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与新进展讲课讲稿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与新进展讲课讲稿
五、治疗原则
(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 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 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 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病灶 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适当,有助于 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 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 少,效果较单药为佳。
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大量结核菌进入肺, 形成干酪灶,干酪灶坏死,液化咳出而 成空洞。病灶吸收,修补与恶化、进展 交互进行。灶内反复支气管内播散,病 程迁延,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具有X 线显示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多伴有支气管扩散灶和明显胸膜增厚, 肺纤维组织收缩,肺门向上迁拉,肺纹 理呈垂柳状,纵隔向病侧移位,其余肺 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4、发绀 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 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 缺氧发绀。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 张、胸闷气促、发绀,应立即进行抢救。 5、 胸痛 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 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 吸及咳嗽而加重。
四、临床检查
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 验,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 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 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 发性耐药。药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 结核菌生长缓慢,有时仅偶尔繁殖(B、C 菌群),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 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 是化疗成功的关键。
结素试验阴性反应除表示没有结核菌感 染外,尚应考虑以下情况。结核菌感染 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在该 变态反应产生之前,结素试验可呈阴性。 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或营 养不良,麻疹、百日咳等患者,结素反 应亦可暂时消失。严重结核病及各种重 危患者对结素无反应,或仅出现弱阳性, 与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暂时受抑有关, 待病情好转,可转为阳性反应。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与新进展
二、病理分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以原发结核感染 所致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 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肺内结核灶经过淋巴引流入肺门, 引起肺淋巴结肿大。肺结核-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多发生在肺上叶底部、肺中叶和肺下叶 上部。多见于儿童。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亚急性、慢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全身中毒症 状明显,常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胸部X 线表现为肺内细小如粟粒状,等大,均 匀的播散于两肺。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 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缓慢,播散灶大 小不均匀,新旧不等,较对称分布在两 肺上中肺野。机体免疫高,少量结核菌 分批血行播散入肺引起。
其他如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如白血病、 淋巴瘤、结节病、艾滋病等)患者或年老 体衰者的结素反应亦常为阴性。
痰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痰菌阳性 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
如何正确留取痰标本: (1)病人留痰标本前用清水漱口; (2)做深呼吸数次后收腹用力咳出来自支 气管深部的脓样或粘液样痰液,痰量不 少于3毫升,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 物; (3)留痰标本要使用专用的痰盒,及时送 到结核病防治所检查; (4)在治疗期留痰培养标本时,应在停药 48小时后留取。
PPD试验方法 PPD(纯蛋白衍生物)试验法: 在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1/3处,0.1ml皮 内注射,48—72小时观察结果。 硬结直径﹦(横径+纵径)/2。 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 10—19mm为阳性,≥20mm为强阳性,或 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或淋巴管炎 为强阳性反应。
(三)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型、纤 维空洞及干酪性肺炎。是肺结核中的主 要类型。 浸润型肺结核:原先潜伏在肺内的结核 菌有机会重新繁殖,引起渗出和细胞浸 润,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灶(内源性 感染)。与排菌人密切接触,反复由呼 吸道内感染而发生浸润型肺结核(外源 性感染)。X线表现为发生在锁骨上下的 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四)结核性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 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 脓胸。 (五)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 名。如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 结核、肠结核等等。 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 应,可形成空洞。若能及时诊断,并予 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 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 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 经。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 痰呈粘液脓性。 2、 咯血,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痰中带血多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 所致;中等量以上咯血,则与小血管损伤 或来自空洞的血管瘤破裂有关。
3、发热 咯血后常有低热,可能发绀因 小支气管内残留血块吸收或阻塞支气管 引起的感染;若发热持续不退,则应考虑 结核病灶播散。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 灶可因机械性损伤血管,或合并支气管 扩张而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 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 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胸闷气促。
结素试验仍是结核病综合诊断中常用手 段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 若呈强阳性反应,常表示为活动性结核 病。结素试验婴幼儿的诊断价值较成人 为大,因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 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 染的活动性结核病,有必要进行治疗。 如果2年内结素反应从<10mm增加至10mm 以上,并增加6mm以上时,可认为有新感 染。
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 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 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 炎)。 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 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 缩形成。
空洞形态:干酪慢性空洞见于干酪样肺 炎,洞周为干酪坏死物、无壁;厚壁洞, 见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净化空洞 系经有效合理化疗,结核菌已被消灭, 痰菌阴性连续一年以上,但空洞仍在, 故亦称为“空洞开放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