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 )
A. 制造费用
B. 外购材料
C. 折旧费
D. 外购动力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生产工人薪酬
B. 车间、分厂管理人员薪酬
C. 厂部管理人员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B. 职工教育经费
C.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机物料消耗 B. 辅助生产工人工资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厂房折旧费用
5.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原料费用
B. 主要材料费用
C. 车间折旧费用
D.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6.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 直接材料
B. 机物料消耗
C. 机修费用
D. 直接人工
7.“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 ) A.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C.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 D.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8.基本生产成本应该按(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
B.成本项目
C.费用要素
D.费用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有( )
A. 对外投资的支出
B. 购置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支
出
C. 滞纳金、罚款、违约金
D.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2.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有( )
A. 折旧费
B. 职工薪酬
C. 直接人工
D. 税金
3.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有( )
A. 利息支出
B. 汇兑损失
C. 利息收入
D. 金融机构手续费
4.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直接生产费用
B. 直接计入费用
C. 间接生产费用
D. 间接计入费用
5.下列各项中,应该列入直接生产费用的( )
A. 原料费用
B. 机物料消耗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主要材料费用
6.为了进行成本的审核和控制,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 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
B.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C.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盘点验收制度
D. 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7.在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时,应特别注意()之间费用界限的划分。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
C.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8.以下税金中,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土地使用税 D.车船使用税
三、判断题
1.产品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所进行的分类。
()
2.企业为了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使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多个会计年度)内受益的支出,均属收益性支出。
()
3.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
( )
4.“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 )
5.机物料消耗和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等, 均属间接生产费用。
( )
四、综合题
1.某企业2010年3月份的支出情况如下:
⑴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其中,甲产品发生直接费用77 000元,乙产品发生直接费用33 000元,共计110 000元。
⑵本月车间一般消耗用材料5 2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 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办公费等1 400元,共计10 000元。
⑶购买某项固定资产,支付3 700元。
⑷预付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6 000元。
(摊销期为20
个月)
(5)支付厂部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等共计15 000元。
(6)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包装费等共计9 000元。
(7)月末,甲产品尚有在产品200件,其单位在产品成本为30元,乙产品全部完工。
本月制造费用分配比例为:甲产品70%,乙产品30%。
要求:(1)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划分五条费用界限的原理计算出甲、乙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李明于2010年年初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其自己设计的一种A 产品。
年末,公司会计因病无法完成年末的财务报表,但该会计已经正确地计算了年末存货的数据,具体如下:
原材料 92 000元
在产品 63 000元
产成品(1 200个) 177 000元
因为这是第一年生产,所以年初没有存货。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结果,李明自己计算了当年的经营成果,其结果如下:
销售净额 1 221 200元
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1 327 200元
其中:购买原材料 362 000元
生产工人工资 220 000元
发生的制造费用 340 000元
销售费用 141 200元
管理费用 264 000元
净亏损 106 000元
李明对公司的经营成果非常不满意。
他说:“今年我们不但亏损了106 000元多,而且单位成本也太高。
我们销售了4 000个A产品,总成本为1 327 200元,平均单位成本这331.80元,而有些竞争对手的单位成本只有175元。
不用会计我也知道今年的经营结果糟透了。
”要求:你是否同意李明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如果你不同意李明的说法,请解释其在计算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予以更正。
假设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C 3.D 4.C 5.C 6.C 7.B 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CD 4.BD
5. ACD
6.ABCD
7.AC 7.BCD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综合题
1.编制会计分录: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77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 33000
贷:原材料 110000 (2)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原材料 5200
应付职工薪酬 3400
银行存款 1400
(3)借:固定资产 3700
贷:银行存款 3700
(4)借:长期待摊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借:制造费用 300 (6000/20=300)贷:长期待摊费用 300
(5)借:管理费用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6)借:销售费用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计算如下:
⑴应计入成本费用
=77000+33000+10000+6000+15000+9000=150000(元)
⑵本月应计入成本费用
=77000+33000+10000+300 +15000+9000=144300(元)
⑶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
=77000+33000+10000+300=120300(元)
⑷本月应计入甲产品成本费用
=77000+(10000+300)×70%=84210(元)
本月应计入乙产品成本费用
==33000+(10000+300)×30%=36090(元)
⑸本月完工甲产品成本=84210―30×200=78210(元)
本月完工乙产品成本=36090(元)
上述费用的划分可见下表
2.
完工产品成本=(362 000-92 000)+220 000+340 000 -63 000 =767 000(元)
单位产品成本=767 000÷(4 000+1 200)=147.50(元)
利润=[1 221 200-(767 000-177 000)-141 200-264 000]×(1-25%)=169 500(元)
从上述上算中可以看出,李明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李明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三个错误:(1)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2)混淆了当期生产费用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关系;
(3)按销售数量而非按生产数量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