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工作的几个问题
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工作的几个问题
1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化转型正式启动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不失时机地推进其他商业银
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
在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回收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对具备 条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财务重组,抓紧清算政策性业
务损失。充分发挥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优势,积极探索新业
2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资产公司转型时期的主要风险
1、资产管理、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仍然存在 2、盲目多元化和投资 3、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防火墙 和风险隔断,风险增大 4、不当关联交易行为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问题增多,信 息披露不足,缺乏有效监管
2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 • • • • • • • • • • S0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 商业化收购业务统计表 委托资产处置业务统计表 委托资产处置业务一览表 追加投资业务统计表 追加投资项目一览表 托管、停业整顿、关闭清算业务汇总统计表 托管、停业整顿、关闭清算业务分项统计表 资本金业务统计表 政策性债转股情况汇总表 资产管理公司统计指标时序表 持有金融机构股权卡片
1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资本金增值幅度较大
• 截至2008年末,四家资产公司资本金合计 亿元, 四家资产公司在最初各100亿元资本金的基础上, 共实现资本金增值 亿元,增幅 %。主要是现金资 本金的存款利息收入、以股权形式划转的资本金项 目形成的股权投资收益和现金资本金投资现成的收 益。
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2、银监局对四家资产公司办事处非现场监管报表 • SF27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资产处置情况表 • SF28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新业务统计表 • SF29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情况统计表
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二)非现场监管的关注和分析重点 1、资产管理、处置效率和处置进度 2、新业务开展情况 3、资产管理、处置和新业务中的风险及问题
1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托管清算业务:2008年,东方公司和信达公 司分别受托对中科信托和京华信托进行托管清算。 华融公司继续承担德隆系托管业务;东方公司继续 受托清理关闭港澳信托、清算闽发证券、托管庆泰 信托和泛亚信托;信达公司继续负责北京证券的清 算,参与辽宁“蚁力神”项目的清算,托管辽宁证 券工作已基本结束,清算华夏证券工作结束后以破 产管理人身份开展工作。截至2008年末,四家资 产公司托管清算业务共涉及资产243.36亿元,已处 置进入关闭清算阶段的资产36.74亿元。
财政部2009年4月底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进一步推
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的请示》。
2009年7月16日,国务院尤权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会 议,听取意见,研究资产公司改革发展问题。 2009年8月21日,国务院王岐山副总理秘书长主持 第二十一次金融旬会,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
发展有关问题。
1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过渡期和转型后的监管
(一)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工作回顾
• • • • • • • • 1、加强现场检查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完善法规制度 3、改革发展和转型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4、加强调研工作、及时反映供领导决策 5、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建设 6、推进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信用环境等处 置环境建设 7、加强监管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增强监管的有 效性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
(一)资产公司改革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2003年):公司成立、接 收与处置不良资产、对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实 施债转股。 第二阶段(2004-2006年):建立和实施资 产公司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经国务院批 准,建立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债权 现金回收率目标;费用率目标;资产处置年 限);给予三个配套政策(追加投资;商业性 委托代理;商业性收购);明确商业化转型方 向(对完成考核责任制的允许商业化转型)。 第三阶段(2007年以后):商业化、市场 化转型。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情况
(一)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继续推进,处于收尾 阶段 截至2008年末,四家资产公司累计阶段性处置 政策性不良资产11826.83亿元(不含债转股股权余 额),阶段处置进度91.38%,其中:华融公司 95.51%、长城公司98.04%、东方公司81.75%、信达 公司87.72%。累计回收现金 亿元(含债转股股权 退出与分红),现金回收率为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4、资产公司转型后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 (1)建立资产公司监管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 (2)加强银监会会内监管协作。 • (3)适应资产公司转型后监管职责的需要,配备 相应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 • (4)加强对资产公司综合经营后的并表监管,防 范交叉风险,尽快研究制定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报表 体系。 • (5)有针对性地做好现场检查,重点关注资产公 司与其控(参)股子公司间的公司治理结构及机制、 风险隔离、防火墙建设、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及利 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
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三)非现场监管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偏重于业务数据统计
2、适应资产公司综合经营后监管要求,尽快研 究制定对资产公司新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报表体系 一是体现风险为本监管理念;二是并表监管; 三是借鉴国际上对综合性经营的金融机构或金融控 股公司非现场监管的做法和经验
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六)推进各项内部改革,促进商业化转型发展 近年来,四家资产公司适应商业化转型发展的 需要,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人力资 源管理体制、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都采 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效益观念、成本观念、 风险观念和统一法人观念。
1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6)督促资产公司加强对综合经营后各控股子公 司的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范风险。
28
1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委托处置业务:一是接受委托处置的资产。主 要包括财政部委托华融、东方、信达三家公司处置 的工行、中行和建行的损失类贷款以及非信贷风险 资产;委托债转股资产和部分外国投资者购得不良 资产后反委托资产公司处置的资产等。二是接受有 关部门委托托管、关闭清算有问题金融机构或企业 集团。 截至2008年末,四家资产公司受托资产 7152.24亿元,已处置4712.85亿元,已处置资产 占受托资产的65.89%。
• (三) 资产公司转型后的监管 • 1、目前涉及资产公司监督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具体职责 • 财政部:主要负责制定有关资产公司经营目标、税收、处置 管理、损失解决等重大政策,实施财务会计监督管理等,包 括:一是核拨资产公司资本金,并依法行使金融资产出资人 职责;二是根据不良贷款质量的情况,确定资产公司处置不 良贷款的经营目标,并进行考核和监督;三是制定资产公司 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四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产公司税费减 免办法;五是组织清算组在今后资产公司终止时进行清算; 六是对资产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提出解决方案, 报国务院批准执行;七是与有关部门共同审核政策性债转股 项目、会同人民银行审批资产公司发行的金融债券等;八是 资产公司的改革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由财政部牵头,会同有关 部门和单位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1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五)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机构数量和金额有所增加 • 华融公司:华融租赁、华融国际信托公司、华融证券, 并持有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温州银行和红豆集团财务公司 股权。 • 长城公司:分别持有新疆长城金融租赁公司和博时基金 100%和25%的股权。 • 东方公司:东兴证券持股比例为99.73%;持有吉林银行、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江苏银行部分股权;持有中国外贸租 赁公司50%的股份,并以1亿元资本金发起设立百年人寿保险 公司。 • 信达公司控股信达证券、信达财产保险、幸福人寿、信 达澳银基金,持由交通银行部分股权。
务,加快向有业务特色、运作规范的商业性金融企业转型”。
1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8年7月31日,王岐山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
六次金融旬会,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有
关问题,会后印发《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 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8]98号)。
1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银监会:主要负责资产公司的市场准入、业务监管 和处罚,包括:一是审批资产公司及分支机构的设 立、变更和终止及其业务范围;二是对资产公司日 常经营活动实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并对资产 公司违反金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给予处罚;三 是审查资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 关于资产公司的干部管理问题,在资产管理公司成 立之初,由中央金融工委管理资产公司的领导班子 和领导人员。200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金 融监管机构党的领导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发 [2003]5号)的规定,资产公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 由银监会管理。
2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证监会:审批资产公司在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 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事宜以及监管资产公司参 股、控股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 保监会:监管资产公司参股、控股的保险公司。 • 人民银行:对资产公司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和发 行金融债券审批管理。 • 审计署:依据《条例》第三十条资产公司“应当依 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定期对四家资产公 司进行审计。 • 发改委:对资产公司对外转让不良债权进行备案管 理。 • 商务部:对资产公司在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过程 中,资产公司以合资(合作)方式与外资成立资产 公司进行准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