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锅炉大修施工方案剖析

电厂锅炉大修施工方案剖析

************电厂3#锅炉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审核:********批准:****************锅炉安装有限公司2015年3月9日目录一、基本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工程项目概况 (3)四、施工范围 (3)五、施工组织 (4)1、项目人员配置 (4)2、安全施工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配置 (4)3、工程项目投入人力资源 (4)4、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5)六、施工前的准备 (5)1、施工条件的准备 (5)2、施工前的准备 (6)3、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保管 (6)4、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调配 (6)5、安全、技术交底 (6)七、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6)1、锅炉维修施工告知审批及报检 (6)2、拆除注意事项 (7)3、锅炉风帽更换 (7)4、拆除炉膛布风板浇注料、部分炉膛四周浇注料 (8)5、浇注料施工工艺 (8)6、锅炉前墙37根水冷壁管段更换 (10)7、锅炉返料器膨胀节拆除及更换安装 (12)8、水冷壁喷涂施工 (12)9、锅炉本体水压试验 (14)10、锅炉风压试验 (15)八、质量保证措施 (15)九、安全施工措施 (16)十、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8)*****电厂3#锅炉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一、基本概况*******电厂3#锅炉,根据该厂本年度检修计划,现对3#炉大修工程进行招标,我单位应电业分公司邀请,积极参加了本次投标活动,为此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组织措施。

二、编制依据1、******电厂3#锅炉大修招标文件;2、使用单位提供的原锅炉出厂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3、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DL5190.2-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锅炉机组篇);5、DL/T5210.2-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二部分(锅炉机组篇);6、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7、JB/T4730-200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8、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9、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等;10、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勘察;11、公司编制的电力锅炉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体系文件等。

三、工程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电厂3#锅炉大修工程。

2、工程规模及特点:1台35T/H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大修工程。

3、工程地址:****电厂锅炉房。

4、工程承包方式:包工包料(除甲供外)。

5、工期要求:自具备施工条件之日起**天完工。

6、质量方针:科学组织、诚信守约、用户满意。

7、质量目标:提前完工,质量合格率100%,用户满意度100%。

四、施工范围:1、炉膛风帽及连接管拆除更换。

风帽图号:数量450套。

(材料由甲供)。

2、锅炉前墙水冷壁37根管自卫燃带下0.5米处至卫燃带上1.5米处整体更换,水冷壁规格管子Ф60×5,材质为20G,扁钢6×40,Q235-A,销钉φ10×40,图号:。

3、拆除并更换锅炉返料膨胀节1。

图号:78E92-8-0。

(材料由甲供)。

4、炉膛布风板重新浇筑,长3.6米,宽1.1米,厚度150mm,共计0.6m³;炉膛四周局部浇注料重新浇筑,长5米,高3米,厚度150mm,共计2.3m³;南北炉膛出口处拆除重新浇筑,长3米,高2米,厚度150mm,共计1m³。

5、喷涂施工,前水冷壁更换部分喷涂,面积8.5m²;炉膛4角喷涂,面积15m²;炉膛出口处喷涂,面积4m²;热电偶1.8m²及煤泥出口处2m²。

共计31.3m²。

6、施工完毕后,烘炉由电厂自行负责。

7、具体详见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

五、施工组织1、项目部人员配置1.1项目经理:1.2项目技术负责人:1.3项目安全负责人:1.4项目工艺责任人员:1.5项目材料责任人员:1.6项目焊接责任人员:1.7项目检验责任人员:2、安全施工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配置组长:副组长:成员:。

3、工程项目投入人力资源六、施工前的准备1、施工条件准备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顺利完成,希望甲方给予配合、协助,请提供下列条件和技术资料。

1.1原锅炉出厂相关的图纸及技术资料;1.2划分临时施工作业区域,除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入内。

1.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水、电、路、仓库应尽量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前的准备2.1熟悉现场、锅炉检修项目表及锅炉图纸,作好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会审。

2.2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2.3向孙庄电厂有关部门办理开工动火的相关手续。

与甲方联系电源及水源位置,以利于工程进度正常进行。

2.4人员机具准备:2.4.1根据本工程的性质和技术要求,调配检修所需各工种施工人员。

施工前进行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4.2机具调配时,应对设备进行评定,经评定合格后的设备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3、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保管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必须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必须保质保量。

所有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若无有材质证明合格证不能入库。

材料经复验无误后,分类保管。

4、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调配4.1施工人员的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项目的需求,调派有锅炉维修经验的技工,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4.2施工机具的调配,由公司生产科统一调配。

5、安全、技术交底5.1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学习图纸、施工方案等。

5.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安全规程,由现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到文明施工。

5.3了解施工项目内容、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要求。

七、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锅炉维修施工告知审批及报检正式开工前,由项目检验负责人携带锅炉维修相关原出厂图纸和技术资料及部件制造厂家的资质证件和出厂技术文件资料、施工单位资质证件、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证件和本次锅炉修理施工方案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锅炉维修施工告知审批手续,并到当地锅炉监检部门办理锅炉维修报检手续。

