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

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

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
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洗胃(stomach lavage)是将胃容物冲洗抽吸出来的操作。

目的是彻底清除自服或误服的毒物;排空胃食物残渣为切除术作准备;对毒物进行鉴定;对肿瘤进行细胞学分析等。

洗胃是抢救服毒者生命的关键。

一般服毒者,除吞服腐蚀剂(强酸、强碱等)者外,一律要在6小时迅速、彻底洗胃,超过6小时以上者,也要争取尽可能洗胃。

然而,洗胃也会因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合作情况,及操作者对适应证、禁忌证的掌握不当,操作不熟练或操作违规等引致并发症,甚至死亡。

本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就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作一复习性讨论。

一、适应证:
(一)清除胃毒物。

(二)胃瘢痕性幽门梗阻做术前准备。

(三)做胃十二指肠检查前的准备。

二、禁忌证
(一)吞服腐蚀性药物、毒物的病人。

(二)食管静脉曲、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胸主动脉瘤、冠心病、重度高血压、心力衰竭、深昏迷、休克等。

三、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
一、急性胃扩
(-)原因
1.洗胃管孔被食物残渣堵塞,造成活瓣作用,使洗胃液体只进不出,多灌少排,进液量明显大于出液量,导致急性胃扩。

2.洗胃过程中未及时添加洗胃液,药液吸空或药管吸头一部分甚至全部浮出药液面.使空气吸入胃,造成急性胃扩。

(二)症状
腹部高度膨胀,呕吐反射消失,洗胃液吸出困难。

(三)预防及处理
1.遇餐后中毒,洗胃前应先刺激咽喉部,加速催吐,以防食物阻塞胃管。

2.对昏迷病人,小剂量灌洗更为安全可靠。

3. 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液量与抽出液量平衡,并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4.洗胃前备好足量药液,以防洗胃过程中因药液不足导致空气吸入胃。

5.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膨隆等。

6. 对于已发生急性胃扩的患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如因洗胃管孔被食物残渣堵塞引起,立即更管重新插入将胃容物吸出;如为洗胃过程中空气吸入胃引起,则应用负压吸引将空气吸出等处理。

二、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
1.插管创伤。

2.病人剧烈呕吐造成食道黏膜撕裂。

3.当胃容物基本吸、排尽后,极易因洗胃机的抽吸造成胃黏膜破损和脱落而引起胃出血。

4. 烦躁、不合作的患者,强行插管引起食道、胃黏膜出血。

(二)症状
洗出液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清醒病人主诉胃部不适、胃痛,严重者脉搏细弱、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呕血、黑便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插管动作要轻柔,快捷;插管深度要适宜。

2.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病人过度紧的情绪。

3.抽吸胃液时负压适度,洗胃机控制在正压0.04MPa,负压0.03MPa。

对昏迷、年长者应选用小胃管、小液量、低压力抽吸(0.01≈0.02MPa)。

4.如发现吸出液混有血液应暂停洗胃,按医嘱予胃粘膜保护剂,止酸、止血等。

5.大量出血时应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三、窒息
(一)原因
1.清醒病人可因胃管或洗胃液的刺激引起呕吐反射,昏迷病人因误吸而窒息。

2. 严重有机磷中毒的病人因毒物对咽喉部的刺激造成喉头水肿,易导致呼
吸道阻塞。

3.胃管的位置判断错误,洗胃液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二)症状
躁动不安、呼吸困难、紫绀、呛咳、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三)预防及处理
1.插管前在胃管上涂一层液体石蜡,以减少对喉头的摩擦和刺激。

2.患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熟练掌握胃管置入技术,严格按照证实胃管在胃的三种方法(①用注射器抽取胃容物,用试纸检查呈酸性。

②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2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区听到气过水声。

③置管末端于水中,看到无气泡逸出。

)进行检查,确认胃管在胃后,方可进行洗胃操作。

4.如发生窒息,立即停止洗胃,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心、肺复抢救及必要的措施。

四、吸入性肺炎
(一)原因
轻中度昏迷患者,因意识不清,洗胃不合作,洗胃液大量注入未被吸出,引起反射性呕吐,洗胃液被吸入呼吸道;或拔除胃管时没有捏紧胃管末端,而使胃管液体流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

(二)症状
病人表现为呛咳,肺部听诊湿啰音和水泡音。

(三)预防及处理
1.洗胃时采用左侧卧位,头稍低偏向一侧。

2. 烦躁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昏迷病人洗胃前行气管插管,将气囊充气,可避免胃液吸入呼吸道。

