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含答案)

新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含答案)

新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分类复习——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与对联(教师专用)知识梳理:一.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习惯用的固定的词语,成语用的恰当,能使语言简洁、生动,有更强的说服力,成语有三字、五字、六字等不同形式,但一般为四个字,且不能随意更改。

二.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其生活经验和愿望。

三.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固定词语。

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四.歇后语:是一种短小、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形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歇后语可分为喻义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两种。

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主要是:(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一)成语归类1.按来源归类(1)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如:女蜗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如:坐井观天守株待兔画蛇舔足愚公移山(3)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如:入木三分三顾茅庐手不释卷负荆请罪2.按字数归类(1)三字成语。

如:下马威想当然吃白食迷魂汤一言堂(2)五字成语。

如:一肚子坏水舍命陪君子翻脸不认人(3)六字成语。

如:上气不接下气二者必取其一一代不如一代(4)七字成语。

如:同是天涯沦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儿行千里母担忧(5)八字成语。

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6)九字成语。

如: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7)十字成语。

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8)十一字成语。

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9)十二个字的。

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10)十四字成语。

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3.按结构分类4.按用法归类5.按近义词、反义词归类6.按所含的字归类......(二)俗语归类1.三字俗语。

如:下台阶安乐窝2.五字俗语。

如:一碗水端平无巧不成书3.六字俗语。

如:百闻不如一见不分青红皂白4.七字俗语。

如: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管三七二十一5.八字俗语。

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6.九字俗语。

如: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7.十字俗语。

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8.十一字俗语。

如:人要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

9.十二字俗语。

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三)谚语归类1.天气谚语。

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农业谚语。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3.生活谚语。

如: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四)歇后语精选。

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五)对联精选。

如: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提升训练1.下面几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妄自非薄刻舟求剑藕断丝连众口铄金B.望梅止渴爱不失手才疏意广博古通今C.抽薪止沸急中生智栩栩如生循规蹈矩D.神采唤发和颜悦色饱经风霜踌躇满志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组是(C )。

A.街头报刊亭那位老婆婆一面叫卖一面叹气,她看上去白发苍苍,老态龙钟....。

B.我想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人人都能出口..成章..,把口中说的写下来就是好散文。

C.小明在班上威信很高,课间,他经常哗众取宠....,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D.李自成听了这个消息不由得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和清兵决一死战。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拾金不(昧)各(抒)己见持之以(恒)翩翩起(舞)精(益)求精锲而不(舍)龙(腾)虎跃(别)开生面口蜜(腹)剑巧舌如(簧)(舍)己为人鞠(躬)尽瘁(1)描写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鞠躬尽瘁(2)描写活动的:翩翩起舞龙腾虎跃别开生面(3)描写语言的:各抒己见口蜜腹剑巧舌如簧(4)描写学习态度的: 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锲而不舍4.将下列三字俗语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A.应声虫B.糊涂虫C.纸老虎D.门外汉E.睁眼瞎F.替罪羊(1)代人受过的人(F )(2)目不识丁的人(E )(3)随声附和的人( A )(4)外强中干的人(C )(5)外行的人( D )(6)不明事理的人(B )5.把下列的谚语补充完整。

(1)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2)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时难。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6.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3)老鼠过街——人人喊打(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7.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对联所歌咏的名人。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提升训练1.把歇后语语补充完整。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2.下列成语中含有错别字的请改正,没有错别字的打“√”。

拨苗助长(拔)心心相映(印)川流不息(√)谈笑风声(生)决无仅有(绝)博大精深(√)3.写出成语中主要的历史人物,再按要求填空。

(1)三顾茅庐(刘备)(2)才高八斗(曹植)(2)入木三分(王羲之)(4)一饭千金(韩信)(5)乐不思蜀(刘婵)(6)单刀赴会(关羽)(7)草船借箭(诸葛亮)(8)望梅止渴(曹操)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是:1、2、5、6、7、84.根据数字猜成语。

1256789(丢三落四)333 55555(三番五次)23456789(缺衣少食)9寸+1寸=1尺(得寸进尺)5.照样子,填写相关的俗语。

例: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不劳而获的人——(寄生虫)不要脸皮的人——(癞皮狗)失去权势的人——(落水狗)恩将仇报的人——(中山狼)没有骨气的人——(软骨头)粗心大意的人——(马大哈)6.填人名,补全歇后语。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穆桂英)出征——马到成功(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7.探究。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你觉得下列哪个答案最好,选一选。

((3))(1)猪八戒(2)李清照(3)胡适之当堂小测1.选择数字填入下面的括号里,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写两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16分)(千)方(百)计(千)姿(百)态(千)山(万)壑(十)拿(九)稳(七)手(八)脚(五)脏(六)腑三心二意五颜六色2.填字组成语,并解释所填的这个字的意思。

(16分)处之(泰)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心急如(焚):烧。

(崇)山峻岭:高。

一丝不(苟):苟且、马虎。

3.先把意思和相应的成语连起来,再完成下面的填空。

(12分)(1)形容说话婉转生动。

(2)无稽之谈(2)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4)老生常谈(3)没有根据的谈论。

(3)夸夸其谈(4)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1)娓娓而谈上面四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言论的,其中指让人喜欢的言论是娓娓而谈,指让人讨厌的言论是夸夸其谈、老生常谈、无稽之谈。

还有不少形容言论的成语,请再写两个:滔滔不绝、妙语连珠4.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成语。

(18分)几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在这几年中,同学们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写两个表示同学间情谊的成语)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马到成功!我祝愿我的老师身体健康!(每条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祝福的成语)5.阅读下面这副对联,问答问题。

(20分)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1)这副对联下联包含的三位宋代著名文学家是:王安石、苏轼、陆游。

(2)请从上联选出一个人物,写出与其相关的一个典故.孔明:空城计6.下面的对联有对得不工整之处,请你修改并写在横线上。

(18分)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秀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秀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