2、拆除注意事项2.1拆除前,应按照甲方指定的施工范围设置隔离带,用警戒绳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隔离。

2.2拆除之前,认真勘察现场,确定方位。

由甲方确定废料或拆除件存放位置。

2.3开工前应检查该锅炉与外界各系统连接管道是否已进行可靠隔绝或盲死,否则应采取措施隔绝盲死。

2.4根据锅炉检修项目需检查或拆除的内容,确定布风板浇注料、炉膛四周部分浇注料需拆除的准确位置,以及需更换的37根炉膛前墙水冷壁管段拆除的准确位置。

2.5由于锅炉房属高温、高压区域,拆除之前应对现场进行确认,没有其他危险时,方可动火。

动火之前,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6对于高空部件,拆除时要进行吊装固定,防止割断或拆除后碰伤其他管道或落地伤人。

2.7在拆除时,需进行保护性拆除的构件时,要在甲方具体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其它未拆除的设备、部件等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2.8拆除后需重新恢复的零件、部件,应按其规格、型号、材质分类存放。

2.9拆除较大物件时,应利用起重设备进行垂直运输,严禁直接抛下,以免砸伤设备和人员。

所拆除的废物就地堆放到甲方指定地点,使用现场的吊装机械(如电动葫芦、手动葫芦等)吊装,并要及时清理外运。

3、锅炉风帽及连接管更换3.1锅炉风帽拆除:先进行风帽处的浇注料拆除,拆除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损伤其他金属部件。

3.2新风帽的检查:安装前要根据设计图样要求的规格大小、材质,仔细核查新风帽的几何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要根据风帽不同规格进行编号。

3.3经检查合格的风帽,根据设计图样要求及编号分别安装、组合。

需焊接的风帽及套管,按设计要求焊接。

3.4风帽安装前的检查及安装后检查。

见下表要求。

3.5风帽与连接管的焊接,由持证合格焊工施焊。

4、拆除炉膛布风板浇注料、部分炉膛四周浇注料4.1用风镐拆除布风板上浇注料,注意不能损伤布风板母体,拆除的垃圾要技术清除出炉膛,运至甲方指定位置。

4.2按照甲方指定的位置、部位保护性拆除损坏的炉膛四周浇注料;保护性拆除需更换的37根炉膛前墙水冷壁管段处的浇注料,不能损伤其它管子及构件。

4.3依据甲方提供技术资料其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专业标准的要求。

5、浇注料施工工艺5.1炉膛四周浇注料拆除前,拆除中都应做好记录,对照与用户提供的施工图纸是否一致,否则应向用户提出。

5.2炉膛四周浇注料拆除后应将原钢筋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

5.3 Φ6 mm圆钢材质为耐热不锈钢。

5.4用Φ6 mm圆钢绑扎钢筋网:根据原图纸设计要求,用Φ6 mm圆钢绑扎钢筋网,绑丝用Φ1.2mm钢丝。

还应在宽度方向每隔1根锅炉水冷壁管,用Φ6圆钢加工弯制好后将另一根水冷壁管与钢筋网用Φ1.2 mm钢丝绑扎牢固,钢筋网的Φ6 mm圆钢距三合板距离为35mm。

5.5钢筋网绑扎牢固后,应清除油污及灰渍并用沥青漆将所有钢筋网涂刷,其厚度为1 mm。

5.6三合板:将三合板加工成合适宽度(现场确定),将其用Φ1.2mm钢丝与水冷壁管绑扎牢固。

5.7模板的配制:本次采用钢模板,其规格应根据现场实际配置使用。

5.8模板的支设,应符合下列要求规定。

①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规定。

②支撑牢固,模板组合安装便于施工,搭接缝要严密,不漏浆。

③对粘结性较强的耐火混凝土应在模板内设隔离层。

④对预留膨胀缝用三合板等应固定牢靠,避免受振动时移位。

⑤模板在支设前应涂刷脱模剂或防护机油,以防粘结。

5.9甲方专管人员到场对预埋钢筋网、涮漆、模板等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耐火混凝土浇注。

5.10所用的一切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专业技术标准要求。

5.11配合比的确定成品耐火混凝土通常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施工说明书规定的配合比和要求进行施工。

可参照甲方提供配合比要求进行。

浇注前,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制成,经有资格的检验部门检验,试块容重小于或等于设计容重,常温耐压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常温耐压强度等级,加热到700℃并经冷却后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45℅常温耐压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允许施工。

5.12搅拌配制耐火混凝土,在水泥掺合料内加入一半的水,搅拌1min,然后边搅拌边倒入粗、细骨料和剩余的水,直到搅拌均匀为止,总的搅拌时间不少于5min。

拌制好耐火混凝土的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0.5h。

5.13浇注与振捣①耐火混凝土的浇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进行振捣。

浇注层厚度不应超过300~500mm。

捣固应均匀密实。

②浇注料一般应连续进行浇注,在前一层浇注料凝结前,应将下一层浇注料浇注完毕。

如施工间隙超过其初凝期时,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

高铝水泥的初凝时间为:0.5~1h,终凝时间:6~8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