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四章


惠普致力于在开展业务的每个国家和社区,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人文建设和社会繁荣 的重要力量。 •惠普在回收电子废弃物、提 升全球供应链标准以及推动信息技术的普 及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34
康柏公司历史及概况



1982年 康柏公司成立。 1984年 收入达1.112亿,创美国商业纪录。 1985年 年收入达3.29亿,创行业纪录。股票在 美国纽约证券所上市。 1986年 收入达5.039亿,创美国商业纪录。个 人电脑销售达到500000台,进入全球财富500强。 1987年 第一百万台个人电脑售出。 1988年 销售收入报告销售额达到12亿。 1989年 推出康柏笔记本。推出第一台服务器 server。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社会再生产的涵义及结构 1.社会再生产的涵义: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 过程。 2.社会再生产的结构类型: (1)从构成看: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社会生产关系 的再生产 (2)从规模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从方式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要素) 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技术管理)
27
6、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不 断提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下降,造 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又必 然造成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增加。从而必然造成大 量的劳动者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7、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 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资本积累的进行 必然会引起资产阶级财富和无产阶级贫困同时积 累。 9、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规律,在于资本主义社 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2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四、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一般意义上的贫困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 在的问题。 10月17日为“世界反贫困日” 2、贫困问题的存在与演变与各个国家深层 次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 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综合作 用有关。 3.我国贫困问题的特殊性。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 其历史趋势
第三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考察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 怎样转化为资本。通过学习本章,在掌握剩余 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再生 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7
相对过剩人口是不是社会上绝对多余的人 口?是不是社会财富和生产能力已经容纳 不下的过剩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该退出市场竞争 领域?

1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相对过剩人口的社会影响 (1)产业后备军与蓄水池 (2)对在业工人的影响:资本家可以借机加重对在 业工人的剥削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周期性过剩 (2)潜在的过剩人口:农村的过剩 (3)停滞的过剩人口:无业或基本无业 (4)结构性失业人口:即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 中的应用,一些工人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而被抛到失业队 伍中。
26
2、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积累 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增殖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的内因是追求剩余价值;外因是 竞争。 4、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 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在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 成会不断提高。 5、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 资本集中。

30
惠普公司
惠普公司

•惠普公司成立于1939年。 •公司总部位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 •马克•赫德(Mark Hurd)任公司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惠普是全球最大的信 息科技(IT)公司之一。在截止至2007年 10月31日的2007财年中,收入达1043亿美 元。在2007年美国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4 位。
剩余价值
源泉
资本积累
源泉
扩大再生产
获取更多m
7
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1、实质: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增殖资本,继 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省吃俭用”、“节欲”的结果吗? 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生产的”。
2、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①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 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并以等价交换的形式占有别人的 商品。 ②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 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及其剩余价值的规律。
2、相对贫困化:指工人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 入中的比重下降。(100-101页) 3、绝对贫困化:工人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 (间歇的、偶尔的)
21

当代资产阶级国家阶级的变化


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经济关系发 生了许多变化,如股份公司形 式普遍采用,出现股权分散化; 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出 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一 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职工 工资逐渐增加,而且普遍实行 社会保险和福利等等。 出现这些新变化的根源,主要 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于工人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 而向资产阶级展开的斗争;也 在于资产阶级迫于形势的发展 而改变斗争策略和统治方法, 以求模糊劳资界限,缓和阶级 矛盾。这些新变化只是使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起了部分的质变, 而没有根本性的质变。
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极其源泉 1、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 为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积累的含义: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3、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是 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4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w 2、从再生产动态的角度发现新的特点 ★ 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用 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 资本家所积累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包括资 本家追加不变资本 ★ 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 要。(工资不可能过高) 结论: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 再生产的统一。
19
4、失业: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失业同样不 可避免。
2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 贫困化
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随着资本积累出现两极积累:一极是财富作为 资本在资本家手里的积累,一极则是创造这些财富 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 ◇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极 分化
1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 1、价值构成(价值形态):不变资本 / 可变资 本 2、技术构成(物质形态):生产资料 / 劳动力 3、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 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 三者的逻辑关系图 4、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前提:个别资本增大。
25
本章知识要点小结
1、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到把资本 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 的特点:①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 本,是由工人生产出来的。②资本家预付的全部 资本,不管最初来源如何,经过若干次再生产过 程,都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积累物。③工人的消费, 是再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工人阶级在劳动 过程之外也从属于资本。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 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1、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1)需求的相对或绝对减少 有机构成不变时会怎样? 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对劳 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 (2)供给的绝对增加 ——女工、童工的加入(沃尔玛)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和加入 ——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和加入 ★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23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1、原始积累 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原始条件”:资本和劳动 力 2、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形成雇佣劳动者队伍 3、对货币财富的掠夺 ——形成货币资本
2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过渡的客观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 ——客观物质条件:生产的社会化 ——主观条件:无产阶级的觉醒
32
科技领导地位
惠普的三大业务集团在多个核心技术领域 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产品集团:商用和家用电脑、移动计算 设备和工作站等 •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喷墨打印、激光打印、 商业打印、打印耗材、数码摄影和数码娱 乐等 •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产品包括存储和 服务器、管理服务和软件等

33
贡献
36
案例内容: 2001年9月3日,全球著名电脑生产企业惠 普公司与康柏公司宣布合并,成立“新惠 普”,震动了世界电脑业。惠普是计算和 成像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00年的持 续运营收入总值达488亿美元。康柏是从事 硬件、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企业,2000 年销售额为400亿美元。这两家公司的合并, 将导致一家年营业收入高达870亿美元的巨 型公司出现,同时,其资产也将攀升至564 亿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