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的评定_图文幻灯片

最新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的评定_图文幻灯片

每6小时用一次甘露醇,中间2次交替使用高渗 糖,但仍头痛、恶心、呕吐,渴欲饮水,水入 即吐。五苓散加减。
猪苓60~90g 茯苓15g 白术9g 桂枝3g 白茅根30g 泽泻15g 酒军10~15g
提示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金匮要略》
原方出入加减
[例3] 患者女,36岁,1996年就诊。白塞氏病。
制附子10g 干姜6g 炙甘草18g
3剂药后诸症缓解,口服利胆片(自制药) 巩固,又见反复,仍用上方,6剂而愈。
提示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 逆汤主之。
直接使用法
[例2] 患者女,32岁,1986年就诊。胃炎。
胃痛不适,胀满难忍,不泛酸,食 寒凉疼痛加重,脉沉,舌淡,白苔。方 用小建中汤。
原方出入加减
[例4] 患儿女,9岁。癫痫失神发作。 2004年就诊。
分娩时曾用胎头吸引器,6岁时开始出现 失神发作。服用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柴胡 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6g 黄芩3g 桂枝3g 生姜1片 党参3g 制半夏4.5g 茯苓9g 大枣3枚 大黄3g 龙骨15g 牡蛎15g 白矾1.5g 郁金10g
提示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 胁烦惊,小便不利,谵语,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 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原方出入加减
[例5] 患者男,59岁,1997年就诊。中风后遗症。
• 2、吞唾液测试:病人取坐位,护士将手指放在病人的喉结及舌 骨处,观察在30秒内病人吞咽的次数和活动度;
判断标准
• 正常:1级5秒之内 • 可疑:1级5秒以上或两级 • 异常:3,4,5级 • 大于等于3级,禁止经口进食,可考虑留置胃管或肠管
经方与临床
破题
经方的概念不清 临床的提法欠妥
生石膏30g 肥知母10g 粉甘草6g 粳米15g 西洋参6g(另煎兑入)
提示
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 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
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直接使用法
[例5] 患者男,50岁,干部。肠痈。
腹痛拒按,时有发热,常自汗出,小便正 常。脉数,舌如常。B超示阑尾炎;查血WBC 1.9*109/cm3。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伤寒、金匮并非经方之始
《汉书·艺文志》有经方类,共录书十一部,其 中“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所录方也应该是经方 类。
西汉初年淳于意二十五诊籍中,已有“苦参汤、
半夏丸”等方剂。
近年看到的《汤液经法》、《辅行诀脏腑用药
法要》均出于伤寒之前。
伤寒、金匮并非经方之始
经方的概念应该明确 狭义的经方指伤寒、金匮方 失落的文明:仲景之前,西汉淳于意之后
桂枝汤倍芍药,注意是赤芍,加饴 糖10块。病人服药20余天,随访数年, 未再复发。
提示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 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直接使用法
[例3] 患者男,45岁,干部。1988年就诊。 慢性结肠炎。
腹泻不适,泻后腹痛减轻,腹泻与进食无 明显相关性,久治无效。钡透示慢性结肠炎, 脉弦细,舌淡暗,白苔,根稍黄,方用乌梅丸。
“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疾亦变化 《内经》是举,与经意合者,仲景书也。”
——朱丹溪《局方发挥》
成方(传统方) ——包括古方、经方、时方
现代方 ——建国后的处方
仲景方 的现代应用
直接使用法
[例1] 患者男,72岁,1983年秋就诊。胆囊炎。
发热不甚,腹痛不显,血象高,B超示胆 囊炎症,脉微细,但欲寐,身有微热,呕而不 适,小便利,手脚凉,方用四逆汤。
口腔和外阴溃疡反复发作,面颈部反复出 现毛囊炎,有时低热、头晕、疲乏、咽干。曾 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白塞病。甘草泻心汤加 减。
甘草6g 黄芩6g 党参9g 黄连1.5g 半夏9g 白英15g 白花蛇舌草30g 另予苦参30g煎汤外洗阴部。
干姜3g 大枣6枚
提示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 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 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 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 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 干,苦参汤洗之。《金匮要略》
乌梅10g 细辛3g 干姜10g 黄连10g 当归10g 附子6g 蜀椒3g 桂枝6g 人参10g 黄柏15g
提示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直接使用法
[例4] 患者男,小儿,7岁,1988年就诊。 高热惊厥。
素有高热惊厥病史,此次因扁桃体炎发热 而致惊厥,诊时已肌注过安痛定等,患儿大汗 淋漓,烦躁,口干舌燥,渴饮不止,倦怠。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块风疹,易出汗,压迫处风疹尤甚。桂 枝汤加白鲜皮、丹皮等。
桂枝6g 赤芍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6g 丹皮6g 白鲜皮15g
提示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 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 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 桂枝汤。
原方出入加减
[例2] 患者女,46岁,1984年就诊。颅内肿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已失去手术机会,
伤寒、金匮并非经方之始
失落的原因——道教兴衰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大小阳旦汤、 大小阴旦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青龙汤、 大小朱鸟汤、大小白虎汤、大小腾蛇汤、 大小六陈汤等等
仲景:桂枝、麻黄、柴胡、泻心、承气 之类的方名
《伤寒论》 ——经学与经方结合
“仲景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
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大黄15g 牡丹皮10g 桃仁6g 瓜子15g 芒硝6g
提示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 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 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 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 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 牡丹汤主之。 《金匮要略》
原方出入加减
[例1] 患者女,40岁,2000年就诊,荨麻疹。
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的评定_ 图文
一、定义
• 由多种原因导致食物不能经口腔进入到胃内中称为吞咽障碍, 主要表现为一口食物要分几次才能咽下,或吞咽时引起咳嗽,或 是咽部有异物感等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晰。
二、评定方法
• 1、视频荧光造影(VFC)是目前最可信的吞咽功能评价方法。调 制不同黏度的造影剂,让病人吞服,在荧光屏幕下摄录整个吞咽 过程,评价吞咽障碍的程度和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