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识记谈不上 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 或再认。识记和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而回忆和再认则是识 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二、记忆系统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现代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系统。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 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 (声、光、气味、触压等)的瞬时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1到2 秒钟。在于他人交谈时,由于短时记忆我们才能把别人的话语知 觉成连贯的谈话。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20秒,除非积极加以 复述,否则信息会很快在短时间内消失。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 间极长,从一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一生。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上节回顾
上一章学习了知觉的相关内容,了解了 知觉的概念、加工过程、种类、个性差异、 一般特征、时间及空间运动知觉以及错觉。
本章主要学习心理过程中认知的第三 个步骤——记忆的相关知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六章 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什么是记忆(掌握)、记忆的种类(掌握)、记忆 的生理机制(理解)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记忆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记忆的速度、准确性和持久性上。有
的人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有的人记得慢、但记得准,记得 牢;有些人记得快,记不准但错误的印象却很久都保持着;有的 人记得慢、记不准,也忘得快。第一类人的记忆最好,对后两种 情况的学生,教师应特别引起注意,分清情况,给予帮助。在记 忆类型上,画家善于视觉形象记忆,哲学家有较强的语言逻辑记 忆,演员富于情绪记忆。运动员善于动作记忆。记忆的个性差异, 一方面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有关,也与人的职业活动有关。
记忆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和被动地留下痕迹的过程,而是一
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已形成的个性反过来也影响着记忆。例如,
兴趣、态度、信念等不仅影响对知识验的吸取,也影响它们的
保持。凡是符合人的兴趣和需要的材料就记得快,记得牢。因为
兴趣需要推动着他专心致志地去研究,去吸取有关的知识。一个
二、记忆过程
识记(掌握)、保持(掌握)、再现(掌握)
三、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掌握)、短时记忆(掌握)、长时记忆 (掌握)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 提取。
感知过的、体验过的、思考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 为个体经验。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 的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的出来,这就是记忆。不仅 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在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 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与头脑中。在生 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 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 候回想得起,或当它们再度出现的时候能认得出来。这些都是 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 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记忆具有选择性,环境中 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 识记是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编码过程是将新输入的信息与个 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某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保持是识记过 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保持就是信 息的存储。存储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存储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 上都会发生变化。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 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 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 来的过程称为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识提取 信息的过程。
(二)记忆的神经回路说
记忆的神经回路说认为一个记忆对应一个伴随特定刺激传给 脑的冲动的信息群,这些冲动的信息群沿着脑中的神经元依次传 递就构成了特定的神经回路群,特别是冲动碰巧返回到原来的神 经元时,就形成了闭合回路。这是该信号便在回路内循环,循环 传递持续一定的时间后,便开始衰减,直到消失。短时记忆就是 神经系统回响回路中的反响效应。如果持续的反响活动引起某种 比较持久的结构上的变化,便形成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 它们的区别不仅仅是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或信息保持量的多少, 而是在于它们在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 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首先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加工; 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每一个阶段都进 行适宜于下一阶段的加工。由于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他能 够控制信息在这三个系统之间进行运输和加工。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三、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假说
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大脑皮质上暂时 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就是识记。 暂时神经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 受到强化而得到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回 忆和再认则被认为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 动。
(四)记忆的脑定位说
记忆是不同脑部位都参与的复杂的联合活动(信息多数存储 在大脑皮质,也有信息存储在边缘系统、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部位)。但是不同的脑部位存储的信息功能是不同的。
三、记忆与个性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记忆,人 们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积累知识经验。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个 性心理特征。同时,人们记忆品质上的差异及记忆类型的不同反 映出人们的个性差异。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三)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
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把核糖核酸(RNA)看作是记忆分 子。已有大量的行为证据表明给这个假说以支持。例如,人脑细 胞中的RNA的浓度,跟人的学习能力一样,起先随着年龄而增长, 随后又随着年老而下降。当神经细胞受到反复刺激时,RNA在这 些神经细胞中的浓度会增加。RNA的合成受阻,动物的记忆就会 遭到破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