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员体能研究开题报告

运动员体能研究开题报告

能训练的差异也相应突出,在当今高水平比赛中双方技战术水平相
近,运动员体能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
用。因此体能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能训
练成为球队制胜的法宝,日益受到所有教练员的重视。
体能训练作为发展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唯二途径,因此在体能训练
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做支撑。由于
王兴,蔡犁,吴雪萍,罗慧慧,刘海荣.对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01).
[19]
王卫星.2004年中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点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20]
谢安.体能训练基本原理初探[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2).
代教练员、运动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
是,纵观世界篮坛,近年来我国男篮女篮在与世界强队的对抗中都不
同程度地暴露了身体训练不足的缺陷。身体单薄、对抗性差已经成为
制约我国篮球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
长期以来我国在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
面来看,也反映了我们在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尤其是对高水平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上理论研究上的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当前中国竞
技能方面的书刊和文献,发现对体能训练理论
的诊释存在着不少分歧。首先我国许多的观点表述不一,这种现象严
重妨碍了我国对体能理论研究的进程,从根本上制约了体能训练在实
益的参考,促使篮球运动有新的突破,早日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
列。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徐本力.专项理论到运动训练科学——兼论运动训练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2]
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15]
张玲.体能训练热点问题综合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16]
邓运龙,张海忠.论现代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04).
[17]
李炯.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及其与技战术关系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02).
[18]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2010级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
体育系: 年级:10级体教10班 专业: 教育
学生姓名
胡蘅
学号
201010271
指导教师
黄凯
论文题目
运动员体能研究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
型、对抗性体能一技能类项副。作为技能与体能结合的同场对抗性
四、高校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能、体能训练、体能测量与评价等方面的
著作、文献,深入地了解篮球运动及其他运动项目的体能测量与评价
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对本论文所涉及的测试指标、方法与手段
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测量与评
价指标的选定与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3]
袁运平,王卫.运动员体能结构与分类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4]
宁贺男,李锋.浅谈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5]
厉丽玉.略论体能及其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1997,(01).
[6]
张良力,袁运平.对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04).
国高水平球队进行实地考察、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进行总结,
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新的体能训练方法,为全面提
高和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便使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有理论基础,即使球体能训练系统化、方法具体化,
并且能有的放矢,从而为篮球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有
项目,体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战术的基础,是运动员长时
间、高强度进行比赛的保证。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加快了攻守
转换的速度、增强对抗的激烈程度,尤其是攻击性防守的出现,对运
动员体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普及和交流的增多,
篮球技战术体系日趋成熟,各队在训练内容和方法上逐渐接近,而体
国际政治原因,我国长期被排斥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我国竞
技体育与国际交流机会很少,所以我国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起步
较晚。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更是如此,我国篮球运动在1974年以前,除参加过有限的几次友好国家之间的比赛之外,几乎与世隔绝,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1974年后,经过几
通过实验,论证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对篮球体能各个指标的提高比
原来的体能训练方法更具有优越性。
[7]
于乐.浅谈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黑龙江史志,2008,(18).
[8]
陈月亮.现代训练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概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
[9]
杨培杰.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及建议[J].湖北体育科技,2009,(01).
[10]
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01).
践中的运用,不利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其次,在体能训练方
面,存在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法更滞后的现象,除了传统训练模式
方式上的翻新外,对能有效提高体能水平的实践研究少之又少,而且
还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并没有深入的把握体能训练的精髓。因此,笔者
在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专门访问、对我
[11]
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12]
刘新征,赵志明.现代篮球运动供能特点与专项体能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13]
王昌福,郎纯洁.高校大学生野外生存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14]
蒋琴华,赵琦,邓欣博,周程.对江苏省女子篮球一队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践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