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2.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3.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4.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5.下列天气现象中对甘肃生产、生活活动影响很小的是()A.春季沙尘暴B.夏季台风C.秋季低温D.冬季寒潮6.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8.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9.“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10.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1.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12.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海洋水13.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14.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煤炭资源C.石油D.钢铁15.我们学校所在的温度带是()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16.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17.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18.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A.冬季风B.东北风C.夏季风D.台风19.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20.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1.在现代运输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A.飞机B.火车C.船舶D.汽车22.山东地理兴趣小组对黄河入海口附近进行了考察和走访,下图为黄河入海口附近图。
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近年来,甲处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浪变大,冲刷了三角洲B.风力变大,吹走了泥沙C.中游水土保持使入海泥沙减少D.山东当地人挖走黄河泥沙2、黄河进入山东段的特征是( )①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②初冬和初春季节可能有凌汛③流域面积狭小,形成“地上河”④泥沙含量急剧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甲、乙、丙、丁四轮廓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2、图中四省区中,黄河干流没有穿过的是( )A.甲B.乙C.丙D.丁24.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A.a B.c C.d D.b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2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哺育了我们华夏民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A.都注入东海B.航运价值高C.自东向西流D.流经三级阶梯2、关于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河套平原位于黄河的中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水量丰富,汾河和渭河是重要支流D.长江中下游航运便利,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利支撑26.读“中国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C.大陆轮廓特征D.地理位置特征2、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A.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B.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C.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D.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3、图中人口稠密区所处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发源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2、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B.中游——填湖造陆建房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28.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A.煤炭资源B.石油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3、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4、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30.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想题。
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黄河入海口二、解答题3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读下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________、________、台。
(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2)①是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全称),②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__,③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④是________海峡。
(4)简单评价我国疆域辽阔的优越性_______。
32.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例中字母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于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地形主要是________和低缓________。
二者大致以________一线为界。
(3)土地类型C所分布地区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土地类型D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3.读下列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和山脉名称:B_____盆地,E______平原。
(2)读图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______为主;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3)图甲中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气候,A地与E地纬度大致相同,但气温差异大,主要是_______(“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造成的。
(4)C地的温度带为______。
34.读我国地形、地势图,回答问题。
(1)“图A”所反映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的地形类型中,M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阶梯。
读“图B、图C”概括我国的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中山脉D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图C”中山脉F是我国许多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个)35.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中A、B两地的名称是:A为____;B为____。
(2)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叫做无人区。
由图可知,无人区较广的有C____、D____、青海三省区。
(3)C省区的简称是____,D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是____。
(5)2016年1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_____)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B.解决人口素质问题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四大地区中,西北地区降水十分稀少,突出特征是干旱,人口也较少,华北平原虽然降水更多些,但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十分紧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故选C。
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出行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森林、风能、土地、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开发利用后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煤、石油,故选D。
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①地1月气温在0°C以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可判定是武汉.②地年降水量40--50mm之间,说明降水稀少--可判定是乌鲁木齐.③海拔在5000米以上,可判定是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