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商务局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我局紧紧围绕“对接长珠闽、融入闽东南、建设新瑞金”的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大开放,强化工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1—8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0个,合同外资23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94美元,同比增长516%,其中现汇进资660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引进内资项目11个,合同资金19.47亿元,实际进资10.1亿元,同比增长0.58%;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实际进资7.35亿元,同比增长93.3%。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园区建设,夯实民营企业发展平台。
一是完善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为把我市打造成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规划建设了万亩工业园,2008年被国务院台办、江西省政府联合批准为“江西瑞金台商创业园”。
目前,首期3000亩建设用地已完成征地拆迁,由工业园管委会、国土局等部门投资建设的4万平方米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年底将投入运营。
到目前为止,园区投产企业达9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户,在建项目10个,投资总额4.2亿元;待建项目6个,签约资金2.1亿元。
二是完善基础工作。
根据我市实际,围绕优势产业,重新编制了《瑞金市招商指南》、《瑞金市招商引资一百问》、《瑞金市招商项目册》等资料,增强了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针对
性。
三是搭建招商平台。
充分利用节会招商平台宣传推介瑞金。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团参加了 2010江西(香港招商周活动、2010江西赣州(香港招商周活动、2010江西赣州(台湾经贸洽谈会和2010第十一届中国(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2010赣州(顺德招商推介会、2010赣州(泉州招商推介会,进一步推介瑞金。
同时,成功举办2010瑞金市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春团拜会、2010年广东深圳龙岗商会(瑞金招商推介会、中华傅氏商会(瑞金投资考察座谈会、2010江西厦门商会(瑞金投资考察恳谈会、2010年晋江(瑞金开放型经济合作恳谈会等10余次招商活动,共接待客
商916人次,洽谈项目218个,其中签约项目41个,签约资金13.26亿元,招商平台搭建工作取得到了初步成效。
(二强化措施,创优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以“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有关要求,坚持把瑞金打造为商务成本的“洼地”和服务水平的“高地”,来谋求招商兴工的新优势。
一是用好政策。
我市一方面抓好《关于推进瑞金工业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文件的落实,坚决兑现给外商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
今年以来,共兑现引进项目纳税奖励、出口企业创汇奖励共计200余万元,这一举措,增强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扶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采取完善工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免收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暂缓征收工业企业价格调节基金等办法,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
担,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赣州市各类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搞好服务。
帮助企业招工。
充分发挥市招工办作用,将企业用工数分解到乡镇、部门,建立招工月通报制度,通过完善招工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调动了乡镇、部门招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招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帮助企业融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瑞金支局,组建了瑞金市金融办公室,并建立了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民营企业倾斜,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和支持。
帮助企业通关。
为降低出口企业的商务成本,实现本市出入境货物、集装箱在当地的“一次报检、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我市积极协调上级商检部门,组建成立了赣州检验检疫瑞金检管点,为本市及周边县市出口企业提供方便,真正给企业带来“提速、减负、增效”。
帮助企业“走出去”。
鼓励和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境内外展览会,积极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有效地促进了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工作的发展。
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企业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建出口自主品牌,切实推进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帮助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拓展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进一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
(三加强管理,完善民营企业服务制度。
一是推行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
我局按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核对和规范了商务系统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编
制本单位行政服务项目目录,确保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实施。
健全政务公开制。
公开向社会承诺办事项目、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
期限等服务内容,建立了招商网站,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向社会公开服务规范、考核办法及违规责任追究办法。
二是创新审批方式,推进便民服务。
切实开展“人人都是环境,我为环境作贡献”的比办事效率、比务实作风、比服务质量的竞赛活动,自我加压,自我鼓劲,努力作到了工作规范,工作细致,优质高效,塑造商务系统新形象。
三是完善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自2008年以来,我局秉承“客商有事请找我们”的工作理念,逐步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AB待岗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做事,规范工作行为;实行“白加黑”、“5+2”工作机制,全天候为企业或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重大项目的服务机制,对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同时,按照“创业服务年”活动部署,实行每月局领导、责任科室挂点联系园企业服务制度,深入企业走访,切实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外商工作、生产、生活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牵头组织开展的安商亲商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共走访企业50多家,现场解决企业难题13个,现场不能解决的其余问题都以市政府名义转发至各单位快速办理,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我局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总数少,总量小;
科技型、创新型、非资源型民营企业发展不足;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等等。
为确保实现我市“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局下步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扩大产业转移承载容量。
加快台商创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启动园区各主干道建设;加快进度,抓紧建
设,确保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年底竣工;加快园区用地指标的报批工作,强化用地征用和土地储备工作。
(二加快落户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加强协调服务和责任督查。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以台商创业园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全力抓好入园企业的协调督办服务,对已签约的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档案,完善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项目早进资、早开工、早投产;加紧推进宝元鞋业、新世纪永磁材料、兴信玩具等已落户项目的开工建设,促进企业早投产、早出效益。
(三、进一步优化环境,增加安商扶商意识。
一是提高行政效率,明确行政审批权限、程序,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精简审批程序,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实行联合办公和并联审批制,并提供全程服务。
二是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及时解决引进项目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全力破解招工、融资难题,增强投资者信心。