4.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液量与抽出液量平衡,严密观察并记录洗胃出入液量。

5. 一旦有误吸,立即停止洗胃,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吸入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吸引。

6.洗胃毕,协助病人多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五、急性水中毒
临床上把脑细胞水肿、肺水肿、心肌细胞水肿统称为水中毒。

(一)原因
1.洗胃时,多灌少排,导致胃水贮存,压力增高,洗胃液进入肠吸收,超过肾脏排泄能力,血液稀释,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水中毒。

2. 洗胃导致失钠,水分过多进入体,使机体水盐比例失调,发生水中毒。

3.洗胃时间过长,增加了水的吸收量。

(二)症状
早期患者出现烦躁,神志由清楚转为嗜睡,重者出现球结膜水肿,呼吸困难,癫痫样抽搐、昏迷。

肺水肿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三)预防及处理
1.对昏迷患者用小剂量灌洗更为安全。

洗胃时每次灌注液限为300ml-500ml,并保持灌洗出入量平衡。

2.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等。

对洗胃时间相对较长者,应在洗胃过程中常规查血电解质,并随时观察有无眼球结膜水肿及病情变化等,以便及时处理。

3.在为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时,如相应的洗胃液不容易取得,最好先用1000ml~1500ml温清水洗胃后,再换为0.9%~1%的温盐水洗胃至清亮无味为止,避免造成低渗体质致水中毒。

4.一旦出现水中毒应及时处理,轻者经禁水可自行恢复,重者立即给予3%~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以及时纠正机体的低渗状态。

5. 如已出现脑水肿,及时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纠正。

6. 出现抽搐、昏迷者,立即用开口器、舌钳(纱布包缠)保护舌头,同时加用镇静药,加大吸氧流量,并应用床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7.肺水肿严重、出现呼吸衰竭者,及时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通气。

六、虚脱及寒冷反应
(一)原因
洗胃过程中病人恐惧、躁动不安、恶心、呕吐,机械性刺激迷走神经,力亢进,心动过缓加之保温不好,洗胃液过凉等因素造成。

(二)症状
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周身皮肤湿冷、寒战、脉搏细弱。

(三)预防及处理
1.清醒病人洗胃前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病人紧恐惧的情绪,以取得合作,必要时加用适当镇静剂。

2.注意给病人保暖,及时更换浸湿衣物。

3.洗胃液温度应控制在25~38℃之间。

七、胃穿孔
(一)原因
1.多见于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而洗胃者。

2.病人患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等洗胃禁忌证者。

3. 洗胃管堵塞出入量不平衡,短时间急性胃扩,继续灌入液体,导致胃壁过度膨胀,造成破裂。

4.医务人员操作不慎,大量气体被吸入胃致胃破裂。

(二)症状
腹部隆起,剧烈疼痛,腹肌紧,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脸色苍白,脉细速。

腹部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部B超检查可见腹腔有积液。

(三)预防及处理
1.误服腐蚀性化学品者,禁止洗胃。

2. 正确掌握洗胃操作技术,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3.洗胃前详细询问病吏,有洗胃禁忌证者,一般不予洗胃。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但不处于活动期者洗胃液应相对减少,一般300ml/次左右,避免穿孔。

4.电动洗胃机洗胃时压力不宜过大,应保持在100mmHg左右。

5.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有无烦躁不安、腹痛等。

6.胃穿孔者立即行手术治疗。

八、中毒加剧
(一)原因
1.洗胃液选用不当,如敌百虫中毒者,应用碱性洗胃液,使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2.洗胃液灌入过多,造成急性胃扩,增加胃压力,促进毒物吸收。

3.洗胃液过热,易烫伤食道、胃黏膜或使血管扩,促进毒物吸收。

(二)症状
清醒患者意识可逐渐变模糊,昏迷患者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毒物的理化性质不明者,选用温清水洗胃。

2. 洗胃时先抽吸胃浓缩的毒物后再灌注洗胃液,避免毒物被稀释后进入肠道吸收。

3.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九、心衰或心脏骤停
患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可由于插胃管给其患者带来不适、恶心、呕吐甚至挣扎,这样可加重心脏负担,加重或诱发心衰。

由于胃管的机械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心脏骤停。

十、呼吸停止
如患者处于抽搐持续状态,呼吸抑制,此时如洗胃可导致呼吸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