则筛选出大额和可疑案例的过程。
若“交易历史”中能查询到某笔交易且达到大额或可疑标准,但“交易与案例”模块→“案例操作”子模块→“公用池”中无该笔交易生成的案例,我们可以说该笔交易未筛选出大额或可疑案例。
交易采集和案例筛选是二个不同的动作,不要将“交易采集”与“案例筛选”混于一谈。
2、系统主要界面
1)交易与案例
•交易填补:
系统将符合大额标准和可疑特征的交易按照是否通过人民银行校验规则分为必填项缺失和必填项已存在两类交易。
反洗钱报送员选择必填项缺失的交易,分别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在交易填补界面进行缺失信息的填补。
必填项缺失的交易经人工填补后自动变为必填项已存在交易。
通过查询必填项缺失交易可以判断一个机构是否完成当日交易填补的工作。
•交易历史:
AMLMAS从BANCS采集的交易和在本系统中手工录入的交易于T+1日、DW传送的卡交易于T+2日进入交易历史。
查询交易历史时,每次只可查询交易起止日期在同一个月内的交易,如查询多笔跨月交易,应分月查询。
在交易历史中选择交易后,可以创建案例或将交易添加到已生成的案例中。
•案例操作:
AMLMAS将符合反洗钱大额标准或可疑特征的交易组成大额或可疑案例。
在AMLMAS中,反洗钱案例的状态分为待分配案例、反洗钱已分配案例、已关闭案例、反洗钱待报送案例和反洗钱已报送案例。
反洗钱操作员在“案例操作”界面完成案例的分配、甄别、报送或关闭,并可以查询案例的流程记录、再打开已关闭的案例。
•手工交易:
AMLMAS可以通过人工添加交易的方法将未采集的交易加入到系统中。
手工交易界面就是为配合该功能而搭建的平台。
手工交易界面只可以查到当天录入的交易,这些交易于录入的次日转入交易历史。
在交易历史中查询以往的手工交易,其源系统为OTHERS。
2)报文与回执
•报文查询:
报文查询包括对报文的查询、纠错、删除和浏览四项功能。
只有RL002具有报文纠错和删除的权限。
•报文回执:
报文回执包括对回执的查询和修改两项功能。
反洗钱报送员应在本界面对未收到正确回执的报文(错误回执、补正回执)进行处理。
二、日常工作基本操作步骤
每日基本操作步骤共四步:填补缺失信息(大额和可疑)、分配可疑案例、甄别和生成报告、处理回执。
(一)填补缺失信息
注:有下设网点的支行营业部用户,填补本支行营业部交易时,应在交易列表中查找本机构代码下的交易进行填补。
1、输入用户ID及密码,点击“登录”,用户登录系统。
此时显示的界面为“交易与案例”模块→“交易填补”子模块(验平填补界面),见截屏1。
截屏1:
2、大额交易信息填补:在“验平填补”界面,选择“交易信息状态”为“必填项缺失”,“报告类型”为“大额”,“交易行机构号”为“本行机构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显示出的查询结果为大额案例中包含的验平标识为“需补录”的所有交易。
见截屏2。
截屏2:
3、在选择框内点击,选中一条交易,点击“填入缺失信息”按钮,系统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位置及内容,见截屏3、4。
截屏3:
截屏4:
4、点击“确定”,进入“填入缺失信息”界面,按系统提示的错误字段逐项修正。
见截屏5。
信息填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交易(传票),及人行《校验规则》和人行《银行业大额交易报告数据字典》进行修正(见附件)。
5、按系统提示填补完毕后,点击界面底部的“完成”按钮,若系统仍提示有错误,须继续填补,若系统提示“操作成功”,表明该笔交易信息填补完成。
系统提示操作成功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返回“验平填补”界面。
6、在“验平填补”界面,继续选中一条验平标识为“需补录”的交易,按上述步骤(一)3、4、5填补缺失信息,直至“验平填补”界面查询结果列表中空白,表明大额案例包含的所有信息缺失的交易全部填补完毕。
填补完毕的交易,其“交易信息状态”变为“必填项已存在”,验平标识从“需补录”变为“无需补录”。
7、可疑交易信息填补:在“验平填补”界面,选择“交易信息状态”为“必填项缺失”,“报告类型”为“可疑”,“交易行机构号”为“本行机构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显示出的查询结果为可疑案例中包含的验平标识为“需补录”的所有交易。
见截屏6。
8、按上述步骤(一)3、4、5、6,将可疑案例包含的所有信息缺失的交易全部填补完毕,至“验平填补”界面查询结果列表中空白。
(二)分配案例
注:有下设网点的支行营业部用户,系统显示辖内所有机构的可疑案例列表,支行营业部用户应在案例列表中挑选本机构案例进行分配。
此操作仅针对可疑案例,切记大额案例不得“分配”[若不慎分配须执行步骤(三)]
完成可疑报告下所有需填补的交易后,点击左侧功能栏的“案例操作”进行分配案例。
1、点击“交易与案例”模块中左侧功能栏的“案例操作”,进入“案例操作(用户池)”界面,见截屏7。
截屏7:
2、点击“案例操作(用户池)”界面中部的“公用池”按钮,进入“案例查询(公用池)”界面,见截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